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艾莉塔:戰鬥天使》影評:「倚天」「屠龍」,鑄就「女版悟空「
艾莉塔:戰鬥天使影評
走出影院,我對電影本體再次產生思考。電影是一種塑造偶像的宗教——影像能「潤物細無聲」地控制觀眾的情緒,讓人頂禮膜拜;也像興奮劑,直接激發你的腎上腺素,讓你欲罷不能。這種感覺的產生完全是因為「卡神」監製、鬼才導演羅伯特·羅德里格茲導演的《艾莉塔:戰鬥天使》。這兩位世界電影大咖的強強聯手,必然是電影界中的硬核話題。而《艾莉塔》這場暴力美學的精彩闡釋,是基於一場蓄謀已久的電影工業革命。
作為一部漫改科幻電影,相較於「爆炸貝」的《變形金剛》系列,《艾莉塔》還是尊重原著的,還原了原著漫畫《銃夢》的末日世界架構,保留了日本動漫影視獨特的反烏托邦氣息——霸權依舊存在,科技氾濫,人類依舊弱肉強食。電影在日漫的基礎上明顯「好萊塢化「,改變了故事內核,弱化故事背景描繪,再次走向個人英雄主義。艾莉塔單純的靈魂就像她天使般的臉龐,而極具殺傷力的機甲軀體和戰鬥技能,又是佛擋殺佛,神擋殺神。這本是一個極具矛盾的角色,但這種天生的戰鬥天性,讓主角內心的糾葛戲份太少。雖然艾莉塔和醫生醫德的」父子情「、與雨果的愛情都讓他極具人性特徵,但是當艾莉塔與男友雨果兩次面臨生離死別的時候,我們都會很難感動。或許這也是劇情弱化中的一個原因。
如果說世界級電影大師詹姆斯.卡梅隆是電影界的「倚天劍「,那麼鬼才導演羅伯特則是「屠龍刀」,「影」林至尊,「刀」劍合璧,視效與商業敘事的好萊塢頂配,鑄就了艾莉塔這個女版孫悟空,她舉起大馬士革鋼刀,指向「撒冷」天庭,儼然「齊天大聖」般無敵。影片到這裡結束,也不怪影迷說自己看了部超長預告片。卡梅隆自己也說明了箇中原因:「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很多改編科幻是很難的。電影只有兩小時的時間,條件非常有限,根本沒有辦法把那麼大的一個故事講清楚,可能要麼只能拍一小段,要麼你都拍,但是會很膚淺。我覺得這是科幻的一個老難題,我們最愛的小說,都有很多內涵,你要把它在銀幕上呈現出來真的很難,所以我覺得最好的科幻電影都是原創的,不是改編的。不是說不可能改編,只是說有難度而已。」
關於角色塑造,也偏向福斯特所言的「扁平人物」。不論機械人和人類都簡單地分為正義和邪惡兩派,艾莉塔一直是正義的化身,她向代表邪惡的統治者維克特甚至諾瓦發起挑戰。雖然雨果不願再乾肢解別人、販賣零件的髒活,但是他的轉變有點突兀,伏筆太少。一如艾莉塔掏出心臟給雨果,表露心聲,很難讓觀眾感動。而綺蓮的角色設置卻相對比較複雜,為了回到撒冷,她幫助維克特甚至想置艾莉塔於死地,但艾莉塔抱著奄奄一息的雨果的時候,她卻變了心腸,找回了久違的人情味,以至於背叛維克多,被肢解。
雖然劇情有些bug,但是這任然是一部匠心之作。卡梅隆可以說為這部電影準備了近20年,由於《阿凡達》的羈絆,直到他找到羅伯特·羅德里格茲,才開始共同打造。《艾莉塔》的製作數據監製駭人聽聞,刷新了我們對於電影CG工業的認知。《艾莉塔》大概有2600個視覺特效鏡頭,而《阿凡達1》只有1600個視覺特效鏡頭,而《指環王1》只有200百個視覺特效鏡頭。47種毛髮造型,在超過13.2萬根頭髮、2000根眉毛、480根睫毛,臉和耳朵上有近50萬根「桃色絨毛」、71件數字特效服裝、超過2500張面部表情的定幀圖,而艾莉塔的一隻眼睛由近900萬個像素製作……
艾莉塔吃橙子那個面部動作,維塔做了2000多個版本,最後才完成電影中的效果。說的簡單點,《艾莉塔:戰鬥天使》使用的磁盤空間是《阿凡達》的3倍、動用三萬台電腦進行運算製作、團隊對特效場景渲染時間總計為4.32億小時。這些數據以及嘆為觀止的逼真效果,讓《艾莉塔:戰鬥天使》無疑成為電影特效史的巔峰,足以代表目前電影行業的最高水準。
導演羅德里格茲更注重營造「沉浸式體驗」的氛圍,絕不濫用特效,能實拍的一律實拍,他甚至打造了一座「鋼鐵城」。雖然改自日漫,編劇卡梅隆也摒棄了日式的物哀美學,將其帶向樂觀熱血的美式風格。而導演設計的打鬥戲份也確實殘虐,雖然被大卸八塊的只是機甲人,但是也不適宜兒童觀看。北美更是將其分為PG-13級。
說到這裡,你可能以為《艾莉塔:戰鬥天使》就是一部特效炸裂、敘事簡單的好萊塢爆米花大片,那麼你就把問題看得簡單了。其實,整個故事還暗含了某些有趣的隱喻。
影片所構建的社會結構把世界分成三層,上層人生活在天空之城撒冷,也是獨裁的統治;地面的人居住在賽博朋克的鋼鐵城中,他們把生產出的物資輸送到撒冷,也接受撒冷的管理;地下城則是廢棄的世界,陰暗荒蕪。為了維持鋼鐵城的秩序,保障撒冷的物資供應,統治者諾瓦以賞金獵人維護治安,以維克特的機械球比賽給普通人生活的寄託與希望,並在他們中建立走向撒冷的虛假信仰。如果說三層世界是階層鴻溝,賞金獵人是國家機器,機械球比賽是跨越階層的通道,這些簡單的規則控制了所有的意識形態。而艾莉塔則是故事中的英雄,她在自我覺醒,尋找真相,憑藉發達的火聯科技賦予自己的戰鬥能力去挑戰諾瓦的統治權威。在現實世界中,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它都與現存的社會結構不謀而合。資本主義以少數人佔有生產資料,以精英式的上層社會對草根大眾進行統治,但是它並不否定自己的秩序。它通過構建超級英雄的戰鬥與挑戰來發洩底層人民對於社會的不滿情緒,創造觀影快感來實現票房利潤,並且在娛樂至上的氛圍裡讓人們忘記聯合的方式,進而寄託於艾莉塔似的個人英雄主義。就像電影《大都會》一般,階層早已定型,掙扎只不過是反烏托邦的幻影。
也有評論說電影沒有解決艾莉塔「我從哪來?到哪去的?」的問題,艾莉塔在找尋記憶,走向撒冷的過程中,她對雨果說了一句話:"我們不屬於任何地方,除了彼此的身邊。"此話一出,看似虐狗,而主人公再也不是由「本我」走向「自我」,而是走向「超我」。艾莉塔身上閃耀著人性之光和尼采超人哲學之美。
從《艾莉塔:戰鬥天使》的全篇來看,這只是故事的開始部分。只有等到第二部,甚至第三部,我們才能宏觀分析《艾莉塔》電影故事體系。所以,還是期待續集吧。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