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艾莉塔:戰鬥天使》影評:Alita :兩個資深漫畫宅的自我修養

艾莉塔:戰鬥天使影評

進入21世紀以來,好萊塢的視野開始瞄準日本動漫市場,相繼真人化了《七龍珠》《拳皇》《死亡筆記》《攻殼機動隊》等多部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品,《阿基拉》真人版的消息也捕風捉影不絕於耳,而這些翻拍的結果卻只是屢次證明了次元壁的牢不可破——除了《攻殼機動隊》尚屬毀譽參半,其它都妥妥成了毀童年的噩夢。

電影版阿基拉概念圖

就此,我曾經和漫宅朋友聊過這樣一個話題。

——那些翻拍日本動漫的導演們,是真的愛他所翻拍的作品麼?如果不是真的熱愛,又怎麼能拍出讓自己和原著粉都滿意的電影呢?

我想,一件不喜歡的事情,你就很難把它做好,這個道理無論用在何處都成立。而卡梅隆,抑或是羅德里格斯,是熱愛著《銃夢》的,看完《戰鬥天使:艾莉塔》你就會明白。

剛剛得到戰衣的艾莉塔在鋼鐵城上空穿梭

首先,這份熱愛曠日持久。

其實從卡梅隆以往的作品就可以看出,他是個對末世、義體、二元階級對立題材分外癡迷的人。20年前,他在陀螺(Guillermo del Toro)的安利下讀完了全套《銃夢》,瞬即被木城雪戶對新未來的大膽創想以及為女性賦權的先進思想所吸引,並在2005年買下版權,在創作阿凡達的同時完成了多達180頁的劇本和600多頁的筆記。20年來,卡梅隆一直夢想能把《銃夢》搬上大銀幕,儘管他曾在兩者之間優先選擇了《阿凡達》,也仍未放棄這一執念,他甚至聲稱《阿凡達》只是為《戰鬥天使:艾莉塔》的拍攝進行技術準備,可見這部作品在他心中的地位。

詹姆斯卡梅隆 —— 終結者2

羅德里格斯就更不必說了,日本B級片的終極信徒,更是《銃夢》的資深迷弟,原著中斷肢橫飛的硬派格鬥跟他拿手的邪典風格不要太契合,就算把《恐怖星球》的「機槍腿」Cherry原封不動放在《銃夢》裡也完全不覺得突兀。所以當聽說卡梅隆選擇由他來擔任導演時,他馬上就打電話過去說:「哥們兒,你一定要讓我來拍這部片子!」

就這樣,從邀約到最終敲定,前後不超過7天。

接盤後,為了讓《戰鬥天使:艾莉塔》的故事看起來盡量合乎邏輯,羅德里格斯花了近10年來雕琢劇本。終於,在兩個人曠日持久的共同努力下,《銃夢》被搬上大銀幕的夢想得以成真。如果一輩子只做一件事的人是匠人,那對於《銃夢》來說,這兩位也絕對擁有足夠的「匠心」。

恐怖星球中的機槍腿cherry

其次,是傾盡全力創造夢中的「女神」。

對於一部漫改作品來說,人氣角色的還原度是至關重要的,這毫無疑問。

《攻殼機動隊》真人版足以證明,即使你找來最美的女演員,穿上最還原的COSER服裝,也未必能達到漫畫宅的期望,因為在原著黨心裡,二次元的女神就應該老老實實活在二次元裡,任何俗世皮囊都無法取代。作為資深geek,卡梅隆當然深知這兩點,於是便在原著中艾莉塔形象的基礎上創造了一個CGI和真人結合的類人角色,並讓她和其它真人演員一同出演,這不但刷新了以往日漫翻拍的套路,更是對原著漫畫本身的一次回歸和致敬。這就好比是在次元壁上開了一扇窗戶,討巧的找到了創新和尊重原著之間的平衡。

而其中最有創造力的,就是艾莉塔那雙「漫畫眼」。

alita的眼部特寫

說起日本漫畫女主角,人們首先想起的一定是大眼睛,經常佔據半張臉、大到反人類的二次元眼睛可以說是日本漫畫畫風中最重要的標籤之一。不少日本漫畫家在創作女主角的形象時,都會優先去畫眼睛,達到自己想要的神韻後,再去搭配其他五官和肢體。卡梅隆這次創作艾莉塔的思路和漫畫家相似——先去尋找一雙美麗的眼睛,並且在用「仿真眼」和「漫畫眼」中選擇了後者。

負責《戰鬥天使:艾莉塔》CG特效的維塔團隊曾在採訪中說到:「《指環王》裡的咕嚕眼睛只有25000個像素,艾莉塔光是虹膜就有830萬個多邊形,而且她的眼睛並沒有運用傳統的動態貼圖製作,而是完整的創建了包括虹膜、絲模型在內的立體結構。」為了幫助卡梅隆尋找完美的眼睛,維塔團隊曾經試過各式各樣的眼睛:關於眼睛的大小、間距、瞳孔的大小、虹膜的大小,最終耗時兩年,才有了艾莉塔現在這雙全是細節、無懼任何近景,可以透視到心靈的眼睛。

除了眼睛之外,卡梅隆為了還原夢中的女神,讓艾莉塔看起來栩栩如生,更是傾注了常人無法企及的心血。

比如電影中艾莉塔在家裡吃橙子的兩分鐘不到的鏡頭,前前後後拍了2000多個版本,過程中嘴部構造和動態調整了100多次,不停的測試和推翻追求細節的極致;工程師還嘗試了許多前所未有的技術,比如為她頭髮、眉毛、睫毛、臉部的每個皮膚毛孔植入絨毛,還原更為真實自然的毛髮動態;技術團隊還在艾莉塔體內植入了聯動裝置,為的是讓她的動作更協調、身體線條更細膩。

電影中有大量艾莉塔面部的特寫鏡頭,當鏡頭拉近停在艾莉塔面前,我們能充分感受到卡梅隆和他的團隊所投入的心血是有回報的。每一個在電影院裡觀影的人(強烈推薦IMAX),都能夠在絕對近距離的鏡頭下,看到她精緻的眼睛、皮膚、機械肢體細節,並體味到她每一個細微的神態變化背後所傳達的訊息。

臉部的肌膚、汗滴非常細膩、精緻

先創造一個CG人物,讓觀眾特別是原著粉接受,再用技術手段,讓觀眾逐步忘掉她是一個數字人物並愛上她,就好像愛上一個普通演員一樣,最後達到數字和真實相結合的無縫銜接。——我想這便是艾莉塔這個人物創作背後的邏輯動機。

最後,是對原著經典場景的忠實還原。

《戰鬥天使:艾莉塔》的主要劇情取自《銃夢:廢鐵城篇》的核心章節,也是整個故事的起點。從在垃圾堆被找到開始,到雨果去世、少女自我意識甦醒結束。大到世界觀和人設,小到場景構建和戰鬥分鏡都竭盡還原——可以說,看《戰鬥天使:艾莉塔》的過程就像在看美圖秀秀精修版的《銃夢OVA》。

印象最深是片頭。從二十六世紀福斯標誌開始,畫面開始變成廢土色調,畫面切換後,是跟想象中一樣恢弘壯美的天空之城「撒冷」,隨後鏡頭移動至鋼鐵城的垃圾場,與前者在視覺上形成強烈的對比,緊接著鏡頭拉遠,定格正在撿垃圾的伊德,最後伊德發現並捧起垃圾場中的艾莉塔,鏡頭停留在她熟睡的臉上……無論是從「撒冷」傾倒而下的垃圾、連通兩座城市的管道,還是垃圾堆中矗立著的起重機,電影的片頭分鏡幾乎與原著漫畫/動畫一模一樣,彷彿也奠定了整部電影的基調——這是一部《銃夢》的真人化電影,而不是「改編」自《銃夢》

因為時長限制,撒冷這個看似興盛實則悲涼的城市在電影中並沒有過多著墨,而是把重點放在了鋼鐵城的構建上。

鋼鐵城是一個充斥著人類、義體人、賞金獵人、罪犯、支配者的混亂都市。這裡的人依靠撒冷投下的垃圾生活,是個弱肉強食、暴力橫行的地方。為了雕刻這樣一個龐大的城市,維塔工作室共計花費了5.5億個小時——平均每幀500個小時去實現。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俯拍中層巒疊嶂的全景縱深,還是縮影到某條街道時的細節,鋼鐵城的騷亂、市井氣和結構豐富的層次感被表現的淋漓盡致。

而在鋼鐵城的建造上,也可彰顯電影創作團隊對於這座城市的另一番理解——鋼鐵城並沒有被設計成一個陰沉灰暗、毫無生機的地方。雖然塵土飛揚,卻陽光明媚,生活在這裡的人們雖然很壓抑,但又在努力去享受生活。電影開拍時原作者木城雪戶曾經親臨鋼鐵城現場,也對這樣的一個鋼鐵城給予了認可。

鋼鐵城的概念圖,電影實際呈現比圖片要震撼生動許多

而作為一部以戰鬥為主題和推進器的動作片,打鬥戲當然更是大家關注的重點,縱觀電影裡最精彩的兩場戰鬥,也都是源自原著中的經典場景。

艾莉塔在堪薩斯酒吧中與賞金獵人的超長打鬥,大量原著分鏡的使用讓場面漫畫感十足,乾淨利落的真實格鬥動作和動作捕捉技術結合在一起,頗有東方武學神色,創造出大家前所未見的機甲搏鬥術;

作為原著重中之重的鋼鐵城第一體育運動——機動球比賽更是迅猛、無序、血脈噴張。結尾處的機動球獵殺行動是全片的最大高潮,從開場前的暗流湧動到開場後的極速追逐,從競技場一路跑酷到房頂、教堂,過程中裝備著鐵鏈、尖刺、刀刃的義體人,花樣繁多的招式、充滿惡趣味的死法,在這場追逐戰中我們可以看到大量羅德里格斯招牌元素爭相綻放,羅式暴力美學在真3D技術的穿針引線下兼具力與美,令人目不暇接,臨場感極強。

堪薩斯酒吧一戰,突顯艾莉塔的絕對強勢

從《戰鬥天使:艾莉塔》中,我們難得的幾乎看不到太多所謂的「慾望」和「野心」,那些彰顯個性的東西都被埋在深處,你能強烈的感受到兩個漫畫宅對於原著漫畫的保護欲。當艾莉塔在眼瞼畫上兩抹血紅、綺蓮被肢解成器官、艾莉塔和雨果的故事悲劇收尾,艾莉塔的大馬士革刀、伊德的火箭錘等原著中的經典出現在大屏幕時,製作團隊對《銃夢》愛彷彿能溢出屏幕。

可以說,《戰鬥天使:艾莉塔》在還原度以及娛樂性之間找到了某種微妙的平衡,既適合原著黨找回憶,又適合普通觀眾當做一部科幻電影去觀賞,兼具卡梅隆的技術流、羅德里格斯的邪典風和木城雪戶的女性自我認知哲思,堪稱好萊塢日漫改編的新標桿。

對於大眾來說,這更是一個不需要任何門檻去了解傑作《銃夢》的好機會。

巨燃的一段原著還原

當然,這裡只是為我們展示了《銃夢》完整故事的冰山一角,隨著結尾大反派諾頓露面,也昭示著更龐大的撒冷篇行將展開,但到底要等到什麼時候,就得看兩位老人家的心情了。

」如果好奇後面發生了什麼,在等待的時間裡,就先補一補《銃夢》的漫畫原著吧!「——我彷彿聽到有人在背後如是說。

很顯然,卡梅隆和羅德里格斯用時20年,耗資2億美金,組建上千人團隊,動用3萬多台電腦,就只是為了向全世界安利自己熱愛的漫畫而已。

這才是這兩個漫畫死宅最感動我的地方啊。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