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離經叛愛》影評:當彩虹旗和十字架站在一起:2種身份的對抗與和解之旅
離經叛愛影評歸屬對於我們非常重要,很多的時候,它意味著「家」,意味著可以回去的地方。一旦丟失它,我們的生活將呈現巨大虛無。但不是所有人都有歸屬。
電影一開始,鏡頭就轉向Ronnit在紐約酒吧的燈光中,放縱、落魄、寂寞。Ronnit四處漂泊,內心卻一直渴望著回家。可家不是回得去的地方——那個古老宗教成為核心信仰的社區,對於性向不同於主流的成員,採取驅逐態度。社區群體希望自己子嗣豐富,後裔遍滿這地。因此對於會對生育傳統產生衝擊的結合方式,理所當然地便會抱有抵觸的態度。
然而就Ronnit和Esti而言,身處關係之中,相比於群體支持,親密關係往往關乎更深層次的情感需求,其中的支持也更私密、穩定與高效。然而這並不是說群體支持不中重要。於是對於她們而言,群體支持和親密關係支持便成了必須二選一的選擇。這無疑是殘酷的。
然而電影《離經叛愛》的出彩之處在於,針對性少數群體所面臨的驅逐,它不僅闡述「違抗」,還在闡述「包容」。電影中重點在於Esti 和Ronnit違抗傳統束縛得塑造,但就個人而言,關於Dovid的塑造卻更加出彩——那個代表了父權、男權、傳統權力的男人,在個人信仰堅定的同時所給予包容,對著妻子說You are free,在聖所外對兩個相愛的女孩張開雙臂。這樣的行為無疑為性少數個體給予了鮮活的道路——你既可對社群的信仰保持堅定、又可自由去愛。
這樣的道路在Esti的身上表現得最為明顯。她說「上主的話就是我的生命」,但又忍不住將Ronnit召回;她珍視自己在教會學校的教職身份,但同時也教會女孩們如何自愛、擁有夢想;在葬禮舉行的前一夜,她在旅館的木櫃前恆切禱告;而在葬禮開始的那夜,她說出了那句:「I want you to give me freedom.」 在Esti身上,與生俱來並存著忠於信仰、追求自由的勇敢。
堅定和自由同時也是Ronnit的道路。只是她反而走之,行出的路因此有了「歸回」的名字。紐約的燈紅酒綠看似自由,但真正的知心人在哪裡呢?自己是否有可停留的地方?家又在哪呢?Ronnit不知,只能用叛逆放縱麻痺苦痛。
然而這一切在Dovid向她伸開雙手後改變了。Dovid在會堂上恢復了Ronnit拉比女兒的身份,給予了她肉體身份回歸的確認;後來他向Ronnit敞開擁抱,給予了她情感歸屬。又因為Dovid有教會新領袖的身份,這樣的擁抱同時也代表著信仰裡的懷抱。
Ronnit 終得回家。影片最後Ronnit帶走了壁櫥上象徵家族信仰傳承的燈台、來到父親的墓前說「Hello Dad」。曾幾何時,Ronnie因為父親不接納自己而產生的羞愧、憤恨、自責、埋怨和自我放逐,如今因為得包容、而和信仰有更深連結而得釋放。我們可以稱之為「和解」,但我更願意稱之為更深處的回歸和追尋,一種對於養育了自己的價值觀的擁抱。
電影結尾,暖意包裹。
在電影中,Esiti,Dovid,Ronnit代表了傳統猶太教會中性少數群體對衝破傳統束縛的勇敢、教會的接納及性少數群體對歸屬的渴望。「信」與「愛」不再矛盾,忠心和自由織就了鮮活的道路。而這其中,接納尤為重要。
接納是把自家的大門敞給門外的人,這樣不管門外是誰,他們可以發現門內的美麗。傳統宗教常常對性向管得極為嚴格,有著幾乎不可辯駁的律條規定。基督教和猶太教同根同源,本身也太擅長舉起棒子揮舞向那些舉著彩虹旗的社會成員。但通常的結果是,越指責,越無效。這也難怪——你怎能一邊鎖緊園子的大門、怒喝著對彩虹旗說「我不歡迎你們」,一邊又指責他們對園子裡的美麗沒有認識呢?
而對於本身在園子裡的人,教會對待方式往往更殘酷——違反了園子裡的規則,要麼你改,要麼驅逐——反正你不能破了園子裡的守則。可愛上一個同性的人往往不受控制,「性向」這種東西,又哪那麼容易就更改?結果往往是,教會緊閉大門,彩虹群體自我放逐。但不管怎樣,十架下的彩虹旗成員將不再會有可以被稱為「家」的地方。
然而如果真的有神,祂真關心的東西會是守則嗎?基督教常把神喚作「父」,那我們不妨假想一下——一位父親,會覺得哪個東西更重要?是靠規則維護權威呢,還是盼望兒女能發現自己的美麗以建立關係、健康成長呢?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我經歷著自己的身份困惑——我到底是基督徒,還是Lesbian。我一直沒有辦法接受自己在性取向方面的身份,即使我所喜歡的在我年幼時便顯出端倪。直到一個人的出現讓我能夠正視,直到另一個女孩的出現讓我可以Be Brave & Proud。但在過程中我不得不放棄和神的連結,因為我覺得上帝會厭惡我。然而當我在感情的間隙回到團契和神面前時,祂給了我更重要的訊息:
「我,比你愛誰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