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燃燒女子的畫像》影評:LADY ON FIRE
燃燒女子的畫像影評已二刷。 挺特別的一部拉片。在一個海島上,背景好別緻。又是畫畫為主題,色調也很考究。 瑪麗安於我不是一看即特別漂亮的那種,卻越看越耐看、越有味道,越看越覺長相睿智異常,特別智慧的那種長相,一看就很聰明,也確有藝術氣息。 埃洛伊斯就像帶刺的荊棘、玫瑰,從眼睛到唇,那種異常倔強沉毅……的長相。感受到生命力,堅如磐石,真的是,燃燒的女子。想起那個問句:女人你為什麼不憤怒?「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singing the song of angry men?」這種自然的完全自發的女性意識覺醒真的可貴。(但也真這樣過了一生。這是注定的,無力改變的。但她的靈魂,永遠是憤怒的,燃燒的,因為瑪麗安的存在又刻上了愛的烙印。) 火柴噼裡啪啦燃燒的聲音好好聽。篝火邊的那個人聲合唱,也是片尾曲,真是太震撼了。 如果有個人總是用那種觀察的眼神看著自己,是想把自己刻畫在腦子裡的那種觀察,除了她愛上自己,還有個可能是她是畫家、要畫自己,笑。 其實看開頭就能知道是be。 看到那個畫裡的28就哭得稀裡嘩啦。 最後音樂會那一段,未看影片之前就在微博刷到過,是被作為演技欣賞刷到,當時不知上文,並無多大感覺。如今再看,了然這段在電影中的位置,可說是全片高潮。放在電影中看幾乎都產生能理解埃洛伊斯所有心理感受的錯覺,能同步她呼吸的節奏,直到最後自己也感覺呼吸急促,喘不上氣的感覺,心中就是,感覺已窒息了——就明白了「後悔」的分量。「不要後悔,只是記住」談何容易。五天,換一生回憶。 講俄耳浦斯的故事的時候已經鋪墊和隱喻了一切結局,從畫家口中說出:詩人選擇了詩人的方式。而畫家也選擇了畫家的方式——記住。而愛人呢,永墮深淵。這是雙方共同的選擇。「TURN AROUND」「回過頭來」也是埃洛伊斯的回應/選擇。世人眼中的「回頭」之釀成大錯或悲劇,被詮釋為一種雙方共同的告別,或者說是一種主動的自主的結束——劃上句點,特殊的句點,留一生綿長記憶的句點,然實感的觸碰,確乎是句號——到此為止了。很難說這是不是一種維護尊嚴的方式、自我空間的留存、權力的保留、求全的選擇。比同性戀不被世俗所容,比女子之難,更可怕的是,愛會消磨,得到又失去或從未真正得到才是永恆。這樣不美嗎? 俄耳浦斯的故事可以有另外的解釋。如果對片中的對話等都想有個明確的解讀,恐怕要導演解密了。包括那段「你沒我想象中勇敢」「你也沒我想象中勇敢」的對話,還是不甚解。 片末音樂會埃洛伊斯的表情變化,要明確說出她的心理,也是不能夠。甚至想即便是瑪麗安,又能讀懂她這一段嗎?但是雖不能言語道出多少,看到這段的心理反應上甚至是生理反應上,卻感覺自己都懂了。
只能是自己的理解而已。 看過的另一則影評裡,提出了女子的「命運共同體」,在這裡可用得真是妙極。準確地道出了影片中三人所傳達出的那種感覺。更有人把畫女僕引產的圖稱為女僕受難圖,也是合適極。其實影片很多時刻都渲染了「神性」,以至她們的愛。這則看的影評裡的其它理解也與我頗為相近,且有些說得更清楚,故附後。
以及下面這個解讀也妙到我和虐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