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艾莉塔:戰鬥天使》影評:怎麼看《艾莉塔》中的情感線?
艾莉塔:戰鬥天使影評論感情線是怎麼壞了卡梅隆這鍋湯?
沒趕上第一天的首映,就在第二天一早匆匆到電影院看完了這部號稱卡梅隆磨刀霍霍19年的科幻跨時代巨製。最後的畫面定格在艾莉塔揮劍劃向蒼穹的一幕,啪姐(Dua Lipa)的聲音響起,這就沒了?估計看過這部片子的人或多或少都有點感慨,整部電影看下來,竟然覺得還是片尾曲Swan Song最精彩。
所以這部電影撲街究竟是誰的鍋?近乎無可挑剔製作團隊,史詩般的原作漫畫,卡梅隆甚至親自寫了186頁劇本,1000多頁札記,從世界觀到各個角色小傳,巨細無靡。很難想象這部電影會有任何失手的可能。
我仔細翻了翻爛番茄(外網)的網友評論,其中有一條評論幾乎一語道破真相,「Attending the movies should not come with homework assignments, and if a film only works if you study its backstory in advance, there is something terribly wrong.」(看電影是不應該背負任何家庭作業的,如果一部電影只在提前研究過其背景的條件下才能被觀眾理解,那麼將會是極其糟糕的。)
原作漫畫《銃夢》連載至今已有28年,且仍未完結,足可見漫畫自身已經具備相當完整的宏觀背景和豐滿的精神內核。如果導演期望在短短2個小時之內讓觀眾明白並能接受這一設定,是極需要在內容腳本上下功夫的。顯然,羅伯特·羅德里格在這方面做得並不怎麼成功,甚至是失敗的。其中最突出的改編槽點,個人認為是電影中著墨甚多的情感線。
艾莉塔(Alita)和雨果(Hugo)二人的情感發展可視為整部電影前進的一條重要線索,電影中的兩個重要高潮由此而來。第一個是與雨果一起的探險,艾莉塔因此找到了the Fall(末日之戰)之前自己的盔甲,她開始對who am I這一頗具哲學意義的問題有了初步的認知。她體內強大的心臟喚醒了狂戰士的鎧甲,當手碰到這冰冷的金屬時,腦中突然聽到了上一世自己的聲音,You’re born to fight! 戰鬥是自己的宿命,亦是最後的救贖(可惜電影沒拍出來這效果,以上純屬本人腦補==);第二個重要轉折就是雨果之死,雨果淪為強權階級的犧牲物,女主決定為了雨果向撒冷開戰。
這些情節邏輯乍一看沒什麼毛病,但細想就能感覺到這段感情戲簡直太多餘,在篇幅有限的情況下,存在價值是很低的。
首先,男女主感情戲的佔比太大,影響總體基調。原作《銃夢》裡Gally確實有一個初戀,但篇幅不長,戲份也並不很重,總體是在為Gally找尋身世自我覺醒做鋪墊;但電影中經過改編,戀愛情節實在喧賓奪主,劇裡看到艾莉塔為了給雨果的夢想籌錢,毫不猶豫地掏出自己的心臟,並表示願意為他洗手作羹湯隱居洛陽城時,我簡直無語淚兩行。這是什麼青春期叛逆少女欺父賣腎偷養道德感不強的小男友的疼痛愛情故事啊?確定是26世紀發生的嗎?差點沒忍住在電影院振臂請願倆人參加《愛情保衛戰》了,十分影響觀感!
其次要明確,我們說一部好的電影,情節是為人物塑造服務的,如何能在呼應主題的同時將人物立體化,是很重要的一點。反觀《艾莉塔》,人物塑造上明顯是有硬傷的,有些情節本身的存在便不夠合理。譬如艾莉塔選擇做賞金獵人,究竟原因是什麼?又意欲何為?或許是為了給雨果賺路費,或許是為了說服依德喚醒自己的本體,又或者只是好鬥嗜血的本性使然,但影片裡敘述始終是混亂的,只留給觀眾一個艾莉塔反叛又強硬的背影;
在人物塑造方面,很可惜,我們也並沒有看到愛情在艾莉塔的角色成長上起了多少推波助瀾的作用。《銃夢》作為一部具有典型日式美學的反烏托邦漫畫,其本質的精神內核是在於人物的「自我發現」和「個人成長」,我相信能夠感動並影響卡梅隆近二十年的東西,也盡在於此。
艾莉塔的原型Gally原本只是一塊「人面瘡」,因為在一夕之間有了自己獨立的意識才被保留下來,並授以人身。這就很像盤古初開天地的一塊靈石,鴻蒙之始源,萬物皆混沌。只見天地間風雲忽起忽落,從何處來又要皈依何處去始終是謎。這種帶有強烈哲學色彩的人類起源問答是貫穿在Gally生命中的,她既不懂自己為何會存在,也不知自己為何要戰鬥,這種迷惘又憤怒的情緒其實是日式美學想要傳達的一部分。
回歸電影本身,為什麼我覺得《阿》可以在內容上做的更好,是因為它沒有將重心放在艾莉塔的自我意識成長上,太過關注外物而避重就輕。要知道觀眾在缺乏backstory普及的條件下,通過一次性的觀影是很難明白艾莉塔的內心變化,除非有更多合理的渲染與鋪陳。
再舉個例子,拿艾莉塔和依德醫生(Dr.Ido)的情感關係發展來說,說實話也不怎麼出彩。電影中依德醫生其實對艾莉塔的感情是很複雜的,他在垃圾場中的廢墟裡撿到了艾莉塔的軀殼,並用自己已故女兒的軀體復活了艾莉塔。他也是為數不多的了解艾莉塔身世之人。可以說,艾莉塔既是他女兒生命的一種延續,又是他與「天上」僅存的一絲關聯,同時也可視為充斥黑暗、暴力、汙穢的鋼鐵城裡微弱的光亮。老戲骨克里斯托弗·瓦爾茲演技可圈可點,雖然劇本本身存在一定缺陷,但這場「父女之愛」還是賺足了觀眾的眼淚。
尤其是劇裡父女正面衝突的一場戲,醫生的情感轉變是十分劇烈的。原本他是出於想要保護艾莉塔的心情,不想讓她再披上狂戰士的盔甲,希望可以給她一個重新開始的人生,不想她再涉足到永無止境的暴力衝突之中。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父親本能如此。但是接下來,在敵人毫不留情的夾擊之中,艾莉塔卻因此喪命。這個時候,他開始意識到宿命的無法抗爭性。艾莉塔是born this way,她生來就要戰鬥,戰鬥亦是她生命的出口。所以他不再阻撓,主動幫艾莉塔裝上了盔甲,再度給她生命。
當然,人物對話不夠出彩,缺少爆發力也是一大遺憾,不少影評中都提到電影裡的「父女衝突」從始至終都像是青春期女兒的反叛,原本可以做到深刻的東西卻被膚淺化了,不免令人扼腕。
說了這麼多,感情線在電影中究竟應當起到怎麼樣的作用?又要如何拿捏尺寸使其不至於落入一般的「好萊塢陷阱「中呢?我覺得有兩點:
其一,觀全局而知進退。一段好的感情線是要和藝術作品發展基調不相悖的,是合理的,順應趨勢的。若顯得突兀不合群,觀眾則萬萬產不生共鳴的。例如張愛玲筆下的《傾城之戀》,我認為是個中典範。
范柳原與白流蘇的愛情,絕對是大時代背景下的產物。沒有現下盛行的霸道總裁可歌可泣的逆天設定,反而讓觀者覺得真實不出戲。生活裡那點逼仄狹窄在戰爭面前什麼也不是,愛情也是戰爭的附贈品。「……有一天,我們的文明整個的毀掉了,什麼都完了——燒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許還剩下這堵牆。流蘇,如果我們那時候在這牆根底下遇見了……流蘇,也許你會對我有一點真心,也許我會對你有一點真心。」真實的愛情是脫離不開時代趨勢的,存在即合理。縱然影視裡的感情戲需要有藝術加工,需要有戲劇化處理,但是根本不變,永遠不可雙腳離地談感情。
其二,塑人物而深主題。藝術價值高的作品幾乎都聚焦在「人」自身的發展,絕不能為了講感情而去講,一定是要能反映角色的變化和成長的。《神奇女俠》因為題材的限制,並不能認為是一流的影視化作品,但我覺得對戴安娜這一角色的塑造上,還是很值得拿來探討的。
作為DC難得一見的女性英雄漫改電影,如何塑造主角內心的變化與成長可謂是重中之重,而《神奇女俠》裡男女主的感情戲則成為女主角Diana(戴安娜)世界觀成熟的重要因素。Diana在與世隔絕的天堂島居住多年,她身上擁有不同於人類的至善、純真和正義感。在她神性覺醒的過程中,Diana的世界觀一共發生了三次轉變。
第一次是在她和男主角一起來到英國,她初次接觸現代工業文明,是迷茫、不解、甚至抵觸的,她不明白外面轟隆隆的機器又有什麼用,同樣她也不懂為什麼人類的首領要罔顧人命,只坐在辦公室裡討論一些形同虛設的和平協議;
第二次是在她不顧男主角的勸阻,執拗地相信是戰神Ares挑起的所有人間戰爭,把人類變成惡魔。但在她殺掉所謂的戰神之後,戰爭卻沒有因此結束,Diana心理產生劇烈震動,男主角衝上塔頂告訴她人性本惡,發生戰爭是所有人的錯, Diana因此開始懷疑人性;
第三次是因男主之死,他用血肉之軀告訴Diana人類或許弱小又容易犯錯,但絕對不能低估人性的力量。Diana看清了人性,卻在她和男主的愛裡更相信人性,比起Ares所代表的極端懷疑、憎恨與毀滅,她更願意相信愛的力量,因為這種力量更博大更有力。「It’s not about deserve, it’s about what you believe.」影片的價值也因此而得到昇華。
最後我想說的是,估計卡梅隆老爺子自己也沒想到視若珍寶的電影最後會敗在劇情上。行百里者半九十,羅伯特離「跨時代」的大師水準差了可不止十步,只是有些可惜前期這麼多的資金和人力投入。經常聽到有人問,在當下這個時代,商業片如何能做到口碑與票房齊飛?我想,還是要老老實實地從講好一個故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