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艾莉塔:戰鬥天使》影評:日漫改編作品的尷尬
艾莉塔:戰鬥天使影評不知道是不是從攻殼開始,美改日漫就被很多觀眾在心裡貼上了爛片的標籤。瀏覽影評,可以發現這一類影片不光得到不少沒看過原著的觀眾的差評,也被不少原著粉絲厭惡。
本文並非未影片辯護,只是想可觀討論下這種現象的原因。
1.篇幅
不光是日漫改編作品,很多小說及遊戲改編的作品也存在同樣的問題,那就是影片本身沒有足夠的篇幅展現原作中宏偉的設定及角色的情感變化。即使是指環王這樣的三部曲大作,在某些劇情連接上也會讓沒看過原著的觀眾感覺有些突兀。角色更甚。為了充分展現一名角色的心理,通常需要一整部影片為其服務,而長篇小說和漫畫中通常包含大量角色,這對於一部最長不超過3小時的電影來說是很難實現的。
2.文化差異
東方文化,甚至是中國與日本文化,亞洲各國之間的文化都有著天壤之別。這些差異不光是眼睛可以看到的建築,美術,飲食等,還包括審美,價值觀,思維方式,語言等內在差異。一個國家的文藝作品建立在該國獨有的文化積澱之上。當一個文化完全不同的國家試圖重新演繹別國作品的時候,如果沒有處理好這些差異,作品就會顯得不倫不類或者令人不解。
以日本為例,日本的漫畫作品,無論何種題材,其中都滲透著建立在日語基礎上的日本人的價值觀和社會縮影。譬如人與人直接的階級化,對待死亡的態度,以及語言本身的節奏和邏輯等。這也是為什麼雖然日本配音行業先進,但是日本聲優為歐美電影配音後仍會有極強的違和感。
3.日本漫畫與現實的差異
日本漫畫是一種相當特殊的藝術載體。以連續分鏡展示角色在短時間內的一連串行為見長,尤其善於表現角色細膩的情感變化。相對的,歐美漫畫卻更類似電影分鏡,多用一格分鏡中加入大段對白,著重表現事件本身。簡單的來說,日本漫畫傾向於用故事來襯托人物,而歐美作品善於利用人物演繹故事。
另外,日本漫畫中的世界本身與現實有著極大的差異。人物表情誇張,語言台詞做作,動作姿勢設計感強(幾乎每個動作都是pose)。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不成文的習慣,比如戰鬥類漫畫幾乎人人都有必殺技,每次使用還要喊出技能名字。戀愛漫畫中人物害羞必然語塞,扭頭看先旁邊並且抓耳撓腮等。在此基礎上,甚至產生了很多僅存在於漫畫中的性格類型,比如傲嬌、蠢萌等等。當真人試圖去演繹這些性格誇張的角色時,由於沒有漫畫中誇大的肢體語言,角色就會顯得不夠「還原」。因此,並非美改日漫有難度,即使是日本人自己拍的漫改電影也少有精品。
總的來說,艾莉塔還是一部比較成功的漫改影片,但上述一些通病仍然沒有完全避免,也屬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