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艾莉塔:戰鬥天使》影評:特效做了個好看的艾莉塔,但那絕不是《銃夢》
艾莉塔:戰鬥天使影評
銃夢是我最愛的科幻作品和漫畫作品,沒有之一。因此我把所有的期望都放在了這個據說是詹姆斯卡梅隆糾結了二十年才敢拍出來的電影版上。即便如此還是忐忑不安,想看看好萊塢的大導演會怎麼再現這個迷人而硬核的世界。
然後我今天看了電影。
拍了個什麼破玩意兒。你策劃了二十年就策劃出個這?
前些天的流浪地球有很多爭議,雖然我坑了影評拖到現在,但其實這部電影給了我長期以來的觀點的一個佐證,那就是,中國風格的電影只能是中國人拍出來。無論是歷史還是幻想,中國人拍出來會自然而然的帶出大歷史觀,集體主義,淡化階級,無視膚色以及導演和編劇的生活時代細節,及其變種。美國人也一樣,好萊塢的電影怎麼也繞不開西部情結,政治正確,街頭朋克,反政府自由主義伴隨美式愛國主義,不過他們現在不敢拍越戰時期的反戰情結了。這不奇怪,這叫歷史局限性,但是連卡梅隆這種人都跳不出這種局限,硬是把一部硬核日本科幻作品拍成美國街頭合家歡,這就很丟人現眼。
要麼是你編劇和導演無能,要麼是商業電影和資本打壓藝術創作,要麼是美國觀眾都是蠢貨只能拍成這樣才能上。三口鍋挑喜歡的背上。
所以我想換個寫法,不然實在沒法評,全是罵街。我決定寫一份逆劇透。把原著裡的內容簡要的描述一下,跟電影做個對比,這樣我既可以罵個明白,讀者也可以在看電影犯尷尬症時拿原著情節代換一下,就可以比較舒適的享受電影特效了。
順便說,片子裡任何一個讓你看了有一絲絲情感波動的鏡頭,統統能在原著裡找到。所有尷尬又狗屁倒灶的鏡頭,都特麼是電影的原創。所以如果你看了電影後會去翻一遍原著漫畫,我個人會非常開心和感激。
————————————————————————————————————
首先,廢鐵城不是美國街頭。雖然有些美國城市貧民區會看起來像廢鐵城,但完全不是一回事。
這座城市,是高高在上的薩雷姆的屎(片中叫撒冷更合適,因為其在太空中對位的另一座天空城,叫耶魯)。地上的工廠收集地上的資源和食物,送到撒冷,撒冷的垃圾日復一日的扔下來。廢鐵城就圍繞著垃圾堆成長起來。這座城市沒有政府,沒有法制,沒有信念,沒有歷史。所有活在這座城中的人都像蛆蟲一樣無意義。唯一的法律,是撒冷工廠的武裝力量要求這座城市的一切行為都不可威脅撒冷的生產。因此城市中不能有鳥,飛行器,槍械,和一切能騰空的東西。其他的,靠賞金獵人來調節,工廠武裝不管。
————————————————————————————————————
上面這段話有兩個關鍵詞。蛆,和飛行。
格魯伊什卡,那個片子裡單純作為反派符號出現的大塊頭,就是那個蛆。
他被他媽媽從廁所生出來,跟著屎一起被沖到下水道,在下水道喝汙水,吃老鼠和垃圾長大。結果在從臭水溝欄杆看到了外面的世界的陽光和喧鬧時,被幾個街頭混混放火燒爛了臉和手。就在他即將在下水道爛掉死去的時候。諾瓦博士(就是片中那個反派,順便說根本沒有拍出一丁點原著的魅力,還濫用了原著最美麗的一個畫面,就是諾瓦博士摘眼鏡)。撿到了他,救活了他,把他改造成了一條機器蛆。對,就是片裡把他拎出來那個狀態。這條蛆可以奪取別人的機器身體,因此越來越強大。
所以片中他跳下下水道,說這是我的世界。因為那是他的童年遊樂場,和一條蛆的家鄉。但電影裡沒任何鋪墊,這句話變得不知所云。
蛆是沒有生存意義的,被蛆吃掉的東西也沒有。這樣解釋自己生存的格魯伊什卡遇到了加里(艾莉塔),卻眼看著這個小姑娘為了保護他人兇狠的向他進攻,把他打碎,生死相搏。這蛆蟲第一次感到了生存以外的情緒,同時也有了我生而為蛆,你卻會去保護其他人的嬰兒的委屈。(是的,原作中艾莉塔保護的是嬰兒,而不是特麼的為了條狗報仇!)這一絲委屈既變成了瘋狂的恨,也變成了他自己也不能理解的愛。最終鏖戰至粉身碎骨,卻也滿足了一個蛆蟲最卑微的願望,被人看到。
而感知到格魯伊什卡這情緒的艾莉塔,也最終為他流下眼淚。
很複雜,也有些日本人特有的糾結情感,但絕不是美式肌肉反派。
————————————————————————————————————
而飛行,說的則是雨果,艾莉塔的戀人
這就是我覺得美國人沒救的地方。最催淚的艾莉塔的初戀,被拍成了爛俗美國青春片,滿地尿著荷爾蒙的美國陽光肌肉大男孩被女主一看到就愛上,然後兩個人去玩街頭籃球,躲老爸,進酒吧打架,看球賽。然後突然接吻,突然生離死別。
去 你 X 的。
雨果的存在,只為了一個飛行的夢想。來自撫養他的哥哥。私自造熱氣球,想要看看撒冷的工程師哥哥。從小雨果就看著他哥哥兩眼放光的談著夢想,一步步的湊零件想要飛上天。終於計劃要實施的前夜,興奮的雨果回到家,看到的是燃燒的熱氣球,嫂子帶來的賞金獵人,和被提著的哥哥的頭顱。
從家裡逃走的雨果變成了撿破爛的混混,卻偶然在路邊看到了哥哥被切下來販賣的左手。用自己的手換上了哥哥手的同時,飛行的夢再次回到他的心中,這時有人告訴他,只要湊齊一百萬,維克多就能把他送上撒冷。
這才是雨果每天綁人拆零件的真正動機。而不是像片子裡,美國街頭混混搶劫販毒一樣,做的沒頭沒腦,找個小對象拍腦袋就改邪歸正,臨死還跟小對象說,我不幹了,我就是去跟他們說退出的。而原著中艾莉塔在雨果攤牌後根本就沒猶豫,直接告白。
去撒冷是雨果生存的唯一夢想,而艾莉塔是他生命中出現的第二道光芒。所以在得知用錢根本不可能去到撒冷後,他才會瘋狂的爬上輸送管道,把自己多年積攢的百萬金錢像垃圾一樣的撒向地面。被幾道防禦齒輪切的滿身傷痕還在繼續往上爬。只有在艾莉塔出現後,他才意識到也許廢鐵城和撒冷並不是生命的全部。終於雨果想回應艾莉塔伸出的手的時候,下一道防禦齒輪切碎了雨果的身體。
最終雨果笑著對艾莉塔說,最後能和你說話,真是太好了
再見。
然後他像粒灰塵一樣消失在雲中。
————————————————————————————————————
艾莉塔不屬於廢鐵城。原作中她更像是那把大馬士革刀。(那刀根本不是二筆紮潘的,是無數廢鐵打造的)鋒利又強韌,不純物為鋼帶來生命。如果戰鬥是她的鋒刃,那所有的經歷和成長就是讓這把刀堅韌的不純物。
她從未說過什麼要戰勝邪惡這種片兒湯話(尼瑪卡梅隆是怎麼好意思把這句詞寫進劇本的)。她對戰鬥的意義做的回答一直是「為了我自己」。她也一直在掙扎和尋找自己存在的意義,戰鬥是一個契機,但戰鬥並不是自己。而且後來艾莉塔極力否定自己的存在意義是戰鬥。並幾乎在複製了自己戰鬥技能的人造人面前失去了活下去的意志。(所以片名起的真尼瑪……)
她的戰妝不是特麼拿狗血畫的!不是!
艾莉塔也沒給雨果掏過心!什麼睿智情節啊,跟青梅竹馬表白說要不你弄死我?美國人只會做愛不會戀愛嗎。
艾莉塔只有一次掏過心。那是她失去雨果之後,放棄了艾德的家,出走去參加了機動鐵球賽,而尋找她的艾德以為自己被拋棄背叛,加入了加修剛的隊伍,卻在市集上見到了艾莉塔。兩個又是父女。又是戀人,又都以為對方背棄了自己的人賭著氣嗆著火,這打賭掰腕子才把心掏出來說,我要是輸了你就砸了它。
這才是戀愛小女生賭氣干的事兒啊。
艾德是她的父親,保護者,愛人,格魯伊什卡是對手和嚇人的追求者,雨果是她的青梅竹馬,初戀和心底的柔軟。加修剛是她的導師和無法超越的牆壁,紮潘是雜魚,卻也是翻身後的噩夢,悲傷又絕望。
這個女孩被從垃圾堆撿回來,一點點的成長,找到生活的光芒,然後廢鐵城將它們一樣樣的奪走,碾碎,她無數次的站起來繼續尋找,並把所有的美好都藏在心底,不否定,不丟棄。
然後很多年後的一天,女孩對著星空淚流滿面,自言自語說,多想讓你誇獎一下成長了的我。
總之,《銃夢》的漫畫無論是硬核的科幻背景和世界設定,還是人物的細節與內心塑造都極其精彩,我本人從初中尋得這部漫畫的兩冊殘本深陷其中,後來多年尋齊全集深深為之著迷。但這部電影值得一說的只有特效,而廣告宣傳的也確實只有特效。我不推薦作為一部電影去看它,我只希望電影的出現能讓更多的人去了解和欣賞漫畫的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