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DAU:娜塔莎》影評:並非影評
DAU:娜塔莎影評最後還是放棄了打分,只做評價,因為我很確信我評價的不是電影。 大多數影評,要麼專注於DAU項目的介紹和它背後的倫理問題、真實性問題等,要麼標榜自己拋開了對於項目的看法,只談電影本身。然而事實上,這些以「列夫朗道」為前綴名的電影與這個項目密不可分。只要你了解DAU項目在你給出評價之前,你的評價就勢必被其影響。而被場外因素影響過的評價,對於純粹的影迷來說著實意義不大。 比在寫影評以前了解DAU項目更慘的是,我在觀影之前就知道了這個項目,雖然當時除了好奇,沒有任何其他想法和態度,但這還是直接造成了我極差的、完全游離在影片之外的觀影體驗。 對於DAU項目背後的倫理問題,我認為只要導演如他所說的,讓演員能夠隨喊隨停就行。但是我質疑導演是否真正做到了這點,以及在這樣一個龐大的項目中實現這點的可能性。 對於本片,觀影過程中我一直在現實和影像中迷茫地遊蕩。就像每次看著那個女人坐在地上哭泣時,我都會忍不住想,這個哭泣的女人究竟是角色娜塔莎,還是演員娜塔莉婭。這是別的電影從不會帶給我的。而這種貫穿全程的糾結,我覺得對於電影來說是不該出現的、無意義的,但對於一個觀影者來說,依然是新奇的、有趣的。 當然,除了這種割裂感,本片超常的生活感和真實感的確數次帶給我震撼。 我們一向在電影中追求真實,真實生動的表演,貼近生活的劇本等等。可是顯然藝術不是純粹地、盡可能貼近真實,否則這個世界上最具藝術性的必然是監控錄像。 那麼是什麼使電影成為電影,藝術成為藝術呢?這個問題太大,但我認為,至少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創作者的構思。 再來看看本片,沒有配樂,構圖毫無特色,只有長鏡頭的堆疊……其實說到底,本片帶給我的震撼都直接來自於素材,來自於它所希望展現的那個時代本身。導演選擇用最粗糙簡單的方式將這些素材組織起來,但我不認為這樣的組織方式增強了最終的表達效果,加上配樂、重新剪輯也未必就會使本片的震撼感減弱,甚至我覺得會有所增強。 如果列夫朗道項目的一切,真如他們所宣傳的那般,那本片就是經過簡略剪輯的、DAU項目中的監控錄像。那麼我們討論的範疇也應該只有,DAU屬不屬於行為藝術?這個項目是否能稱之為藝術?但監控錄像顯然不能。 本片會不會被載入電影史我不知道,是否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至少我不認可吧。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在真正看完全片之前,沒有人可以明析自己會怎樣看待這部電影、怎樣理解這部電影,沒有人知道這部電影會帶給自己怎樣的感受和體會。這是本片天然具有的,多重複雜的、割裂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屬性決定的。演員們既是在表演,也是在真正進行著體驗;電影呈現的既是一群人的虛構,也是在拍攝時發生著的真實;我們看到的既是一部電影,也是某個時空的生活;那個時空既是上世紀的蘇聯,也是此時此刻的DAU。每個觀眾在這樣複雜的情形下勢必感到割裂,而他們程度不同的割裂,也勢必將讓他們的感受千奇百怪,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