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艾莉塔:戰鬥天使》影評:怎麼看《艾莉塔》在視效上的突破?

艾莉塔:戰鬥天使影評

眾所周知,迪士尼動畫製作的精緻令人咋舌。

比如,前些天《冰雪奇緣2》的宣傳短片,一張艾莎的畫面火了。

網友說,迪士尼還是那個不怕放大的迪士尼。

近看,一張紅潤的面頰,臉上還有細微的雀斑:

仔細看,銀色的頭髮上微微翹起的頭髮絲,也清晰可見:

不僅如此,看得見衣服上縫花紋的影子,內襯上撒的小裝飾物也都數的出來:

足夠精緻嗎?

還不夠。

再看CG技術製作出來的角色艾莉塔。

我們也能看到,毛衣的紋路、機械手臂的花紋。

以及遁入水中時,艾莉塔黑色短髮浮起的髮梢。

艾莉塔從夢中醒來,她的面頰,光影協調。

能看到光滑皮膚下細微的褶皺,能感受到皮膚的紋理、質感。

嘴唇顏色較淺,唇紋與真人無異。

同樣是毛髮的處理,艾莉塔的睫毛可以一根根地數出來。眉毛的處理甚至比艾莎更加精細。

艾莎的眼睛,更偏向於卡通,而艾莉塔的眼睛更加傾向於真實人物。

眼珠內的花紋也清晰可見(點開圖片,放大來看)。

動漫角色與真人同框,或者把真實人物放在搭建的3D世界裡,處理不當,都會很尷尬。

當依德醫生與艾莉塔同框時,你會錯以為這是一部動漫作品,或者純粹的真人電影。

人物在動漫模擬的城市建築群中活動,彷彿是實拍。

除了CG技術的製作,艾莉塔的表情動作是通過動作捕捉技術來完成的:

之前利用這種技術最多的電影,應該是《猩球崛起》與《阿凡達》。

可是凱撒是一隻猩猩,而且表情並不多。

艾莉塔是人物,

與醫生意見不合時,她會皺著眉頭咆哮

面對睡著的父親時,她會面帶溫柔地俯視;

遇到男友時,會開心地笑起來

男友帶她出去玩時,整張臉都會舒展開

和真實人物一樣,有時感覺不到面部哪裡出現變化,但是人物的情緒傳遞已經到位。

真正高明的特效,應該是看不出來的。

當我們把單獨的畫面截下來時,可以看到很多細節,然而在影院裡看動作的變化,反而會忽略。

艾莉塔的面頰,除了情緒的傳遞,在不同場合會有不同的變化。

戰鬥後,能看到她面頰上微微溢出的汗水(點開圖片,放大來看):

與男友雨果經歷生死時,她的眼眶裡含著的眼淚在閃光。

電影快結束時,給了她一張臉部的特寫,能看到皮膚毛孔。

電影並非刻意炫技,實際上,去電影的觀眾並不會注意到技術。或許導演羅伯特的目的,就是讓觀眾忽略特效。

一個吃橙子的鏡頭,艾莉塔咬了一口橙子,一遍咀嚼一遍說話。腮幫的微微變動,語氣的改變,其實很難做到。

網上一查,這個幾十秒的動作前後花了一年時間,拍了2000多個版本:

留心每一個高潮的背景音樂,他們在搭配特效與動作的同時,在高潮的頂端會出現平和的韻律。

這種韻律並非對於刺激神經後的緩衝下滑,而是維持在高處水平往前一段時間。

背景音效之於高潮,發揮了特效、動作和鏡頭語言同樣重要的作用。

其實詹姆斯·卡梅隆的作品,背景音樂一直都是亮點,羅伯特執導的這一部也不例外。

情節,是最為觀眾所詬病的部分。

《艾莉塔》改編自日漫《銃夢》,原著黨對於電影的改編大失所望。

只能說意料之中。

詹姆斯·卡梅隆把一個殘酷冰涼的世界,打造成童話故事。

思想的深度遠不及原著。

原著中的男主角雨果,並非控制改造人,搶走他們身體的零件,而是奪取脊柱,這種罪惡就不能夠輕易原諒。

電影中,他們生存的世界叫做鋼鐵城,雖然充滿垃圾和破敗的高樓,但是細節處的街道,彷彿童話故事中的城堡,很溫暖。

原著中,那個地方翻譯為廢鐵鎮,由於人類可以變成改造人。那麼身體老去,思想永存,作為一個「人」的意義變得模糊。

它考慮的,是活法

如此沉重的內容,搭配荒涼冷血的細節,整部作品都有著濃濃的悲劇感。

照搬原著,就不能是PG-13,甚至不能在大陸上映。

因為受眾是全世界的影迷,那麼這種妥協是必須的。

詹姆斯·卡梅隆擔任編劇和監製,如果這個故事直接讓他來拍,或許會更精彩。

原著《銃夢》的世界觀宏大,故事很長。上映的《艾莉塔》的故事只講了一小部分,主人翁艾莉塔的前世今生也沒有交代清楚。

本以為最後一個高潮才剛剛開始,電影就已結束,有些意猶未盡。

這種大量細節和特效的處理,以及精益求精的態度,都是前所未有的。

艾莉塔,很可能是全世界最精緻的虛擬人物。

若是從不同角度細細留心,會發現這部電影,不僅值一回票價,還值得二刷,三刷……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