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夢鹿情謎》影評:肉體說不要,靈魂卻很誠實
夢鹿情謎影評是什麼讓兩個完全不相干又毫不相似的人相愛?這可能是困擾很多單身狗的永恆命題。對於很多人來說,有限的交際圈,漸漸增長的年齡,甚至是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心理生理症狀,有其中之一,便可能讓你永遠和自己的另一半失之交臂。
然而對於《夢鹿情謎》的兩位主角安德和瑪利亞來說,則幾乎占全了愛情的所有不利條件,似乎天生就毫不般配,絕無可能在一起。而靠著一種超越自然的純愛,他們卻冥冥中自有天意,最終修成正果,讓人也不得不再一次相信愛情的力量。
匈牙利電影《靈與肉》是今年柏林電影節的金熊獎得主,由匈牙利女導演伊爾蒂科·茵葉蒂自編自導。其在上世紀80年代就靠著長片處女作《我的二十世紀》入圍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的全球各國電影遺產匈牙利部分的十五佳。也曾入圍《紐約時報》的千部最佳電影榜單。不過,雖然出道已久,茵葉蒂的作品並不多,口碑也多限於匈牙利國內和洛迦諾等藝術影展,這部《靈與肉》則是其第一次進入主流影迷視線。而本片之所以能打動以保羅·范霍文為首的柏林評審,則是由於其將純愛和超現實注入真正現實環境的勇氣與嘗試。
主角安德是屠宰場的老闆,年過50,一隻手臂殘疾,早已過了追求愛情的年紀。女主角瑪利亞是被派來屠宰場的檢疫員,目測比安德要年輕30歲(這也是兩位演員的實際年齡差),從小到大一直活在自己的內心世界中,不懂得如何與外人交流。
如此的這兩個人,無法溝通,也沒有任何共同點,甚至走在一起都會顯得十足違和,但真正離奇的是——
他們擁有一樣的夢境。
每天晚上進入夢鄉,安德都會夢見自己變成一隻公鹿,在湖邊取水,與另一隻母鹿鼻尖對碰,而這隻母鹿便是夢中的瑪利亞。屠宰場的配種藥失竊,讓安德決定給所有工人做一次心理側寫,而正是藉著這個機緣,他和瑪利亞才終於發現了彼此心靈上的聯繫。所謂在肉體之前,心靈已然相愛。
在過往的經驗中,夢境互通,往往是科幻電影熱衷的選題《銀翼殺手》中萊德利·斯科特借助夢境中的獨角獸,暗示了迪卡德複製人的身份。《黑客帝國》中,借用可以聯網的母體,將人類世界比喻成了一個巨大聯動夢境。《盜夢空間》則更加直接,夢可以進入,可以改造,其中的世界則像是一部真正的群盜(hustle)類型電影。而對於本片來說,夢境成了連接愛情的介質,安德與瑪利亞彷彿是《天龍八部》中的「夢郎」與「夢姑」,而撮合他們的「天山童姥」則無疑是導演茵葉蒂。
導演靠著造夢,將愛情表現在夢鹿的超自然力量之內,以一種超自然宿命論的方式,達成兩個人間超驗的聯繫,
放在真實的世界中,這無疑是一次不可能達成的愛情。即便放在電影裡,觀眾也要面臨著相信與不相信的雙重解答。
相信純愛的觀眾,無疑會從片中受到鼓舞,宇宙讓愛人們相遇,可以不管任何道理。即便是生活、年齡和價值觀差別巨大的兩人,都會被大於我們本身的力量推動而相愛,讓這部電影更顯得無比單純美好。
而對於另一部分懷疑論的觀眾,則要面對完全相反的解讀。
羅傑·伊伯特曾說過,他之所以更愛黑白電影,是因為黑白的顏色更像是夢境。電影是造夢的藝術,給予觀眾他們最想看到的夢境,而鏈接觀眾的大銀幕則是一塊共享夢境的舞台。但對於有些電影,夢境則有了一定的迷惑性。
本片開場的前三分之一,我們看到的是一部典型的歐洲寫實風作品。全自動的現代屠宰場中,動物像流水線的產品一般被屠宰,被切塊,被加工,成為一件件輸送到超市和菜場的工業化商品,一切都彷彿在自動前進,而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則僅僅限於午餐時間短短的一個小時內,更沒有愛情存在的空間。
一切都真實而壓抑。看似硬漢的新員工,因看到屠宰場的血肉橫飛而嘔吐。失去妻子信任的HR主管,不得不靠偷竊配種藥,試圖重整雄風。安德和瑪利亞,一個獨臂一個社恐。即便發現了夢境的聯繫後,他們依然無法直視靈魂的愛情,在單位相見也依然躲閃。讓人看後,也不禁要懷疑——
他們真的適合在一起嗎?
與本片非常類似,電影大師道格拉斯·瑟克拍攝於1955年的《深鎖春光一院愁》也展示了夢幻的愛情和對現實的懷疑。在《深鎖》中,富有的上層階級中年寡婦愛上了年輕力壯園丁,瑟克用鮮豔的色彩,將這種愛情進行了夢幻化的包裝,給予觀眾他們想看到的浪漫。這一點,和《靈與肉》中同樣跨階級年齡的愛情非常相似。
兩部電影甚至都選擇了鹿作為愛情的象徵。
在《深鎖》中,阻撓愛情的,是世俗的壓力和不認可,即所謂的「人言可畏」。兩位愛人面對階級其他成員甚至自己兒女的閒言碎語,不得不分開,最終羅克·赫德森飾演的男主角從山崖上墜下,正好被愛人解救,二人才重歸彼此。
在《夢鹿情謎》中,瑪利亞因不能獲得安德的愛而選擇自殺,卻由於安德最後一秒的電話回心轉意,以肉體的交融,完成了和解。
靠著自殘和意外,兩部電影的主角都最終走到了一起。但問題真的解決了嗎?閒言碎語依然存在,性格和年齡的差異,還是難以磨平。兩部電影都沒有提供任何解決問題的方法,其純愛的表象下隱藏的,其實都是大寫的現實。
在《深鎖春光一院愁》上映近20年後,德國電影大師法斯賓德,將其翻拍成了《恐懼吞噬靈魂》,以更現實主義的手法,展示了同樣的故事。而《夢鹿情謎》則更像是處於兩部電影的中間地帶,夢鹿的部分如同瑟克美妙的超現實愛情,屠宰場的日常像是法斯賓德所展示的工人階級困惑和壓抑。
不過,屬於法斯賓德的那部分困惑和壓抑,在本片中卻是壓倒級的。全片最後一個鏡頭,鹿已然消失,那麼未來剩下的便僅是現實。安德和瑪利亞如何回到屠宰場一起工作?如何面對雙方生理和精神的疾病?安德還會出軌嗎?瑪利亞還會自殺嗎?他們相差30歲的年齡,會在未來造成任何麻煩與困難嗎?安德的女兒以及瑪利亞的父母,會支持他們嗎?
相信愛情的人,可以對這些不管不顧,但有心人則一定會思考之後的問題。這也是為什麼有的觀眾,會對打一砲就和解的結局表達不滿。除了愛情昇華了,所有的矛盾都還是懸而未決的。
所以,看過本片,愛情與懷疑,你究竟要選擇哪種?
(原載於 虹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