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荒野之心》影評:什麼才是正確的「活著」

荒野之心影評

首發於個人瞎BB微信公眾號:徐徐來看電影

這次,有輕度劇透了。

7分。

創傷後應激障礙( PTSD)是指個體經歷、目睹或遭遇到一個或多個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實際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脅,或嚴重的受傷,或軀體完整性受到威脅後,所導致的個體延遲出現和持續存在的精神障礙

延伸推薦:同樣來自2016年聖丹尼斯電影節的《神奇隊長》。

2018年的34屆聖丹斯電影節,出現了幾部女性題材的作品(《塔利》、《卡梅倫的她的錯誤教育》等),也出現了很多女性的導演,比如黛布拉·格蘭尼克導演的《葉落無痕》。

我喜歡女性導演所拍的情感,更為細膩與飽滿,即使劇情過於簡單,甚至於沒有大的戲劇衝突和轉折,也會引著我們絲絲進入,在結尾處給與足夠的情感張力,以至於看完電影,心裡滿滿的。

過年的時候,我詢問為數不多的微信好友,關於新一年的心願。

其中,兩個詞語是出現的最多的「脫單」和「發財」。

不置對錯,而讓我迷茫的是: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活得好」開始等同於「有錢」 「有權」 「有品質」的生活。

再延伸到最近比較火的炮轟「娘砲」事件,整個社會開始對「正確」 「有意義」等事情開始產生了一個共同的標準和答案。

這讓我感到害怕,我口口聲聲的說,一個人和一個社會的進步性最明顯的體現就是「包容」,包容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追求、不同的選擇。然後,現今社會,這個包容性卻越來越小了,甚至對「異己」的事情,開始產生了一種群體的排斥和抨擊,我相信源自「恐懼」。

這種「排異」的思潮,和法西斯進行的「純粹的民族主義」有何區別?

《葉落無痕》裡的老兵所選擇的生活,放到而今的中國,一定是錯誤的。因為太不合群,太各色,而我們認知的生活,就應該是買套房子,找個工作,生個孩子,撫養長大,老病死葬,然後世事輪迴。

可真的是這樣就是「正確」的嗎?是否「正確」真的那麼重要呢?

這也是我喜歡《葉落無痕》的原因,對與錯沒有那麼重要。是否合群,是否群居,是否接受教育,一切都沒有那麼重要。

我需要的一切都可以從大自然獲得,大自然給了露水可飲,給了蘑菇可食,給了樹葉為床,大自然也給了足夠的安全感。這種安全感來自於遠離人群,遠離相處,遠離所害怕的一切。

這一切都是一個PTSD病人所需要的。在大自然的調養下,慢慢的康復自己。男主角所出演的PTSD患者,也並沒有像其他影片一樣,迷失在被襲擊的恐懼,隨時保持著戰鬥的姿態。

而是欣然的在大自然中與女兒一起生活在一起,簡單、快樂。甚至被捕也沒任何反抗,也真的撫養出一個宛如林中精靈的女兒,靈動,簡單,善良,勇敢,比起收留所那些接受過教育,卻只能從剪報中表達願望的孩子強上太多。

他們逃離農場時,並沒有繼續表現社會機構後續的行動,是否報案,是否繼續尋找。社會機構將他們認定為「無家可歸者」,卻也是懷著足夠善意的給他們幫助,並沒有強行的分開,給予住所和工作。只是他們提供的幫助,並不是主角所需要的安全感。

於是,有了第一次的逃離。Leave no trace。

來到營地之後,女兒說「都是和我們一樣的人」。應該也都是PTSD患者吧,所以有軍醫,所以知道在這種時候和狗在一起是安心的。而在女兒一再的表現出對社會生活的興趣和社交的渴望之後,父親一定是有掙扎的,一方面是女兒想要的,一方面是自己所需要的。所以,當女兒表示自己租下這個地方之後,父親沒有反對,平靜到女兒懷疑自己是否表達清楚了,說了三遍。

而第二次的逃離,我相信是父親逼不得已的選擇。離開,是對他正確的選擇。

女兒擁抱之後的轉身,我也相信是父親的選擇。留下,是對她正確的選擇。

只是,父親的傷還沒有好,就像那個在林中生活的人,需要的是偶爾的食物,而安全感,只能從自己的身上慢慢找回。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病,不是嗎?

每個人都陷在自己的病裡,陷在自己的是否對錯,陷在自己的欲求不滿,陷在自己的求而不得。主角比我們勇敢多了,他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至少他還有康復的可能。可怕的是我們,病而不知,要到如何千瘡百孔的時候,才能幡然醒悟,原來早就把自己給丟了。

還是,祝我們早日康復吧。

喜歡全程手持的拍攝,鏡頭總會跟著人物的動作和對話輕微的移動,讓人舒服。

喜歡全程的蟲鳴、鳥叫、樹葉沙沙,源自自然的一切都是這麼美好。

喜歡人物的表演,並沒有過於飽滿,即便是濃厚的情感也用最簡單的方式進行表現,反而更有說服力,更為感人。

喜歡托馬辛·麥肯齊飾演的TOM,最後和父親分別的戲讓人驚豔。

不喜歡的是TOM從「沒有人理解這就是我的家」到「我們是否應該離開」到「我決定留下來」的意識轉變,沒有足夠的轉變動機。

不喜歡將電影的動機停留在「邊緣人」的生存狀態,是否可以引發更深層的社會探討。

不喜歡導演把一切描述的那麼美好,讓人如此嚮往。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