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第一夫人的秘密》影評:幾十年的蘿莉代言人,成了娜塔莉·波特曼優雅的轉身
第一夫人的秘密影評
《這個殺手不太冷》中,叛逆小蘿莉一角,讓她一炮而紅;
《V字仇殺隊》中的倔強的伊芙,讓人眼前一亮;
《黑天鵝》中人格分裂的芭蕾舞者,她捧回了奧斯卡影后獎盃;
相信你也猜到了,她就是娜塔莉·波特曼。
雖說是童星出身,從影二十多年,很少看到娜塔莉·波特曼的八卦。
除非配合作品的宣傳,不然關於娜塔莉·波特曼的消息幾乎為零。
不過,了解娜塔莉·波特曼的觀眾都知道,她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呀。
一邊演戲一邊求學的娜塔莉·波特曼,還以全A成績考入哈佛大學心理學。
其實,她也同時收到了耶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明明靠臉就已經可以活的風生水起,智商上又碾壓無數。
英語、日語、德語、法語、阿拉伯語····這些語言娜塔莉·波特曼都會說。
逆天不?
其實早在她10歲那年,就有模特公司要簽她當童模。
「我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想要什麼」。
娜塔莉·波特曼想成為演員,所以她拒絕了模特邀約。
機緣巧合下,她參加了《這個殺手不太冷》的試鏡。
可能你不知道,娜塔莉·波特曼最開始是被刷掉了。
是她的堅持,為她贏得了二面的機會,並成功拿到了角色。
因小蘿莉的角色走紅後,娜塔莉·波特曼卻拒絕了所有帶有蘿莉色彩的角色。
其中就包括《洛麗塔》。
她說:「我真的不想成為別人的性幻想對象」。
其實,她更不想永遠活在經典角色的光環下。
所以,你會看到娜塔莉·波特曼出演的角色類型,幾乎沒有重複的。
演過早熟小蘿莉、精神分裂、阿米達拉女王······
在即將於1月19號國內上映的《第一夫人的秘密》中。
娜塔莉·波特曼又挑戰了美國前總統約翰·肯尼迪夫人傑奎琳一角。
《第一夫人的秘密》根據「肯尼迪遇刺事件」改編。
這起刺殺事件可以說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疑案,至今都沒有公布真相。
以往就有不少「肯尼迪遇刺」改編的影視作品,比如《刺殺肯尼迪》。
這些影片往往以肯尼迪為主角展開的,或是展現遇刺事件後的政治紛爭。
《第一夫人的秘密》中,肯尼迪的形象虛化到幾乎沒有太多存在感,而是以傑奎琳為絕對中心展開的。
這位「美國史上最美第一夫人的秘密」,在肯尼迪遇刺之前,只是作為時尚達人被認可。
這次事件,傑奎琳因鎮定和勇氣受到極高的評價。
遇刺現場,爬到車後蓋上撿丈夫被炸飛的頭蓋骨;
護住肯尼迪被打爛的頭,直到進了醫院;
穿著血跡斑斑的套裝參加新總統就任儀式;
《第一夫人的秘密》首先還原了肯尼迪遇刺現場。
其次,人物形象的真實性至關重要。
都是有圖可查的歷史人物,像不像肯定會被拿來比較。
娜塔莉·波特曼研究了很多關於傑奎琳的資料。
不光從外形上向傑奎琳靠近,就連她的姿態、聲音、微表情都像原形附體。
我們常說,演技無法量化。
好的演技往往就是這種讓你看不到技巧的表演。
《第一夫人的秘密》又是獨特的。
影片以傑奎琳的第一視角出發的。
人物的心理狀態成為表達的重頭戲。
遭遇槍擊,子彈就在自己身邊滑過;
丈夫死在自己懷中,血漿飛濺滿身;
遊行敞篷車飛馳,不知道下一槍何時會射來。
人在面臨突如其來的重創下,那種本能的反應,不是靠技巧就能演繹的。
娜塔莉·波特曼表現出來的震驚、崩潰,強裝鎮定等一系列的內心變化,讓觀眾相信她就是傑奎琳。
《第一夫人的秘密》中,傑奎琳的形象也不再是報紙上、花邊雜誌上那種簡單描述的幾行字。
影片挖掘了傑奎琳的複雜性,暴露人物本身缺陷也在所不惜。
肯尼迪遇刺現場,杰奎琳以鎮定的表現圈了一批國民粉。
其實那一刻的她,大腦是空白的,內心充滿恐懼。
而這一切電視屏幕前、報紙上,都是看不到的。
就像傑奎琳說的,稿子是由她拍板才能發的。
她只會給人看到她想讓人看到的。
新總統在肯尼迪遇刺後幾個小時便匆匆上位。
因為肯尼迪,傑奎琳享受著第一夫人的秘密的光環。
而頃刻之間,她成了一無所有的不思議女人。
這種身份焦慮困擾著傑奎琳。
如果說歷史真實、人物可信是歷史事件改編的基本。
那麼關於傑奎琳的心理刻畫,以及人物的多面性呈現。
使得《第一夫人的秘密》與常規影片明顯區別開。
作為演員,演技不好會被詬病。
而演的太過深入人心,也挺「痛苦」的。
像娜塔莉·波特曼在《這個殺手不太冷》中的蘿莉一角,就常被拿出來說。
好像她就這麼一個拿得出手的角色似的。
某種意義上,娜塔莉·波特曼和杰奎琳是很像的。
她們都清楚自己要什麼。
有過困惑、迷茫,但在轉身之後又以優雅的姿態亮相。
「肯尼迪遇刺」是傑奎琳重拾自我的轉機。
《第一夫人的秘密》的精彩演繹,也必然會成為娜塔莉·波特曼演員生涯中的高光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