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艾莉塔:戰鬥天使》影評:原作沒有那麼好,電影也沒那麼爛。
艾莉塔:戰鬥天使影評在B站財大氣粗地買下前幾捲的漫畫版權後,期待了原作多年未果的我趕緊去翻了幾眼前幾捲。因為原作漫畫年代過於久遠,因此一直以來只能買到殘本,有幸,在電影上映後能免費閱讀原作。讀後,只能說漫畫冷門不是沒有原因的,可能是主題思想過於深刻,也可能是原作本身確實沒什麼出色之處,在筆者看來, 原作的主題仍然是熱血日漫中常見的‘’在戰鬥中尋找存在價值‘’這一粗暴淺薄的描述,誇大了主人公不斷升級打怪的戰鬥意志,譬如原作中依德醫生走上獵人這條道路不是出於給女兒復仇的父親責任,而是簡單概括為''享受殺戮的快感'',這就是屬於日本漫畫角色的戰鬥意識,在每一階段的反派被打敗後,會述說一通自己的悲慘身世求得洗白,一切都是世界的錯云云,但凡看過幾部日漫的人也不會陌生。如果要說原作有什麼價值,那麼就是那種介於荒廢冷酷與溫暖幽默之間的氣氛營造,確實帶來了一定的情緒衝擊。那麼卡梅隆為何看上了原作?這裡就說幾點電影與原作的關係。
階級的鬥爭:當艾莉塔看著情人雨果的身體被防禦環攪碎,艾莉塔鬆開手,雨果殘缺的身軀從通向空中之城的鋼管上掉落,這一刻筆者聯想到了《泰坦尼克號》露絲看著傑克身體變得冰冷沉入海底一幕,可她哭泣著感到無能為力,可能卡梅隆看上原作的正是這種階級差異帶來羅曼蒂克消亡的殘酷性。原作中被賦予上層特權的少數底層人,用機會主義的圈套騙取底層人把生命、器官當作競技的玩物和研究的標本,這暗示了一套階級固化的準則:無論你多有錢,哪怕和上層人乘坐同一條的船,都買不來上層人的身份。遺憾的是,經歷過多次階級鬥爭的中國觀眾對這套準則太熟悉了,大約卡梅隆也意識到自己那套二十年前的肥皂劇煽情高潮已經不適用了,早早把這個爛攤子甩給羅德里格茲。羅導真是可憐啊,他那幾個墨西哥老鄉已經把小金人輪著拿了一回又一回,自己則常年混在B級奇葩片,好不容易接個大製作被卡梅隆坑了個徹底,不過酒吧亂鬥、機動球賽那幾場戲動作設計、場面調度之嘆為觀止,還是很有功力的,要挑點瑕疵的話,原作中艾莉塔把酒吧裡的獵人們全部擰成一團球扔飛出去,電影裡直接變成大亂鬥缺乏點視覺趣味,至於影片的機動球大賽,回看1975年的老反烏托邦《瘋狂輪滑》,足見電影特效在商業觀賞性上的進步。
身體的升級:好萊塢漫改電影中的人物形象潛移默化地遵循著典型化的原則。一些著名的超級英雄與神話原型在人生經歷方面有某種相似和重合現象,不難發現,艾莉塔換取新身體這一情節對應的是酒神原型,酒神狄奧尼索斯作為宙斯的私生子,被其宙斯承諾將繼承王位,引來了赫拉的妒火,被設計遭泰坦撕碎吞食,宙斯後來用閃電殺死泰坦,在灰燼中掏出酒神的心臟縫入大腿中培養,最終令其重生。無論原作中艾莉塔把雨果的頭顱接上自己的電纜保存其腦意識,還是電影中被鐵鏈式武器撕碎身體的艾莉塔,其面臨的都是假死狀態,等待新的裝備、強化的身體賦予他們新生,就像鋼鐵俠建造一套機甲為自己續命、美國隊長從無名小卒到抗德奇俠的觸發,都與酒神的原型都對應關係,卡梅隆想想,沒准能召集什麼戰鬥天使、鐵臂阿童木創立一套與漫威宇宙分庭抗禮的宇宙也未嘗不可,只可惜日漫始終是在小眾圈子裡流行,並不具備美漫的群眾文化基礎。
女性的形象:原作中艾莉塔並不給予男性行動意義、點燃他們心中火種的花瓶形象,從她不能使雨果放棄自己的傻夢、拋棄自己,爬向虛幻的幸福就可以體現,而電影中身體置換變成了一種與愛情相匹配的隱喻,狂戰士的身體讓艾莉塔長出了成熟的胸部,使雨果意識到艾莉塔具有人性的溫度,這也是促使雨果洗白的真正原因,然而這種好萊塢式洗白和好萊塢式瓊瑤扭轉了原作的氣質,令人惋惜。艾莉塔的身份謎題,暗示她曾是火聯的一名戰士,又轉生成為向階級的殘酷宿命論發起挑戰的機動球選手,這象徵著世界過去的痛苦與未來的希望,具有救世主的身份意味,可惜電影沒有很好拓展這一點。電影結尾艾莉塔用斬斷了那一滴眼淚,初看電影以為她是要斬斷情絲,看了原作後,發現艾莉塔的人物塑造發展模式與西尾維新的《刀語》類似:主人公把自己的身體視為冰冷的武器,象徵人被社會工具化,在接觸到愛情後產生了人的自主意識,當對愛情絕望後,已然放棄了塵世間一切剪不斷的情感,選擇把自己變為一把不為情所困的武器,這個轉折點也是艾莉塔思考世界黑暗面的開始。電影似乎沒有把上述幾點結合起來,致使觀眾難以被各種煽情點打中。最無法令人滿意的是醫生的老婆這個原創角色,且不論她為何從想回歸撒冷的慾望出賣艾莉塔,最終又幫助她而犧牲,是什麼引發了人物的轉變?母性覺醒嗎?電影沒有交代清楚,強行洗白,除了被削成人體器官標本,她的角色沒有任何推動劇情的作用。另外電影把艾莉塔的眼睛整得比嘴巴還大,跟人身上長了張青蛙臉一樣嚇人,漫畫中簡化少女的鼻子、閃光般的大眼睛那叫可愛,真人長成這樣叫怪物。
父權的妥協:傳統的好萊塢家庭電影,都是子女對父親的漠視、抗拒到接納、認同,這條成長/回歸的情感線後其實是父權的佔有慾,原作中依德一面在心裡勸說自己,讓艾莉塔自由選擇的人生道路,但潛意識依然不肯放任養女,甚至打算用利一個打了激素的冠軍選手在戰場上打敗艾莉塔,使艾莉塔回歸家庭成為自己的東西(原作台詞如此),就像原作的角色卡蜜拉看到依德手上拿著艾莉塔的照片,誤認為這是依德的情人,無意中點破了這層道德禁忌。而電影改編較好的一點,就是父女關係是在共同妥協中達成的理解和寬容,在競技場的休息室,依德親手把艾莉塔送上了通往撒冷的唯一途徑。
文末也實在想不出有啥可寫的,藉此在這裡反駁一些仗著原作罵電影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