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星際救援》影評:零重力的孤獨是人類最後的虛無

星際救援影評

可以說《星際救援》是殘酷的,無論是對於羅伊(布拉德·皮特 飾),還是對於銀幕前的觀眾。

要體會這一層殘酷性,首先需要了解,人類賴以生存的究竟是什麼東西。

從物質現實的角度說,人類賴以生存的無疑是水、空氣、食物云云。不過與其說這些物質基礎是人類的生存之基,不如說是一個肉體的生存之基。在宇宙星辰,在遼遠浩瀚的自然世界前,光有物質基礎是不夠的。對於人類這個族群而言,賴以生存的東西是「意義」

人類的生存必須要有意義,而這個意義本不存在,它是被人類所建構出來的,建構在人與人的交流之上。

拋離

不妨設想一下,如果給你一個機會,可以讓你探索出宇宙起源之前的奧秘,而交換的代價是你將從此被流放,不再有與任何人交流溝通的機會。換句話說,這個奧秘只能永遠停留在你的心裡,你會做這個交換嗎?

同樣地,如果給你一個富麗堂皇的宮殿,有著把玩不盡的珠寶,享用不完的珍饈,而交換的條件是宮殿裡永遠只有你一個人,你會做這個交換嗎?

所謂孤獨,不過就是沒有一個可以「說得上話」的人。

古代人的孤獨在荒原,因為荒原沒有人,只有天地遠行客,煢煢孑立一人而已。而當代人的孤獨在城市、在人群,在於面對面的咫尺天涯。

凝視深淵

說得上話沒有這麼簡單,你對老闆的唯唯諾諾不叫說得上話,你對同事的虛與委蛇不叫說得上話,甚至你對父母的報喜不報憂也不叫說得上話。細想下去,自己這一生,究竟有沒有一個能稱為「說得上話」的朋友?

所以我們會感到孤獨,而孤獨的可怕之處在於,它消解了人類所賴以生存的意義,將人的認知帶向了虛無主義,「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世界一切都與我的存在無關。

回到《星際救援》。詹姆士·格雷是一個拍「人」的導演,只不過借用科幻片的殼子,來反襯人的內心世界——星辰越浩渺無垠,人便越渺小,越卑微。

有關內心的反襯最典型地體現在影片中出現猩猩的飛船上,那艘船有一處很奇怪的地方——飛船上沒有「人」,哪怕連一具人的屍體也沒有出現過。

這可以看作一個奇妙的隱喻:飛船就像羅伊的內心,正常人的內心是有「人」居住的,而羅伊內心中的「人」已經異化成了一種純動物性的存在。這種動物性會吞噬試圖接近羅伊內心的其他人,甚至會進而吞噬羅伊自己。這就是他不能敞開的心扉。

墜落

影片開頭,潮湧到來的瞬間,一切的白噪音突然收歸一點,止於無息,在那一刻,我聽到了寂靜。當大腦已經習慣了低分貝的白噪音時,我們不會感受到它的存在,只有當環境音真正消失,我們才會驚訝地發現,原先處在的世界是如此嘈雜。

寂靜震撼而悠長。儘管它的銀幕時間可能只持續了零點幾秒,然而在這之後在我大腦裡迴響的全都是寂靜。格雷用聲音描摹出了孤獨的形狀,這比往後所有的內心獨白加在一起都來得更有力。

回到我在文章開頭拋出的結論。

影片對於羅伊是殘酷的,因為他整趟旅程的意義,就是為了尋找自己失去的父親,尋找童年的一絲美好的回憶。然而父親卻對他說,我根本不在乎你和你媽媽,你們對我來說毫無意義。

父親

羅伊之所以被當局選中參與這次行動,就是因為他有著其他人所沒有的父子關係,而他在旅程中也一步一步地說服自己相信了自己的特殊性。

反諷的是,這不過是羅伊的自作多情,他的父親從根源上否定了他,他在他的父親眼中,與其他所有人都一樣。火星上的回復也有了一層多義性——羅伊父親究竟回復了什麼?真的是在溫柔地回應羅伊這一番深情告白嗎?

不僅如此,父親對於羅伊更深一層的打擊在於,當羅伊以為自己終於可以把父親帶回家時,父親卻再一次選擇遠離,他在太空中打開航空服的助推器,他的歸宿依舊是星辰。

這一段的搏鬥像極了《星際穿越》中冰川上的扭打。兩部電影中的扭打都是普世價值與私人價值的對立。《星際穿越》是救人類與救自己的對立,而《星際救援》則是飛往宇宙與飛往家鄉的對立。

《星際穿越》劇照

這一次搏鬥是父親對羅伊的最後一次暴擊,不過從導演前作《迷失Z城》來看,詹姆士·格雷的立場很可能是站在父親這一邊的——未知的遠方才是真正的家鄉。

而所謂未知的遠方,其實也是已知的,這就是《星際救援》對於觀眾的殘酷性。

羅伊登上利馬飛船時看到了一張《美國國家地理》的海報,封面是「太空中究竟有沒有生命」,海報上被人用黑色馬克筆寫下三個大大的「YES」。

這是所有觀眾的自然預期,在科幻片中發現外星生物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YES YES YES

然而《星際救援》並不。

羅伊的父親平靜地說出,我們什麼也沒發現,這二三十年的探索,我們什麼也沒發現。

無怪乎其他的船員會被逼瘋,因為他們發現人類這個族群在宇宙中竟然是如此孤獨。我們一直期待著當我們的通訊技術進步了,我們的航空技術進步了,我們的望遠鏡技術進步了,總有一天能發現外星球上的生命。然而事實卻是,外星球上真的沒有任何生命。

羅伊父親那所謂飛往未知的遠方,不過是一個理想主義的美化罷了,已知的答案早已擺在每個人面前,人類如此孤獨。

詹姆士·格雷用科幻的外衣包裹了一個最不科幻的結論,用黑色馬克筆在人類賴以生存的意義上重重地劃下三個問號——如果人類如此孤獨,我們究竟還有沒有哪怕任何一絲存在的意義?

或許沒有了吧,這太可怕了。


簡要說明一下為什麼寫了這麼長的一篇好評,卻只給了三顆星。

首先是布拉德·皮特的獨白,90%以上都是冗餘的,我傾向於認為這是製片廠為了防止觀眾看不懂而強行加入的,並非導演本意,但也嚴重影響了影片的觀感。

第二是我在短評裡說的,段落與段落之間割裂感太大。有些部分完全是為了增加商業性而拍的,根本沒有任何存在的必要。比如月球上的所有戲都可以完全刪掉。

第三是作為科幻片的邏輯嚴謹性的問題。明明只是要給父親發一段語音,為什麼當局非要千辛萬苦地把喬伊弄到火星上?直接在地球上錄完髮過去不就完了嗎?同樣,結尾通過炸利馬飛船來解除潮湧危機的邏輯也是不充分的。潮湧的產生明明就是飛船的反物質燃料出現了問題,這樣亂炸一通難道不是會導致更嚴重的潮湧危機嗎?

第四是結尾,這個不用解釋了,相信所有看完影片的影迷都不會喜歡這個強行大團圓的結局。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