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艾莉塔:戰鬥天使》影評:後來我打了五星
艾莉塔:戰鬥天使影評用力過猛,用力不足,用偏了力,這是常有的事情,在一切人的行為、表達、創作上,這是常有的事情。有時一部作品得到良好的反饋,不一定就是它避免了上述情況,也可能是因為誇張、機巧戳中了受眾的神經。大部分人的感官是遲鈍的,重麻重辣才覺得有味道,一下子就能喜歡上。我這裡不是要說口味平淡的好,我是要說,平淡的表面掩藏的五味雜陳的好。
《艾莉塔》我最初打了4顆星,被漫威訓練過的審美,第一反應是,特效很牛逼,套路都疲了。但後來我想了想,好電影的一個標準是,看著讓人舒服,而不是讓人爽。這些年喜歡看漫威,卻少有回去「複習」的衝動,看過了就等下一部,打分沒超過4星的。
讓人舒服的因素有很多,題材設定、劇情安排、人物性格、表演、細節等等。《艾莉塔》讓我感覺舒服的是它的細節和表演。人物的動作和表情傳遞了豐富而生動的信息,你就感覺它的鏡頭成功捕捉到了諸多轉瞬即逝的瞬間,這是讓我反復回去看的主要原因。透過這些表演我認可了人物本身,而人物形象的豐滿靠表演本身建立,人設、故事背景退居其次,這種體驗在我還是第一次。我是先相信了這個人,然後相信的了她的故事。
先說說劇情吧,也即「套路」開始給我的感覺是疲了,很軟。對啊,你一個行走的核武器(還會詠春)不拯救地球不拯救宇宙,盡是些父女情深,兒女情長的事,王者的設定,青銅的劇情,沒意思。我相信不止我一個人被「王者模式」遮蔽了判斷力,憑著思維慣性做出評價。
文化會發展出各種符號用於溝通和交流。有時你說出一個詞,一句話,拿出一方手帕,一個物件,對方就心領神會了,無需更多言語,這個詞,這句話,這個物件就是一個符號。但這中間存在危險,一個高效的符號是高度概括性的,而人(散布在四大洲五大洋,文化背景不同,成長經歷也不同)在交流的時候總是心有所指,兩個人對同一個符號的理解不可能完全一樣,映射到具體事物上可能更是千差萬別了。而感情是微妙的,想要更深的交流,就得放棄高級符號,向下,向更基礎(含義也更明白、確定)的字眼、詞組、句子裡,去尋找,去搭建溝通的橋樑。
艾莉塔有諸多的燃點設定。內力深厚——核心是個微型反應堆,能驅動鋼鐵城運轉好多年,武功高強——會機甲術,身體素質好——狂戰士軀體,經歷豐富——上天降過龍下海捉過鱉,各種高黑科技,關鍵是,都失傳了,獨她一份,更關鍵的是,她還失憶了,都不知道自己有多牛逼。這是我們很熟悉的一個符號,對此有先驗的期待,她該怎樣怎樣,她該如何如何,而當電影演出另外一套故事的時候,我們搖搖頭說,不行。
體驗到舒服換句話說是感覺自然,真實的才可能自然,讓人信服。但藝術創作不能是照搬生活,生活太瑣碎了,不成熟也不專業,不可能讓人舒服。藝術的真實在於其細節、表現(表演),入微了,讓人看到體驗到他平時看不到體驗不到的東西,從這個意義上講,藝術的真實是一支增敏劑,提升心靈的敏感度,觀眾可能會從藝術角色的命運中想起自己的命運。那麼爽片,是一支迷魂劑,用虛幻的快感彌補生活的寡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