首頁 > 電影

電影《荒野之心》影評:對於局外人而言,善意是一種殘酷。

荒野之心影評

自己喜歡的演員,演技異常的好,名氣卻總是不溫不火,真是一件讓人比較著急的事,本·福斯特就是這麼一位。

得知他與導演黛布拉·格蘭尼克合作《荒野之心》的時候,便在想:大抵又是一部「苦大仇深」的電影。畢竟,導演當年的《冬天的骨頭》還歷歷在目,而本·福斯特也向來喜歡接嚴肅劇。

電影改編自Peter Rock的小說《My Abandonment》,因此買了原著來讀,果然不出所料,看完之後心情很是抑鬱。

好在《荒野之心》的故事情節及結尾,在原著的基礎上進行了改編,勉強還能讓人接受。(真的!沒有看過小說的話就別看了。)

-----劇透時間-----

影片以紀錄片式的敘事進行展開,講述了一個身患PTSD的父親威爾,由於忍受不了城市帶給自己的心理壓力,選擇和自己十三歲的女兒湯姆,隱蔽在一個森林公園裡過活。

每隔一段時間,他們會走出森林,用威爾治療病症的藥換來的錢,進行一些日常採購。

一次偶然的遭遇,湯姆暴露了自己的行蹤。他們的生活也被前來搜查的警察打亂,被迫要搬離森林,住到受接濟的房子裡……

-----劇透到此為止-----

《荒野之心》中的對話並不多,但並沒有影響影片的觀感。威爾和湯姆配合默契的生活,在溢滿屏幕的大片綠林背景下,看著十分舒服協調。再搭配Manchester Orchestra的《The Maze》這首歌,會讓人莫名其妙地留下眼淚。

感動歸感動,從某種程度而言,威爾是有點自私,由於他自己不喜歡城市,便帶著女兒逃進了森林。當然,他也很愛自己的女兒。即便面對艱苦的環境,他還是對女兒嚴格要求,從各方面對其進行輔導和教育。

從父親那裡,湯姆學會了很多如何在叢林生存的技巧。比如用太陽能烤製蘑菇,從苔蘚中擠出露水解渴,如何才能隱藏好自己的位置,如何掩蓋自己的行蹤……

比較巧的是,《荒野之心》的英文原名「Leave No Trace」,其本意也是「無痕山林」的一種主張,意指在林中宿營,離開的時候要保持森林的原貌,像沒有來過一樣。

學識方面,湯姆也沒有落下。在被警察「解救」後,湯姆的測試成績居然高過同齡人。(小說中,湯姆總是抱著一部百科全書在讀。)

電影中有一個場景,湯姆說自己的腳很冷,威爾毫不猶豫地解開自己的衣服,把湯姆的腳放在自己的胸膛取暖。這也說明,他很愛自己的女兒。

即便這樣,湯姆還是讓人可憐的。就像那個女官員說的那樣,學校不只能讓你獲得知識,還能鍛鍊你的社交能力。湯姆缺少的就是,與其他人的溝通。

在收容所,她看到其他兩女生在做Dream Board,自己卻對其一無所知。女官員給她帶來了一輛自行車,在父親的指導下慢慢學會騎車。還情竇初開,遇見了一個有感覺的男生。

湯姆的內心是矛盾的,她身處文明社會,卻不得不追隨父親的腳步。在嚐到舒適生活的滋味後,這種矛盾也愈加凸顯。一面是對父親的依戀,另一面是花花世界,內心幾乎被撕成兩半。

當然,威爾的內心也是矛盾的。現代文明對其來說,簡直就是一種磨難。

接受心理測試的時候,十分緊張;在新房子裡坐立不安,會把電視機藏進櫃子裡;晚上睡不著覺,經常做噩夢;不習慣四面牆和天花板,拉著女兒在院子裡露營……

《荒野之心》中那些官員和捐贈人,其看似富有愛心的行為,對於威爾來說卻很殘酷,一種善良的殘酷。既然不了解他的內心世界,其所作所為也顯得很是徒勞,被施恩之人也並不會因此心存感激。

正如《逍遙騎士》、《荒野生存》、《神奇隊長》一樣,這些正常人眼中的「局外人」,擺脫了從眾的束縛,拒絕了傳統意義上的舒適生活,想要靠自己的智慧隨波逐流,卻也成別人眼中的「怪人」。

電影中一共出現了三種動物:蜘蛛、海馬、蜜蜂。

從片頭獨居的蜘蛛,到結尾群居的蜜蜂,湯姆也真正完成了自己的選擇。雖然與父親分道揚鑣,但是那個掛在自己脖子上的海馬項鏈,也預示著永遠的羈絆。畢竟,自己的父親也曾經像海馬一樣,獨自撫養自己長大的。

威爾想當然地認為,只要他們一起躲在樹林裡,「魔鬼」便會被拒之門外。但他卻忘了,湯姆也在慢慢長大,會選擇自己想走的路。

最後,援引小說中威爾送給女兒的一句話——「To be great is to keep sweetness.」

題外話:

女導演在處理感情方面的劇情,真的是非常細膩,推薦一下朱莉·波圖賽利的《樹》,索菲亞·科波拉的《在某處》,肖娜·奧爾巴赫的《法蘭基,我的愛》。

導演之前的《冬天的骨頭》讓詹妮弗·勞倫斯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的提名,很多人把這部電影中扮演湯姆的托馬辛·麥肯齊,稱作是勞倫斯第二。

另外一個不得不提的是,男主本·福斯特,一直覺得他早該火了。在一次受訪中,主持人也表示,希望他多演一些愛情片之類的,好打開一點市場。

只可惜,他接下來的《加爾維斯頓》,居然是一部犯罪片。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