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艾莉塔:戰鬥天使》影評:神髓的還原,精彩的演繹
艾莉塔:戰鬥天使影評《艾莉塔》趕的早場IMAX ,座無虛席, 但看得出來某些人還是不對胃口,一部電影眾口難調,這都正常,我也只是發表自己的觀感,毫無強加於人之意。
少年時期就是漫畫《銃夢》的愛好者,那個漫畫時代是我最懷念的,因為百家爭鳴,風格各異,《銃夢》是給我印象極為深刻的一部。懷著期望看完全片,收獲了十分的滿足與開心,非常感激老卡和羅德,二位是漫畫原作的真愛粉,感謝二位對漫畫的還原和精彩視覺化演繹,我個人覺得這是漫畫改編電影作品中我最喜歡的一部。
從技術層面上說本片應該是廣為認可的,卡神對技術的應用與拓展一直是世界前端的,結果這也成為詬病本片的一大元素,只有特效,無內容。那就按下特效,說內容。
順便說一句, 之前總覺得大眼睛有些金魚眼的不足,在影片裡實際並無太多違和感。
內容從邏輯上來說,我個人並沒有覺得什麼凝滯的地方,跟著劇情一氣呵成到尾很流暢,漫畫具體內容已經看過多年忘記了細節基本上,但全片走完並未覺得有什麼突兀的感覺,反而各個背景交代穿插安排的很是自然通順。
我認為老卡和羅德盡力的還原了漫畫的內容和神髓,這是我對本片最喜歡的地方,也是我覺得老卡和羅德是真正熱愛這部漫畫的原因。
對於改編作品來說,我希望導演主創能夠最大限度還原作品,對於成功的原著,原作者給予作品的生命和內容是它成功的原因和全部,讀者認可的是原作者卓越的創作,如果導演也深深熱愛原著,願意將之搬上銀幕,那麼應該盡量忠實的去還原原著內容,將你熱愛的人物故事情節視覺化呈現給觀眾以及熱愛原著的粉絲們,雖然手握改編權,但如果改的面目全非或硬要顛覆性體現自己故事上的創造性,那為何要改編,何不乾脆自己原創整個故事劇本,對於原作者來說自己的孩子改得親媽都不認得並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
( 所以《流浪地球》雖然對導演盡力還原小說大框架的努力很是讚賞 ,可導演費心費力去重編一段並不出色的人物故事線確實有些敗筆了 ,尤其把小說裡大劉對人性的那種挖掘弱化到一種有些膚淺的表達實在是...... 大劉對此估計也是有些崩潰吧。)
忠實原著導演就沒有足夠的發揮空間了嗎? 如果是電影舊作翻拍可能壓力還真大,可文字和漫畫作品翻拍成電影導演有著廣闊的發揮空間,老卡和羅德用《艾莉塔》這麼跟你說,他們用嫻熟的工業技巧完美的視覺化了一切漫畫元素,你會感覺又熟悉又驚豔,從黑白靜態圖昇華到色彩豐富,細節精緻的大銀幕影像, 漫畫裡的那些畫頁被他們天衣無縫的合成為電影的關鍵幀, 你會感到他們是有多麼的熱愛這部漫畫。諸如瓦爾茨扮演的依德在廢墟場捧起艾莉塔的殘骸、依德深夜風衣拎著大皮箱出動幹活(連那個噴氣釘錘都給忠實還原了)、艾莉塔單手觸地翻騰手劈格魯、雨果改造成機器軀體後從管道上衝向撒冷城、他的殘軀和艾莉塔分別的最後一個畫面(真是又絕望又幸福)等等,無一不在沖刷著我記憶中的那個年幼的我手捧《統夢》時興奮翻動的那些頁面,老卡他們不但還原了漫畫,也還原了我的記憶。
因為記憶確實太過久遠 , 正好國內某站適時的上架了正版《銃夢》漫畫 , 所以我也再次重溫了一下 , 緬懷一下過去的時光 , 當初沒買完的內容都還續看了不少 。 電影裡的情節實際上只是漫畫前12話的內容 , 包含了兩個故事 , 實際上老卡對這部分也做了不少改編 , 把第一個故事的反派主角蛆蟲體格魯的內容做了精簡(身材也是) , 省略了其背景動機部分 ,實際上格魯在漫畫裡也是一個悲情的反派存在 , 它的故事也很唏噓 ,捨棄了其實挺可惜的 ,但要拍出來都能單出一部了,在影片裡蛆蟲格魯(記住它的小尾巴)單純的作為一個反派打手出場 , 貢獻視覺而已 , 影片的主要內容實際重在描寫漫畫第二個故事 , 雨果的故事 ,所以老卡安排雨果在艾莉塔落地出門後就初次相遇 , 這部分的故事基本還原漫畫的內容 ,雖然都是西方演員的演繹 , 但我覺得和漫畫內容裡匹配度非常之高 , 儘管艾莉塔的形象上和日本作家的設計還是有所出入 ,尤其性格設定上少了很多漫畫裡的沉重感、滄桑感 , 好吧 , 這是老卡心目中的艾莉塔 ,希望她更陽光的面對這個並不理想的新時代 , 但整體的感覺我認為並沒有跑偏 , 大眼睛確實不是啥問題 , 隨著畫面和劇情推進並沒有造成什麼困擾 。
機動球部分實際是漫畫12話之後出現的 , 但出於視覺炫技需要 ,老卡將之也提前了 , 很多觀眾也嫌這部分過少 , 但老卡畢竟還是想講述雨果的故事 ,所以沒有特意大幅描寫吧 , 漫畫的第三個故事部分才是和機動球密切相關的 。但這部分已經把漫畫裡的機動球戰鬥場面還原的精彩紛呈了 ,可以單出一部炫技外傳 。
狂戰士機甲的來歷和艾莉塔回憶起火星服役經歷的部分也都是經過了改編的 ,但這些改動都不算離譜 , 和劇情融合的也很自然 。
瓦爾茨說是沒有太多的發揮也可以吧 ,畢竟全片是和空氣搭戲還做配 , 還要要求像《無恥混蛋》裡那麼飛揚跳脫我想也是過分 ,但老影帝的表演說不出啥不好的起碼 ,雖然形象和漫畫裡的依德差別不小 ,但我總覺得他的下巴還是很有漫畫依德的味道 ,戴起禮帽穿起風衣,拎上大皮箱 ,走在深夜的巷道裡 , 那味道 , 可以的 。
至於影片裡的依德夫人應該是老卡新創的角色吧 , 漫畫裡我還沒看到有此角色 , 花瓶夫人完全是個點綴有她不多沒她不少 ,不過夫人顏值還是在線的 ,年輕時更加能打 。
諾瓦(演員是諾頓 ,乍一看還以為是老卡親自扮演的)的存在提前了不少 ,還強化了很多 ,成了幕後BOSS ,而且一直都在撒冷上空冷眼旁觀這個設定和漫畫裡大有出入 。
老卡他們這等級的人物 , 我最讚賞的是他們視覺化造世的能力 ,當然這也多虧美國電影工業的成熟 ,能從細節上給你營造出一個感覺真實的未來 , 或美好 ,或衰敗 。 呂克貝松的《千星之城》 貌似受眾也不多 , 但我也還是被他的造世給驚艷到了 ,老卡也是一樣 , 廢土風味的廢鐵鎮和雲端清爽高上大的撒冷城塑造得都很棒 。 當初在漫畫裡讓我乍眼的人物形象也都完美的呈現出來 , 《銃夢》裡的改造人形象大多是具有正常人類面龐外加各異的機械肢體的形象 ,在成熟的CGI 光環加持下 , 這種角色造型設計被完美的還原在電影裡 ,估計還是面捕加表演捕捉完成的 , 看到我們酷酷的次子團首任團長單臉演繹賞金獵人扎潘流掰哄哄出場時 ,替龍母小激動一下 ,比漫畫裡還帥還屌, 電影裡最後紮潘被艾莉塔卸臉了,漫畫裡也是, 但沒棍兒 ,漫畫後面還有他的主場演出呢 ,如果老卡要拍 ,素材還很多 。
老卡選擇羅德里格茲作為本片導演也是對路了 ,有些觀眾對片裡的卸頭等血腥畫面也頗有微詞 。 首先漫畫裡 ,確實就是這個調調 ,較之電影有過之無不及 , 多年之後對漫畫的重溫 , 不僅深切感懷當初我幼小的心靈似乎並沒有因為漫畫裡的撕頭裂肢飆血花等等血漿內容而產生什麼陰暗面的反應 ,也沒有因此而欺凌弱小虐待動物啥的心理變態 , 當然那畫面看著是倍兒精神 , 但打動我的還是每個人物包括反派幾乎都是有故事的 ,而不是單純臉譜化的好壞 。 羅德大導又是個忠實的B級片大拿 ,玩兒血腥的老手 ,這漫畫被老卡遞到他手上時估計這老哥兩眼立即冒出了綠光 ,若不是他們設定本片還是要適合多點觀眾群的話 ,羅德難保不會玩兒的更嗨一點 , 所以我認為 , 本片也很忠實的還原了漫畫的調性 。
所以對我來說 , 我很喜歡這部老卡羅德的漫改作品 , 要說劇情上很大的驚喜 ,我確實沒感受到,也沒抱這種期望 ,我首先希望看到的是《銃夢》,不是《阿凡達》這種全新創作 , 對漫畫進行很好的詮釋和還原我已經心滿意足 ,特效上的匠心細作也讓本片視效達到當前最高水準 , 視覺享受精彩至極 ,別無所求 。 至於各人不同的觀影感受 ,那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無分是非對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