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艾莉塔:戰鬥天使》影評:Cult迷+技術狂 攪基=萌物戰鬥狂

艾莉塔:戰鬥天使影評

因為《攻殼機動隊》的仆街,我對這種片是有一定的心理陰影的。

我對這種片的心理陰影在於,製片方一方面要顧忌漫畫原著迷,一方面想把故事改得更加大眾化以面向更多非漫迷,同時還有導演自己的審美趣味,還有監製的口味,各方面平衡的後果往往是搞得各方面都不滿意。

我看過《銃夢》,但不是死硬漫畫迷,所以,對於我來說,電影版忠不忠實原著,有多少還原不是我關心的,我關心的是它本身是不是部好電影。

《銃夢》動畫片我看過兩遍,第一次看是好多年前了,看的東西少,覺得很驚豔,很多年後再看,影片只是把黑白單幀漫畫原封不動變成了動起來的色彩動畫,看得我比較失落。一定要我做個比較的話,我比較樂意把《艾莉塔》和動畫片版比一下。

總之,更大程度上,我是衝導演和監製去看的《艾莉塔》,而不是原作漫畫。

羅德里格茲是我一直都喜歡的導演,從《殺手悲歌》時候的獨立導演出道,到完成《殺人三部曲》,到後來成為國際名導,到《罪惡之城》,跟他的好哥們昆丁塔倫蒂諾一樣,骨子裡對CULT的口味,沒有被名利場和金錢磨掉,這點讓我十分崇敬,一個人經得起名和利的摧殘,堅持喜好,那就是真喜歡。

大家都知道,卡梅隆本來要自己導《艾莉塔》的,被《阿凡達2》拖得分不開身,才把導筒給了羅德里格茲。去年看了《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卡瘋子把國際上有頭有臉的拍科幻的大導和演員都聊了個遍,不得不說卡梅隆是真熱愛科幻,也不得不說這貨是個病得不輕的技術狂。

跟我看《星球大戰》主要是看白兵和黑武士,還有各種造型一樣。我對《艾莉塔》的期待是故事別脫軌,導演的重口味別丟,監制對機械、機甲的狂熱別掉線。

看下來,這兩樣我都滿意,該一刀切兩半的絕對不含糊,該一腳把腦袋踹到牆壁裡去的絕不會避開這腦袋不給我看,該打造的機械細節也能衝擊腎上腺。

相對漫畫和動畫片裡已經看過的一大戰兩小戰格魯依什卡,我更喜歡兩場機動球大賽。一場是艾莉塔第一次到現場看比賽,一場是艾莉塔參加試訓(陷阱)。說白了是喜歡在那賽道裡飛馳的各種炫酷機甲和各種機動「冷武器」,在搶球的過程中削掉別人的腦袋或者整個人大卸八塊。在視覺上,我個人覺得這是這部電影,以後最會被行業內和觀眾記得的畫面。

我查了下,《艾莉塔》在維塔工作室的磁盤空間是《阿凡達》的3倍。除了艾莉塔身上砸的銀子,我估計這兩場比賽吃錢量是最重的。可以和《星球大戰前傳1:幽靈的威脅》裡天行者阿納金參加的賽車,《頭號玩家》裡男主打通第一關,並提為三個經典科幻「賽道」場景。

大戰格魯依什卡裡的有段我也是喜歡的,艾莉塔被格魯依什卡的飛索鐮刀切成四五部分,只剩一支手和上半身能動,格魯依什卡里說要把她當活項鏈掛脖子上,艾莉塔一支手撐著上半身飛彈出去很燃。足以體現出導演的CULT口味。

跟動畫片裡沒有交代艾莉塔哪裡來,要去哪裡不同,《艾莉塔》裡做了足夠的交代,畢竟看動畫片的被假定為都看過原漫畫或者原著了,真人電影則整合了下信息,就算完全沒看過原作的,也不會看得雲裡霧裡,這個整合我比較滿意。

相對動畫片裡艾莉塔對雨果的感情發展的略莫名其妙,電影中艾莉塔愛上雨果,也比較站得住腳,小伙帥,會帶她買巧克力吃,帶她去看機動球大賽,會幫她尋找自己,這樣都不逗姑娘愛,那沒法弄了。

相對動畫片,電影中艾莉塔對依德的感情也比較能站住腳,博士不僅僅是救活了她,還把給自己遇害的孩子的機械軀體給了艾莉塔用,後來還幫她裝了狂戰士機甲,這種慢慢推進都能促進艾莉塔對依德產生父親的愛。

演員方面,我也奇怪,製片方應該彼此沒商量吧,但現在大銀幕是要流行艾莉塔和《流浪地球》裡的韓朵朵這種小巧型大眼睛萌妹了嗎?我略感覺這種型的妹子,大概要引領下一波潮流三五載了。

克里斯托弗·沃爾茲是個神級演員,在這片裡,角色的設定,沒有他發揮的大餘地。倒是扮演維克特的馬赫沙拉·阿里,我才看過他的《綠皮書》,演個正經得不行的音樂家,跟維果·莫騰森飆得火花四濺。他在《艾莉塔》裡演反派,很出挑,而且不模板化,我覺得他以後還能拿獎。 註:馬赫沙拉·阿里憑借《月光男孩》拿過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

我對CULT迷和技術狂攪基出來的這個萌物戰鬥狂故事,還是滿意的。希望有續集的話,這組合別動,如果要換導演,讓卡瘋子自己來。

PS:想當年《阿凡達》上映的時候,想二刷看IMAX,但那時候只有上海有IMAX,我一個哥們小李也是個神經病,通宵排隊買了幾張IMAX的票,喊我去上海看,我於心不忍,叫他黃牛賣了,據說翻倍出手,分分鐘沒了。萬幸,如今家門口就有IMAX可看,要不又要對不住卡瘋子全程3D攝影機拍攝的「真3D」了。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