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DAU:娜塔莎》影評:神作還是造作(1)

DAU:娜塔莎影評

一、《娜塔莎》

如果是傳統的電影,這個劇情並沒有什麼了不得。故事講的不過就是在一個前蘇聯科學研究所,為科學家們提供三餐服務的小餐廳服務員,其中一個服務員因為和一名外國來訪的科學家發生關係,而接受審問,並被羞辱,進行心理恫嚇,然後遵照審訊人的描述寫下供狀,以及簽下為特務部門服務,獲得科學家相關情報,了解其心理狀態等等的工作,以此來換取自己的自由。

前蘇聯是否經歷這樣的瘋狂年代,這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樣一部充滿西歐和美國人的意識形態的電影中,假如展現的是一種真實,那麼我們反思一下,他們難道不會動用這樣的措施?美國的間諜行為,會比這個好?再用另外一種思路,假如我們有一個核心的研究院,對各種重要的科學問題進行研究,我們是否也會從各個方面對科學家進行監控?因為一個潛入者,就可以輕鬆把我們耗費大量財力物力獲得的成果輕易送給外國。當然,放在哪個國家,放在哪個時間,通過心理控制手段來逼迫平民,犧牲色相和尊嚴為間諜部門服務是「反人類」「反人性」的!從這個角度說,拍攝這樣的電影,是「別有用心」,是在利用我們對這種行為的「憤怒和反感」,來製造對前蘇聯的厭惡。所以,這樣的電影並沒有什麼了不得,甚至可以說有點噁心。

就「電影」論電影,電影沒有什麼特別的,甚至可以說情節簡單又噁心。但是這部電影背後卻有更大的名堂——一種特殊的集體的行為主義藝術!當初下載了兩部電影,然後發現它們的名字居然都有個《朗道》,於是查了一下,查到了來源「藤井樹觀影團」的資料,了解到片名Lev Davidovich Landau(列夫·朗道)是一位蘇聯物理學家,當初導演是想要拍一部該物理學家的傳記片。我還查了下列夫·朗道的生平,他也曾經被蘇聯特務部門懷疑,並且遭到審訊,但是最終還是被證明無罪,而且得到重要,不僅獲得了諾貝爾獎,所帶的學生也有兩個獲得諾貝爾獎(還有一個也因為他的自大,而錯失諾貝爾獎)。看到這裡,聯繫上面,我們基本也能夠推測電影內容體系。但是,為了追求電影的「真實性」,俄羅斯導演伊利亞·赫爾扎諾夫斯基建造了一個1:1復原斯大林時代的一個小鎮和列夫·朗道領導的國家科研中心。然後集聚了包括藝術家、科學家、罪犯各種人物進入小鎮生活,他們要求過一種逼近當年的生活,在這個模擬小鎮上,按照當時的生活秩序,使用當初的貨幣。然後大量的攝像頭和攝影機把大家的生活的記錄下來,然後對這些生活進行剪接,按照時間順序,形成14部電影。這樣的點子的確不錯,就《娜塔莎》來看,的確情節簡單,但是的確給人有更強的真實感。不過,大家也質疑,這樣的行為對於娜塔莎的主演意味著什麼樣的心理傷害。據「陀螺電影」(《我當面問了﹤列夫·朗道﹥DAU導演,到底有沒有虐待女演員?》的採訪,一是電影沒有劇本,導演只提供場景,二是電影中演員隨時可以喊停。不過,就我的理解,這應該是導演的托詞,巧妙的託詞,他回答有劇本,那麼我們會知道,這不過就是帶著噱頭的普通電影;他回答沒有劇本,那麼我們會質疑他對演員的傷害,這樣他又得背負道德譴責。

而就我看電影時的一個細節,我認為那不可能是沒有劇本的表演。假如是完全按照演員們自主的表演,你飾演一個蘇聯特工,你聽說了餐廳女招待與外國的來訪科學家一起了,你可能去找她,甚至也可能帶著人性的醜惡面去審訊她。但是有一個細節非常「專業」,先是讓對方寫下一份自願為特務部門工作的文件,裡面有真實姓名,而後簽署的是一個隨意從報紙上找到的名次作為代號。然後再審訊,再讓對方寫下一份對外國科學家的汙衊式的供狀,簽下代號。這不是普通演員能夠想到的,這必須是提供劇本,提供相關資料,至少而言,那個飾演特務的傢伙,肯定先學習了不少導演提供的東西。這樣一來,即便是演員們自主表演,導演其實也是一早就可以預測故事的發展和存在!

所以,電影僅僅是一個噱頭,通過這樣一次巧妙的宣傳,賺足了關注度,還贏得了大獎。2020-04-26

有?????#g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