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艾莉塔:戰鬥天使》影評:三星給影片,一星給情懷

艾莉塔:戰鬥天使影評

現在回想起來,初次看《銃夢》漫畫距今已有20年。這部漫畫於1991年開始連載,待我有機會欣賞時,第一部1-9卷已連載完畢,並發行了單行本。有幸能將9本漫畫一氣讀完,享受一個完整的故事,而不必忍受漫長等待的煎熬,當真是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時隔多年,年近四旬的我依舊清晰地記得《銃夢》帶給我的震動。以至於後來看到其他影視文藝作品中的相似設定,都會想起這部漫畫來。比如看到電影《極樂空間》,就會不由自主地想:這不就是《銃夢》中的懸空都市「薩雷姆」與地上城市「廢鐵鎮」嗎? 《銃夢》帶給我的記憶是如此鮮活深刻,改編電影《艾莉塔:戰鬥天使》上映,身為曾經的粉絲,又怎能不趕緊跑去貢獻票房? 只是,在興沖沖購票的同時,我又難免會有些擔心:卡梅隆能改編好《銃夢》嗎?《銃夢》僅第一部故事就有9捲,一部電影塞得下嗎? 正是在這種既期待又擔心的心境下,我在影院裡靜靜地坐了兩個小時。其間雖然有些尿意,卻也忍耐到了最後。 平心而論,《艾莉塔》是一部相當不錯的青少年向賽博朋克電影。 你沒看錯,「青少年向」。 原作《銃夢》作為一個發生在末日廢土背景下的賽博朋克故事,其內涵非常豐富,我們可以從中解讀出階級、宗教等多重寓意,但它最核心的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什麼是人? 這個主題當然不新鮮,從菲利普·迪克的小說《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到押井守的動畫《攻殼機動隊》,再到斯皮爾伯格的電影《A.I.》,都在討論這一問題。但木城雪戶的《銃夢》卻設計得格外有趣。 《銃夢》的故事發生在未來。幾百年前的戰爭讓地球一片荒蕪,倖存的人類聚集在廢鐵鎮這樣的破敗貧民窟,靠搶劫、欺騙和為天空都市薩雷姆工作為生。為了在惡劣的環境中生存下去,地面上的絕大多數人改造了自己的身體,將一部分肉身替換成了機器。其中改造得最徹底的——如主角加里(即電影中的艾莉塔)——甚至只保留了自己的大腦。而高高在上的薩雷姆一方面剝削地面的改造人,另一方面又視他們為不純潔的人,並以自己擁有完整的肉體而自豪。 故事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展開。我們的女主角加裡失去了所有記憶,在一片懵懂中醒來。隨著她為追尋身世而發生的一系列冒險,這個廢土世界的荒蕪與殘酷在我們眼前徐徐展開。而正是這樣的荒蕪與殘酷,愈發凸顯了人性的可貴,從而讓我們意識到儘管加裡只剩下人類的腦子,但只要擁有高貴的人性,那麼她依舊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而我之所以說原作的設計十分有趣,在於漫畫第9卷對天空都市薩雷姆真相的揭示。薩雷姆人在成年時要參加一個成年禮。沒人知道成年禮究竟發生了什麼,但所有人在參加完成年禮之後,額頭上會有一個痣一樣的斑點。這正是薩雷姆人的標識,也是他們為之自豪的象徵。 但真相是什麼呢?真相是,所謂的成年禮是薩雷姆中央電腦的陰謀。它通過成年禮將薩雷姆人的大腦抽取出來,替換上計算機芯片。這樣,薩雷姆人表面上和正常人無異,他們的記憶、性格、行為方式等表面上與手術前沒有差別,但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無不被中央電腦暗地裡影響著。 薩雷姆人的信仰與驕傲在真相被揭穿後徹底崩塌。有身無腦的薩雷姆人與有腦無身的地面人形成了絕妙的對比。 在此之前,作品已經讓我們接受了接受軀體改造的地面人依舊是人這一命題。而這時候,我們還能承認已經喪失了人類大腦的薩雷姆人是人嗎? 《銃夢》妙就妙在這裡。木城雪戶在漫畫中刻畫了很多有血有肉的薩雷姆人,比如被放逐的依德醫生。是他救了女主角加里,是他引導她成長。這樣亦師亦父亦友的角色,我們難道能否定他作為人的身份嗎? 所以,到這裡,《銃夢》對人的定義其實已經很明確了——不管你是改造人還是人工智能,只要你有人性,那就是人。 那麼,電影《艾莉塔》在表現這一主題時,做得怎麼樣呢? 這就要回到我先前說的,為什麼我稱這部電影是「一部相當不錯的青少年向賽博朋克電影」這一問題上來了。 實事求是地講,影片中對「什麼是人」這一主題還是有探討的。艾莉塔與雨果約會,擔心雨果會介意她的身份。雨果回答:你是人,因為你有人性。 通過愛情來展示人性,確立艾莉塔身為「人」的身份,並不是不可以,畢竟原作者也是這麼做的。但電影和原作相比,對這一段戲的處理顯得過於兒戲了。 木城雪戶畫筆下的廢鐵鎮是個近乎地獄一般的存在。這裡自然環境惡劣,資源匱乏,人們為了活下去不擇手段,欺詐、搶劫、謀殺是家常便飯。只有在這種環境下,愛情才來得尤為可貴,人性才來得尤其高貴。 但電影中的廢鐵城是什麼樣子的呢?陽光明媚、街道乾淨、行人如織,少男少女閒著沒事幹玩著流行的球類遊戲,甚至還能很方便地買到巧克力吃。除了街道窄了一點,房子奇形怪狀了一些,簡直就是翻版的紐約街區。 在這種環境下,艾莉塔和雨果的愛情更像是少男少女一見鍾情的性衝動,哪兒還有困境中相互扶持的可貴? 而電影結局,艾莉塔為了向天空城的諾瓦複仇而參加球賽的安排,無異於是對原作精神的矮化。原作中,主角加裡的所有行動都貫穿著一個動機:找回自己的身世。這樣的動機充滿了「我是誰,我從哪兒來,我要到哪兒去」的哲學思辨。可電影到了最後——至少在艾莉塔系列的第一部電影——艾莉塔的行為動機已從追尋身世變為復仇。這雖然符合故事邏輯,卻未免讓人感到可惜。 此外,電影中依德醫生的前妻綺蓮博士的結局也讓我心生困惑。維克托打開箱子,給艾莉塔展示綺蓮博士的大腦等器官,告訴她只有這樣才能回到天空城。可綺蓮博士不應該沒有腦子嗎?難道卡梅隆改了原作設定?如果是這樣,無疑會讓電影相較原作再次降低一個境界。如果不是這樣,那麼這個疑問或許要到系列的第二部甚至第三部才能得到解答了。 如果要我給這部電影打分的話,五星標準我打四星——三星給電影本身,一星給情懷。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