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艾莉塔:戰鬥天使》影評:等待16年的加里,永遠的銃夢
艾莉塔:戰鬥天使影評我並不喜歡美版漫畫翻譯的名字「艾莉塔」,當然電影沿用了這個名字,我還是喜歡叫她加里,去參加死亡球比賽頭盔上沒有印她的名字,說實話很失望,因為我記得清楚的在漫畫上看到那個名字是「Gally」。電影的名字也是沿用了美漫的名字Battle Angel。但是老粉的心裡它的名字就是叫銃夢。
16年前第一次看這個漫畫,漫畫裡加里那麼勇敢,那麼威武,讓我覺得這是一個女人該有的樣子。在我還啥都不懂的年紀,她讓我看到了一個內心堅定,勇往直前的角色。改造人的身體掩飾不住她那顆人類的內心。人,就是有著社會化和文明的生物,可以感受到喜怒哀樂,有著同理心,才能叫做人。肉體被機器的替代,不會改變身為「人」的事實。
其實在原著裡,加里太厲害了,但是在電影中,反而拍的更生活化,讓她被更多的情感所包圍,還加強了那段刻骨銘心的感情。因為有了情感的加里,變得更加細膩,充滿了靈性的人物。雖然我討厭電影裡那個人物設定,那個奇怪的過於漫畫化的大眼睛,沒有標誌性的章魚嘴和用機油塗抹的臉頰,我真的不喜歡這樣的加里。
但是我接受了那個充滿情感和溫柔的加里。
原名叫做剃刀陽子的她,真的像那把鋒利又脆的大馬士革刀,不停地戰鬥和殺戮,只有曾經還是幼年殘破軀體時候的她,在炮火中奮力掙扎生存。成為戰士之後,收起了感情,變成了武器。但是伊德給了她新的名字之後,她獲得了另一個身份,而且用更加人性的方式去在廢鐵鎮過活。
我知道她在叫伊德「爸爸」的時候看著有些奇怪,但是伊德確實給了她一個家庭的感覺,讓她體會到了家人之間的情感。
還有那份最深刻的感情,是跟雨果的。加里愛他愛的比原著裡還要深刻。當她掏出自己的心臟,擺在雨果面前的時候,就像一個情竇初開的少女,即便她已經300歲了。好像內心激動地說著:「吶,我把我的心都交給你了。這是我的全部。」
這可能是人最原始最美好,能融化一起的情感了——愛情之所以能叫人生死與共,為之傾狂就是來自那份赤誠和執著。
我真的沒有想到,在原著裡沒有的這段,會在電影裡看見。原著中加里因為雨果的死才去參加死亡球比賽,第一次掏出心臟也是在和人掰手腕的賭注中。那時候的加里,是勇敢的戰士。電影裡,讓她更像一個平凡的女孩。
這不是什麼不對的,因為從她開始叫加里那一刻開始,就是注定做一個屬於自己的人,一個能讓她喜歡的自己。
最後奮不顧身的加里衝出場外去救雨果,還有在通向薩雷姆的管道上面,加里死死抓著雨果的手,像救他,但是最後他還是掉下去了。電影裡加里說出了那句「我愛你」,我總覺得是在漫畫中,她想說卻最後沒有說出口的那句。原著裡她最後說的一句話是「再見。」當我看完電影,我感覺加里很多在漫畫中有一些情感遺憾的地方,在電影裡補充上了。
畢竟生而為人,我們需要這些情感,讓我們活的飽滿立體。
還有感情,讓我們找到目標和力量,還有對於自己的定義。
我堅信對於女性身份的定義,絕對不是胸部或者生育機能帶給人類的,曾經是,但是未來,是在情感的互動和聯繫中,我們獲得了身份的定義和認同。
賽博格機械體的女性,正是如此。生理上的機能消失,不論是何種性別或是難以定義的性別,我們的存在和意義,不是簡單的被二元對立符號劃分,有著更加豐富多彩的可能性。這也是為什麼我對科幻內容,如此著迷,特別是賽博格。
從薩雷姆和廢鐵鎮的關係中,還是有著那種強烈的現實意味,不論人類文明如何更換交替,依舊無法消除階級和對立。對那個美好的未知世界的嚮往,是底層人民的希望。就像雨果那樣。
我知道最終加裡還是上去了,在薩雷姆上面有著更多的殘酷戰鬥,但是更重要的是她收穫了友情。
我希望下一部的銃夢,能拍出她和反抗軍的故事,那個無比暴躁有堅韌不拔的戰鬥新娘,還有薩雷姆上面的友情。當然這些就是美好的憧憬。等了那麼那麼久才看到第一部電影,真的已經老淚縱橫了。
對於很多人來說就是一部商業科幻片,有個不好看的怪力女豬腳。但是對於我來說,這是我的信仰和全部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