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艾莉塔:戰鬥天使》影評:細數一下《艾莉塔》的人物與劇情改動
艾莉塔:戰鬥天使影評本人是原著漫畫《銃夢》粉,對故事的背景及人物關係都充分了解,下面就憑記憶數一數《艾莉塔》裡面一些跟原著《銃夢》不同的改編帶來的好處和壞處。
1.艾莉塔沉睡時間改為300年,原著是200年,暫時不清楚這個改動是不是有什麼伏線。
2.艾莉塔掉落之前是火星聯盟軍事組織負責暗殺的隊伍裡面的機甲術高手,而且性格剛烈不服輸(電影沒詳細交代,但有閃回部分劇情),掉落廢鐵城後雖失憶但身體記憶猶在,電影有幾個細節提現:馬路上身手敏捷救起小狗,街頭搶球賽莫名出現不服輸的狠勁,黑夜遇罪犯時不自覺使出的格鬥術。
3.艾莉塔掉落前年齡是16歲,所以醒後心理年齡16歲正是戀愛發情的年紀,對異性好奇完全能理解,但因電影沒交代,所以路人觀眾會覺得很詭異,一個300多歲的老人跟10幾歲小男孩戀愛。
4.原著並沒有醫德的女助手跟妻子,也沒有女兒,電影原創角色。這個改動會增加親情線,但綺蓮這個角色後面莫名的心軟顯得非常突兀。而女兒死去的劇情也顯得很生硬。
5.醫德給她取名艾莉塔原著是取自醫德死去的貓咪名字,電影改成死去的女兒名字,應該是為了增加醫德視艾莉塔的為女兒的感情表達,但原著上醫德開始只是把艾莉塔當成寵物,慢慢發生了好多事情增加了牽絆才把她當作女兒。另外用貓形容艾莉塔是一個符號,表示艾莉塔內在有近似於貓的那種叛逆精神底蘊,不會搖尾乞憐盲目順從,而且原著後期她還長出一條尾巴。
6.原著裡面艾莉塔參加機動球賽是在男友死後、醫德不在的情況下才參加的。電影把這段放前了顯得醫德前後態度反常,最初街頭看到機動球賽直播時醫德是反對艾莉塔參與,但之後沒描寫任何原因艾莉塔參賽醫德沒反對甚至還幫她穿鞋,這樣的改動就變成角色為了劇情發展而行動,邏輯不通。
7.電影對廢鐵城背景描述非常簡短,只提及到現時沒有警察,只設立賞金獵人系統來有限地抑制罪惡。而原著有詳細描寫廢鐵城人民生活的慘況,被壓榨,街頭充滿黑醫,假如有人莫名倒地,一堆黑醫會衝出來直接給傷者做手術,無論是否需要也直接換上機械身體,然後米已成炊的收取手術費。傷者如果沒錢就被逼去打工分期償還。
8.廢鐵城兩大規則只提及了第一條:人民不允許持有任何槍械。而另一條「廢鐵城不允許任何飛行」卻沒交代。原著中雨果哥哥就是因為製造熱氣球想上撒冷而被擊斃,這也是引發雨果對上去撒冷的執念之一。電影忽略了這個設定導致路人觀眾無法理解雨果對撒冷向往的執著。
7.電影裡對男友雨果的人設改動是最大的敗筆,原著中雨果是個街頭小混混,與一班同黨一起在廢鐵城乾不見得人的買賣:隨機襲擊路人拆除零件去黑市販賣。賺這種黑錢是因為域拓答應他賺夠1000萬就送他上撒冷。而電影裡面雨果變得非常陽光,甚至在最後居然主動跟同黨說不再幹那些髒活,在管道上居然還答應艾莉塔回頭,這個改動把雨果對撒冷向往的執著變得異常薄弱,人物的張力也被嚴重打擊。他本應該是一個不惜一切義無反顧都要追求階級躍升的低層悲劇人物,他死去的劇情本來應該非常悲壯煽情,現在只會讓路人觀眾認為他是自己作死。
8.電影把2個反派角色整合成格魯依什卡,這個簡化比原著流暢了很多,但格魯依什卡的塑造很扁平,也沒在地下隧道戰鬥裡面順便交代他的身世,顯得這個角色變成一個愚蠢的復仇者。
9.原著裡面狂戰士軀體是醫德在垃圾場撿到的,這樣的說法顯得太過簡單隨意,而電影改成在墜落的火星聯盟戰機裡面得到的,這樣就變得非常合情合理,同時亦順便暗示了一下艾莉塔的身世。
10.域拓原著裡是撒冷授權的廢鐵城代理人,電影裡改成機動球管理者,而且還死了。因原著後面還有一些劇情的推動需要域拓的戲份,暫時不清楚這樣改動後要怎麼圓回來。
11.諾亞博士是銃夢裡面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電影雖然沒有說明,但貌似把他定位成撒冷的領導者或掌權人,但實際上原著裡面他是另一個反叛精神的突出表現者,現在改成對立面的權威,不知道之後又要怎麼圓回來。而且用類似附身的形式表現諾亞的神祕實在跟他科學博士人設很違和。
12.訓犬人在原著中跟紮潘有殺女之仇,電影裡面訓犬人就出現了幾幕,完全沒有什麼劇情推動作用,讓路人觀眾覺得莫名其妙。
13.紮潘在原著中三起三落非常多戲份,也是一個很能體現人性的角色,電影裡面對紮潘的刻畫算是非常還原,但安排艾莉塔直接刀削麵似乎不夠增加紮潘對艾莉塔的仇恨值。
——————————————暫時只記得這些,需二刷再找找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