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艾莉塔:戰鬥天使》影評:大馬士革鋼刀直指蒼穹,燃還是不燃?

艾莉塔:戰鬥天使影評

「激光IMAX 3D+一杯小可+一份小爆」,沒錯,這是我今天觀賞《艾莉塔:戰鬥天使》的標配。上映前寫了一篇短文:詹姆斯·卡梅隆與他的戰鬥天使,算是觀影前的準備。

基於目前北美地區的評價來看,《艾莉塔:戰鬥天使》絕對算得上是不錯的爆米花電影,不到15分鐘,那份小爆就空空如也了···失策,是不是該來份大的,而且不要可樂,憋尿是真累!!

不要誤解,我個人的觀感(即使是多數人的觀感)也不意味著這是一部很差的電影,只能說它不是一部優秀的作品。先來更新一下評分:豆瓣7.6,IMDb 7.6,爛番茄影評新鮮度59%,Metacritic影評加權平局分54分(總分100),群眾的眼睛是雪亮雪亮的。

我聽到比較多的一類評價是:「好像是看了部超長預告片」,更有朋友直言道:「當艾莉塔手持大馬士革刀直指Zalem城卻戛然而止時,莫名的尷尬湧上心頭。」幸好爆米花吃完了,否則多尷尬。我也不禁想問:艾莉塔啥時候能上天乾仗。

劇情方面基本豪無懸念,艾莉塔從第一場格鬥開始就基本沒輸過,順得可怕,自帶BGM,反派人物格魯依什卡不斷升級誓言要幹掉艾莉塔,因劇情需要艾莉塔終於被切成3段,但在這之前艾莉塔已經找到了屬於自己(狂戰士)的全納米火聯戰衣,穿上新戰衣後就無敵了···

商業片難逃的主題:票房

商業化影片關注兩個數字,那就是營收與成本。導演卡梅隆向來以大預算與大手筆出名,即使他的角色並不是導演,但是劇本與製作推動都離不開他。

《艾莉塔》的製作成本為1.7億美元,這還不包括發行和宣傳費用,這意味著如果要達到盈虧平衡,票房需要達到3.5億-5.5億美元不等(Fox內部估算3.5億-4億美元,外部金融機構估算4.5億-5.5億美元),這取決於發行、宣傳等成本的控制。

從Mojo最新票房數據來看:目前全球票房1.56億美元(中國和日本票房數據未計算,網站未更新),加上目前中國大陸時點票房3.4億人民幣(2月24日中午),目前總票房約2.1億美元,離盈虧平衡的最低標準3.5億還差一大截。

《流浪地球》似乎是遙不可及的神話了

目前北美市場不用抱太大希望了,經過上映後第一個「黃金」週末後,第二個週末看樣子要被《馴龍高手3》干趴下了。只能指望中國票倉補補窟窿了?···

《艾莉塔:戰鬥天使》票房一覽

但是中國消費者會為此買單嗎?從目前的口碑來看並不明朗。不妙的的是漫威新作《驚奇隊長》很快將在3月8日上映,留給《艾莉塔》表現的時間不多了。

製片人和導演到底區別在哪裡?

製片人和導演的區別應該是電影界問得最頻繁的問題之一,誰更重要呢?都很重要。製片人管著財務和預算,碰上不願放權的製片人,有才的導演就很難施展開來了。卡梅隆在拍攝《泰坦尼克號》的時候就遭遇過這樣的問題,因為他太能花錢了···

卡梅隆拍電影「揮金如土」(By @南柯一客)

製片人是幹嘛的?他是劇組的最高權力者,貫穿在整個影片從開發到成形到發行的所有階段,主要負責財務、市場和商業運作等管理決策,一般並不參與到影片的具體製作和執行中。而導演則是影片製作的具體負責人,是影視藝術與劇情可視化的締造者。

或者也可以這麼說:製片人讓一個具有創意的想法有邏輯性地發生,而導演是讓一個具有創意的想法有創意性地發生。

可見,一部影片的成形最為靈魂的人物就是導演了。之前用2期文章介紹過大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不一樣的是,他把導演和製片人的活全包了。導演影片的庫布里克是個藝術的完美主義者,拿《閃靈》打比喻,他經常就一個場景重複拍攝70-80次,有的甚至更多;選角也是門藝術活,為了尋找《閃靈》中扮演傑克兒子的小男孩,庫布里克的助理里昂在美國花了半年以上時間面試了4000個小男孩。

導演所創造的藝術體現包含了燈光、演員、攝影、化妝、服裝、特效、剪輯、配樂···等等,最後將種種元素融合在一起就成為了我們在影院看到的「產品」。

電影這類藝術載體承載了太多的期望,特效滿分的時候說你劇情狗血,劇情近乎完美的時候說你演員演技不到位···總有影評人能夠在雞蛋裡面挑骨頭,即使是庫布里克這樣在影視界算是「風清揚」式的人物,當年也總是遭遇非議,比如《洛麗塔》(1962)和《巴里·林登》(1975)。所以結論是,一般人還真乾不了這活!

《艾莉塔:戰鬥天使》的導演不是卡梅隆,他只是擔任製片人的角色。如果是卡梅隆擔任此部影片的導演,我想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了。但是,遺憾這個詞彙是人間所不可或缺的,如果卡神不放棄《艾莉塔:戰鬥天使》,又何來《阿凡達》即將完成的續集呢,今天的遺憾是為了明天更好的期待。

首發公眾號:科林觀影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