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星際救援》影評:從18個技術細節中,全面剖析的科幻表現力與藝術感染力。

星際救援影評

在大多數科幻電影都在向外探索宇宙時,《星際救援》反其道而行之,否定了外星智慧的存在,將視角收回到地球本身,回歸生活,回歸本源。但是,雖然集合了許多優秀食材於一身,做出的菜卻仍然會有問題。

以下內容為視頻解說的文稿,原視頻最初於2019年12月10日發布於B站及微博賬號:李里西。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原作者。

視頻鏈接: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78716470/

《星際救援》,講述的就是小蝌蚪去找爸爸的故事。這部影片兼具了一部優秀電影的所有要素:優秀的導演,強大的演員,精美的畫面,宏大的場景,親情的救贖,刺激的動作戲,還有探索外星文明這一富有吸引力的故事背景…

但是,就算一道菜集合了所有優秀的食材,也不代表真的好吃。這部電影在我看來,喜歡它或不喜歡它,都是理由充分。而我在觀看的過程中,也是一邊被太陽系的壯觀場景深深震撼,一邊又冒出來好多好多問號。

下面,我先從科幻的視角,討論一下影片中的各種科學設定、並描述一遍故事情節;之後再詳細分析這部電影的優缺點。


影片邀請了前宇航員作為科學顧問,但是,為了迎合情節需要,影片在部分場景的設定上犧牲掉了科學的合理性。導演詹姆斯·格雷(James Gray)也說:「我們沒有嚴格遵循科學,因為我們追求的是一種理性,不是完全的現實主義。」

但問題是,在2016年剛剛宣布要開拍這部電影時,導演又說過:「我想要在這部電影中真實地描繪太空旅行的過程。」影片在宣傳的過程中,也一度打著「硬科幻電影」的旗號。

主創團隊的說法與做法,似乎有些前後矛盾。

先說一下影片的情節:

男主角羅伊是一位航天員,父親從小就離家的經歷讓羅伊遭受了心理創傷,久久不能釋懷,繼而養成了封閉而冷漠的個性。一次,羅伊在一場事故中死裡逃生。隨後,他被上層告知:這場事故,是因為受到能量衝擊波的攻擊而導致。這股能量衝擊波來自於「利馬計劃」,正是由於該計劃的反物質能量源大量洩漏,才會出現這種情況。而控制著這種反物質的,正是羅伊的父親。因為,羅伊的父親,就是「利馬計劃」的負責人。

「利馬計劃」,是在多年前建立的旨在探索太陽系外外星智慧文明的計劃,它的研究基地設在海王星。在計劃開展的第16年後,所有人員突然和地球失聯,地球高層因此而判定,他們都已經死亡。但是,此次的反物質洩漏事故卻表明:羅伊的父親應該還活著,但不知道為什麼,他拒絕和地球聯繫。為此,地球上層希望羅伊能去火星上的一個安全信息站上給父親發送信息,以求得到父親的回應。

陪著羅伊一起去火星的,還有一位叫普魯特的人。這個普魯特,也是羅伊父親的老相識。要去火星,需要先從月球中轉。但是,在前往月球另一端的發射基地時,羅伊和普魯特遭到了不明勢力的攻擊。身體不支的普魯特被送去搶救,羅伊因此獨自和其他幾位航天員一起,登上了前往火星的飛船。

前往火星的途中,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飛船接收到了一間生物研究空間站發出的求救信號。在前去查看時,一位航天員被生物研究站中的猩猩攻擊,不幸死去。這個插曲對整體故事走向沒有大的影響,它的具體含義,我們稍後再聊。

到達火星後,羅伊開始向父親發送信息。這一過程中,一向冷靜的羅伊表露出了真情實感。在觀察到羅伊的情緒波動後,其他工作人員馬上向他發出了警告,並準備安排他回地球。因為,在影片的故事背景中,冷靜被看成是宇航員的最基本素養。情緒出現波動的人,不能被委以重任。

在被送回地球前,一個叫海倫的女宇航員告訴了羅伊有關於「利馬計劃」的真相:原來,因為常年待在太空,「利馬計劃」中的許多人開始精神崩潰,渴望回到地球,並由此發動了叛變。為了鎮壓叛變人員,羅伊父親關閉了他們的生命支持系統,導致包括海倫父母在內的研究人員全部死亡。

海倫還告訴羅伊說:地球高層正在派一艘飛船前往海王星,預備炸掉「利馬計劃」的基地,以解除反物質洩漏的危機。聽到這個消息後,羅伊決定要親自去見自己的父親。他在海倫的幫助下,偷偷從發射塔的地下湖中潛入飛船內部,並在和宇航員們的打鬥中,因為各種意外而不小心把他們都害死了。這一段就不解釋了,反正這些宇航員都挺倒霉的…

79天後,羅伊終於到達了海王星,見到了父親。父親先是告訴羅伊說:「利馬計劃」的反物質之所以會洩漏,都是由於研究員們的叛變而導致。隨後,他又說:「儘管利馬計劃的研究數據證明:外星智慧並不存在,可我還是不會離開這裡,我要繼續探索。」

但是,羅伊還是堅持要帶著父親離開。在臨出發前,父親趁羅伊不注意,利用太空服上的推進器把自己推離了飛船,從此成為了飄在太空中的一縷亡魂。羅伊也在解決了反物質洩漏的危機後,帶著「利馬計劃」的數據回到地球。這段經歷,使封閉的羅伊打開了內心。他決定要珍視身邊的幸福,珍惜似乎是唯一擁有智慧生命的地球,並開始和前妻修復關係。故事到此結束。


最初,影片描繪出了一個人類已經開始在太陽系中其他星球內定居的發達世界,但是,當我們隨著男主角羅伊的腳步來到海王星後,科幻的張力又不見了,對於宇宙的想象力也被剝奪了。觀眾的視角又被收回到了平凡的地球生活裡。

對此,如果要給好評,我可以說:《星際救援》開創了科幻電影的新類別。這是一部非常人性化的作品,它借用著科學和宇宙的宏大背景,為父子間的親情問題、以及人類對於父性、甚至是神性的探索問題給出了一個最深刻、最樸實、最大氣的答案;同時也讓我們去反思自身在宇宙中的地位、反思生命的真諦;一切都在提醒我們:在探索宇宙的過程中,不要忘記地球的溫情。

但如果帶著批判的眼光,我也可以說:這部電影,也許定錯了藝術方向。畢竟,同樣的故事主題,不一定非要借用「科幻」的名號不可。電影主創團隊宣傳思路的前後矛盾,會讓一些科幻迷不舒服。還有,名稱的翻譯也不太對。《星際救援》的原名Ad Astra是拉丁文,意思是「向星空出發」。翻譯成《星際救援》,雖然還原了本意,但一聽就像個硬核科幻片,第一時間就讓人聯想到諾蘭的《星際穿越》。這部電影也有一版名字叫《星際救援》,這個名字更不合適,會人又聯想到《火星救援》。

其實,依據影片的主題,《星際救援》也可以被理解成是「穿越星際去探索親情」的意思,但是,它給人的第一印象絕對不是這樣啊!如果按照導演後期的說法,並不想讓這部電影被定性成嚴謹的科幻片,那麼影片的譯名真的應該更詩意、更隱晦一些,哪怕就叫「探索」,都更能貼合故事的感性主題,也避免一些歧義。(個人觀點)


所以,先不管影片主創團隊宣傳思路前後矛盾的問題,我們就先帶著審視的觀點,來看一看影片中的科幻設定。可能有人會堅持說:這又不是科學紀錄片,不應該那麼較真。但是,我們要討論,也只是出於一種熱情和愛好。

先看第一點:

1 影片中表明,是「利馬計劃」反物質能量源的洩漏才會整個太陽系遭受到異常能量波的攻擊。

我覺得,「利馬計劃」的基地遠在海王星,太陽系又那麼大。如果要達到波及整個太陽系的程度,那麼「利馬計劃」的反物質引擎需要比影片中所展示出來的大得多才行。

2第一幕中,因為遭受了能量波攻擊,羅伊直接從太空電梯上跳下,並安全落在地面。這個情節,看著感覺有點不靠譜,但實際上應該沒問題。在2012年和2014年,分別有人從3.9萬米和4.14萬米高空中跳下,並成功著陸。現實中都有類似的先例,電影中就更不用說了。

3 為了給位於海王星的父親發信號,羅伊必須要去火星。按理說是沒必要的,既然已經都殖民火星了,那麼火星上應該也和地球上一樣,建立了中繼通訊網絡。不過,影片中有交代說,火星上的安全信息站是僅有的一個。這也許就代表著,其他安全通訊設備都已經被衝擊波摧毀了。這個設定,有點像是為了帶觀眾展示一下月球和火星的圖景,所以故意繞一圈。但也能自圓其說。

4 要去火星,幹嘛非要從月球中轉呢?導演說:因為月球引力更小,從月球起飛,所需要的推力要比地球小很多,可以節省燃料。同時,導演也坦白說,自己在影片中犯了一個錯誤:應該讓飛船從月球軌道上發射,而不是從月球表面發射。

5 羅伊在月球上和人飆車的戲碼,非常精彩。這段戲是在加州死亡谷內用紅外相機實景拍攝的,真的拍出了月球的質感。至於羅伊駕駛的月球車,它的設計明顯還原了阿波羅號(這是導演自己說的)。這算是一種致敬。但是,在發達的未來,人們仍然在使用阿波羅時代的同款駕駛工具,會不會有一點落伍呢?

6羅伊的月球車被撞進月球坑的過程,有特意在放慢速度,可以看出是把月球上重力只有地球上六分之一的事實考慮了進去。

7影片中表示,各國政府都在月球上搶奪資源。他們最感興趣的資源,應該是氦-3 (helium-3),也就是一種核武器材料。地球上的氦-3只有半噸可用,但月球上卻有上百萬噸。

8宇航員因為被猩猩攻擊而頭套掉落,羅伊於是試圖用膠帶把他的頭盔重新密封起來。這個做法是正確的,不該受質疑。但是,由於空間站內氣壓更低,如果可能的話,把膠帶從頭盔內側向外貼,應該會使膠帶更穩穩妥地被推在頭盔上。不過,當時的羅伊也來不及進行這些操作。

9 影片中,從火星到海王星,只需要79天多一點,超級快。這只能說明,未來世界中應用了更先進的動力推進系統。比如說能讓速度達到光速十分之一的離子發動機。

10 在這79天內,為了解決在無重力情況下人體肌肉萎縮的問題,羅伊用了一種設備為自己進行肌肉按摩。這種類似的設備在現實中也存在,它的原理就是通過電流去刺激肌肉收縮,以達到按摩肌肉的目的。

至於羅伊直接通過管子向胃中連接進食的技術,我查了一下,目前還沒有被完全研究出來。

11 在火星上,羅伊從地下湖中偷偷潛入了正在發射的飛船內。這個情節,讓我畫了問號。起飛過程中那麼大的速度,人真的能爬進去嗎?

但是,發射台建在水源上方的設定是很合理的。大型火箭的發射,會用雨淋系統來緩解產生的熱量與能量。而歐洲航天局在2018年時也在火星上觀測到了地下湖的跡象。

其實,羅伊在湖水下的狀態,讓我想到了子宮內的羊水和臍帶。這個鏡頭,很像是有所隱喻,映射了從母體中出生的羅伊,在成長過程中去追尋父親的故事設定。

12 火星上的藍色太陽在影片中被還原的很漂亮。從火星上看太陽,大小是地球上的2/3,並且顏色是藍色的。這是因為火星大氣稀薄,並且96%都是二氧化碳,它的大氣層會吸收掉波長較長的紅色光,留下波長較短的藍色光。

13 月球的晨昏線上,出現了非常明亮的輝光。這一點完美還原了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當年在阿波羅11號上看到的場景。這條輝光是一條永遠圍繞著月球的塵埃雲,由灰塵粒子組成。

14 影片中最讓我耿耿於懷的,是羅伊從船體上拽下來的一塊金屬板當作盾牌用,穿過了海王星環的設定。子彈的速度是1公里每秒。而太空中隕石塊的撞擊速度可以高達70多公里每秒,甚至有可能超越第一宇宙速度。可想而知,在海王星環上,物體的高速運行所造成的衝擊力會有多大。雖然我們不知道星環的密度究竟是多少,但是,在那樣的情況下,哪怕是幾毫米的小東西,都能射穿羅伊的身體(和那個啥啥盾牌)。

15 由於燃料不足,羅伊只能依靠核爆炸的推力來獲取需要的速度,最終返回地球。這個…理論上好像可以,但是這種核爆炸可能會使飛船受力不均,也許無法按照羅伊希望的方向推進。

16 影片中,宇航局內部會對宇航員反復進行心理評估,顯得枯燥、乏味、不近人情。但在現實中,這種評估還是有必要的。自70年代初以來,科學家們就一直在研究太空生活對人的影響。宇航員心理學,就是軍事心理學的一個分支。

想想「利馬計劃」中後來集體崩潰的研究員們,就能知道心理評估的重要性了。科幻作品《三體》中有一句話:「就像魚上岸後,就再也不是魚了一樣。人在登上太空後,就再也不是人了。」太空中的道德準則,和地球社會完全不同。「利馬計劃」中的眾人想要返回地球家園,卻被羅伊父親統一處死。對此,在不同的情境中,給以給出不同的評價。要探索宇宙,其實需要羅伊父親這樣勇於捨棄道德的偏執的人。對他而言,探索就是一種信仰,就是追尋生命本源意義的過程。只要找到人類的近似體、甚至是造物主,就能得到生物學與哲學上的最終答案,從而徹底化解人類的孤獨感。

所以,羅伊一直希望得到父愛,而父親卻希望得到更高一等級的天父的愛。兩個人用不同的方式,去探尋著費米悖論(稍後解釋)。雖然選擇的路徑不同,但他們承受的痛苦都一樣沉重。

直到最後,羅伊都沒有興趣真正地向外太空飛翔,他的眼睛只盯在父親身上。而父親,雖然飛翔了,但卻也什麼都沒得到。

17 接下來,聊一聊「利馬計劃」

首先,電影裡提到了費米悖論和德雷克公式。

這兩個概念,我在《三體》解說中已經提過了,在這裡簡單重複一下。德雷克公式是由美國天文學家法蘭克·德雷克(Frank Drake)發明。根據一系列的參數得出的計算結果,德雷克公式表明:銀河系中應該有數萬顆星球都達到了人類文明的高度。

而費米悖論則提出了一個犀利的問題:既然應該有這麼多外星文明存在,那麼他們究竟在哪裡?

於是,影片中,地球人類組建了「利馬計劃」,開始探索外星智慧。最終,研究數據表明:外星智慧並不存在。「利馬計劃」以失敗告終。

但是,「利馬計劃」的格局有點太小了。首先,它的主要目的究竟是尋找外星生命的痕跡,還是要找到高級外星智慧?如果在一個星球上發現了微生物,算不算是發現了「外星文明」呢?

還有,只是在太陽系邊緣的海王星週邊探索個幾十年,地域跨度和時間跨度都太小了,不足以達成可靠的結論。畢竟,宇宙那麼那麼大,光是銀河系裡就有差不多4000億顆恆星,「利馬計劃」真的有點不太現實的樣子。

但是,《星際救援》還是扔給了我們一個結論,那就是:外星智慧並不存在。這個結論,很大程度上是為影片的主旨而服務的。

宇宙太大了,對外的探索無窮無盡。那些星球,看起來美麗,實質上卻是一片荒蕪。所有的真諦,其實都藏在養育了我們的這顆藍色星球裡。生命的意義,就在於我們自身。費米悖論的終極答案,也藏在我們的人性中。就算要探索宇宙,我們也要在先直面並處理好自己的缺陷,去珍惜愛人,珍惜親情,珍惜生活,珍惜生命。然後再帶著健康、自信的心態,向宇宙邁出腳步。

就像這樣,《星際救援》為費米悖論給出了一個最人性化的答案。可不管怎麼說,從劇情上看,這個答案就是依託於「利馬計劃」的研究結果而來的,而這所謂的結果,卻又明顯說服力不夠。這也會讓我覺得,影片的煽情氣氛有些底氣不足。

18 最後來看,猩猩為什麼會發瘋。

首先,猩猩出現在太空空間站這點並不奇怪。當年,在蘇聯送一隻小狗上太空之後,美國也緊接著送了一隻猩猩上去。

猩猩會瘋,也許是因為某種特殊的生物學實驗,也許也只是和人一樣,因為在太空環境下待久了而出現異常。畢竟,宇宙線的輻射會導致身體病變;在失重狀態下,身體內的液體也會不正常地聚集,從而可能壓迫神經,導致頭腦錯亂什麼的,都有可能。

重要的是,猴子在太空中的出現,真的有點諷刺。是我們自己把猴子送上太空的,而我們,會不會也是被其他高級生命引導進入太空的猴子呢?

畢竟,猴子齜牙咧嘴的樣子,真的很像是人類在太空中精神失常的樣子。


《星際救援》整部電影,節奏很慢,很有沉重感。其中的大部分鏡頭,都是在太空深處。所呈現出來的畫面,真的太美了。影片中許多場景都是在沙漠中實景拍攝,再結合美國宇航局中的真實圖片和影像,電影真的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完美的太陽系圖景,也詳細地刻畫了月球、火星以及海王星的地表模樣。同時,太空的空曠,以及敘事上的緩慢,也正對應了主角羅伊內心的空虛與荒涼。

影片中,對於人類殖民太陽系的設想,也很棒。去一趟月球,就和乘坐飛機一樣方便,還能坐商務艙。而看著各國勢力在已經被打造成商業旅遊勝地的月球上搶奪資源,羅伊也忍不住在心裡吐槽說: 「就連對於太空的幻想,最後也被消遣了。」「人類就是吞噬世界的怪物」。

這也在提醒我們:在科學技術與商業文化的發展過程中,人們需要去理性思考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

影片的演員陣容也很強大。羅伊的扮演者布拉特皮特雖然可以說是偶像出身,但實力一點都不弱,微妙的表演完全能Hold住大量的面部特寫。

羅伊這個角色,像是很多男性的影子。他封閉、孤獨、憂傷、麻木、又冷漠,表面堅強的他,內心中仍然藏著一個脆弱的小男孩。羅伊受過訓練,知道怎樣保持冷靜,但卻從未有人教過他,應該怎樣去釋放、怎樣去哭泣。創傷一直累積在他的心裡,他似乎想要發洩,但又拼命克制;似乎想要叫喊,但又怕人聽見。這種壓抑和混亂,以及自我毀滅的衝動,是從成長經歷中積蓄而成的,也是從父輩的基因中流傳下來的。內心中洶湧的憤怒,就像是潛藏在宇宙深處的反物質,一點點腐蝕著羅伊的靈魂。

而在太空背景的勾勒下,羅伊和父親之間的親情故事,也隨著故事情節的推進,逐漸擴散到了更廣闊的時間和空間中,最終凝結成為一種具有普遍象徵性的情感。

所以,《星際救援》中所蘊含的感性力量,真的很強大。

這部電影在戲劇性上,沒有出現真正的高潮時刻。羅伊也沒有和其他角色發生任何真正的互動。這顯得電影中的配角有點被浪費。比如說,那個一開始陪著羅伊去月球的普魯特,還沒發揮出什麼能量,就退場了。而羅伊的前妻,甚至連句台詞都沒有。

其實,我很喜歡這種極度簡潔的表現手法。有沒有出現情感高潮,在我看來也不是大問題,因為不是每部電影都需要遵循什麼電影公式。但是,羅伊的旁白,有點話太多了。就好像是怕觀眾看不懂布拉特皮特的表情一樣,旁白一直在解釋,平鋪直敘地告訴大家:我壞,我不負責任,我麻木,我悲傷,我憤怒,我懺悔…最後在結局處又說:我錯了,我想開了,我要好好生活,好好去愛…

的確,每句話都在表達一種情緒,一種思考,但這些都是我們已經知道的東西、或者說是很容易就能理解得到的東西,顯得有些陳詞濫調,也有些拘謹,在哲學和心理學上沒能達到相應的深度。同時又破壞了影片的神秘感和孤立感。也是因為這樣,影片中勾勒出來的美麗太陽系背景,有點被浪費。


《星際救援》有一定的啟發性,也有獨特的觀點。把宇宙與人性相結合的故事設定,發揮空間其實很大,故事的可能性也很大。但是,電影的劇情單薄,沒能充分調動起這些可能性,也架不起畫面的精美與宏大;結局也有一點老套。

看看《星際穿越》,明明白白向我們展示了愛的重量,在情感和節奏上都很緊湊;《湮滅》中,也成功表達出了「自我毀滅」主題,並真正做到了提出的問題比答案更多。而《星際救援》中給出的答案太多了,解釋的太多了。我寧願看到羅伊的旁白少一點,整個影片更內斂一點,更孤僻一點,留白更多一點,讓鏡頭自己充分說話。

如果你想看太陽系有多美,那這部電影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但如果你想要看一個好故事,那你也許會失望,也許不會,畢竟每個人的觀影口味都不一樣。

以上內容為視頻解說的文稿,原視頻最初於2019年12月10日發布於B站及微博賬號:李里西。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原作者。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