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艾莉塔:戰鬥天使》影評:《艾莉塔:戰鬥天使》:成熟的電影與不成熟的劇本
艾莉塔:戰鬥天使影評《艾莉塔:戰鬥天使》上映後,激起了很多人的觀影興趣。相信很多人都是衝著卡梅隆的名號去看這部電影的,但很多人看完之後,可能會感覺意猶未盡,總覺得缺少了點什麼。是的,這是一部只有特效,而缺乏內涵的電影。就整體而言,這部電影在製作上是成功的,無論是畫風、動作、特效、CG動畫等等都堪稱一流。但一部電影,不僅要帶給觀眾視覺上的衝擊,還要衝擊到觀眾的心靈。但很顯然,這部電影只是在視覺上讓觀眾爽了一把,事後觀眾可能會把劇中的故事忘的一乾二淨。
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編劇沒有真正把握故事的靈魂,或者說,在改編漫畫方面沒有經驗,沒有將它的主題著重呈現出來。不可否認,卡梅隆是一流的導演,但做編劇顯然欠缺火候。一個明顯的敗筆就是前奏太長,電影與電視劇的區別在於,電影不需要交代太多細節,不需要做太多鋪墊,應該在前十分鐘內進入主題,但在艾莉塔中,浪費了二十多分鐘的時間來講艾莉塔的個人生活與感情經歷。
劇情的轉折點在艾莉塔跟蹤依德,並發現他是賞金獵人開始,但這個時候,劇情已經過去了二十五分鐘。也就是說,在這前二十多分鐘內,觀眾是煩燥的,他們想快點看到衝突,但編劇卻想把艾莉塔這個人物塑造的更加飽滿一點。其實在電影中,受時間所限,只需要一兩個事件突出角色的主要性格就行了,沒必須跟寫電視劇一樣娓娓道來。如果我們把這段劇情壓縮到十分鐘之內,就非常精彩了。首先是依德撿到艾莉塔,將其改造重生。然後是雨果前來送零件給依德,遇到了艾莉塔,兩人一見鍾情。接著當晚,艾莉塔就偷偷溜出去與雨果約會,卻撞到了依德正伏擊一個懸賞目標,最後身份暴露,影片正式進入主題,既快速又吸引觀眾。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原因在於卡梅隆有太多的信息想要傳達給觀眾,他試圖按漫畫中的劇情發展來寫劇本,這無疑是大大的失誤。在他的構思中,這也許是第一部,後面還有艾莉塔2、艾莉塔3等等,但不管你想拍多少部,每一部都應該是一個完整的故事。假如這部電影中最大的反派是鋼鐵城的維克特,那整個故事的中心將以圍繞如何打敗他展開,但在這部電影中,打敗維克特似乎並不是一件最重要的事。艾莉塔首先想弄清楚自己是誰,然後又想成為賞金獵人,接著又想與雨果一起私奔去撒冷,最後終於意識到撒冷城中的諾瓦才是自己最大的敵人。
這種設計沒有問題,但在劇本中真正將它表現出來,卻並非易事。一個很糟的結果就是像艾莉塔這樣,觀眾無法對她的經歷和情感產生共鳴,並不是因為她一出生便自帶光環,而是編劇沒能將故事的核心,也就是鋼鐵城與撒冷城、統治階層與被統治階層之間的衝突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整個電影就像在隔靴搔癢一樣,究竟上層社會對下層社會有多大壓迫,電影並沒有表現出來。這也就導致這個故事無法真正打動觀眾,艾莉塔這個角色也沒能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從整個故事來看,劇本的結構存在問題,前期的鋪墊太長,後期的收尾不夠精彩,主角的目標不斷變更,使觀眾無法知道這部電影究竟想表達什麼。尤其是收尾,雨果的死必須放在前面,與格魯依什卡的大戰、擊殺維克特等必須放在最後。否則觀眾的情緒得不到宣洩,心裡會覺得很堵,這會嚴重影響到觀眾的觀影感受。
我們假設雨果沒有被救活,或者在管道上被防禦環絞殺的那場戲放在前面,那艾莉塔去殺格魯依什卡與維克特就會讓觀眾覺得很解氣。但你放在了後面,雖然成功激起了觀眾對諾瓦的憤怒,為下一部埋好了衝突。但觀眾的情緒沒有得到釋放,誰知道你下一部是在什麼時候,這絕對不是一個好電影應該做的。
而且殺格魯依什卡與維克特的那場戲也不夠精彩,理論上應該有許多雜兵阻擾,艾莉塔從樓下殺到樓上,最後遇到格魯依什卡,將他擊殺後,維克特又穿上了強化戰甲來對付艾莉塔,最後艾莉塔艱難將他擊殺,並得知了這一切是諾瓦的控制。如果劇本是這樣,那該多精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