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BPM》影評:120擊或者0

BPM影評
BPM,是上世紀90年代流行的浩室音樂的節拍,是夜店裡激昂的鼓點,也是電影中ACT UP組織成員們生命的頻率。


ACT UP,全稱「Aids Coalition To Unleash Power」(艾滋病人聯合起來釋放力量),主要成員大部分都是艾滋病人。本片的導演和共同編劇,都曾是ACT UP巴黎分部的成員,也許正因如此,這部電影才能帶來如同身臨其境的震撼。

上世紀90年代,艾滋病如同一場瘟疫席捲人類。短短幾年時間,死亡人數就從幾十萬上升到近千萬。與之相對的,是大眾對此的毫無防範與漠不關心,政府的不作為,藥廠新藥研發的一拖再拖。

在ACT UP巴黎分部的大會議室內,一場關於激進行動的辯論正在展開。


如果你參加過任何超過40個人並且人人都能發言的會議,你絕對會驚訝於他們的高效和坦誠。同意打響指,反對用噓聲,不打斷別人的發言,不發表長篇大論,一切直入主題。

這些規矩,全部基於一個原因,他們沒有時間了。

而這也是他們激進的理由。他們打斷官方的發布會衝到台上,往製藥廠的牆上灑假血,衝進學校的課堂強行科普防艾知識,舉著死去朋友的照片大遊行。


以一個常人的視角,這些行為,似乎確實有些「過」了。警察、藥廠談判代表、政府,所有人都希望他們冷靜、理智、等待。可是這些人似乎忘了,在沒有有效治療辦法的時候,對於他們,等待幾乎就意味著死亡。

這是一場和時間與死亡的賽跑,而每個參與其中的人,都沒法確定自己是否能贏。


電影的前半段就在交錯剪輯的會議與一次次的行動現場間推進。遊行現場變成舞廳的音樂,飄落的塵埃化作病毒與潰散的T細胞。我們跟著他們投入這場布滿血色與絕望的戰爭,燃燒最後一點生命化作昂揚的激情。

在一場夾雜了回憶的漫長纏綿之後,電影突然從廣角的群像轉到了個人特寫。它讓你看著前一秒還在質問著藥廠、在遊行上跳著舞的人,嘴角帶著微笑和愛人調情的人,是怎樣變成了躺在床上的僵硬屍體。



然後你會突然理解前面那些行為。他們要對抗的,不只是病毒,還有無知、冷漠、歧視、恐懼。那些BPM的加速生活,絕不是什麼年輕人的躁動,而是孤注一擲的求生決心。就像肖恩望著窗外的景色,半開玩笑的說著,「它讓我活的激烈。」

他們活的如此激烈,是因為他們正在死去。


而即使死去了,依然可以是個戰士,把自己的骨灰,狠狠地甩在道貌岸然的慈善晚餐會上,一如在在世時的激烈。這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匯成血色的河流,讓所有曾經無視的人,看到觸目驚心。


作為普通人,可以選擇60擊的勻速生活;可是對於他們,生命只剩兩種狀態,要麼是120的激烈,要麼死去。

***

如果可以,沒人不想歲月靜好現世安穩。可惜,這世界並未給過他們這個美好的選項。

有時候,這些故事顯得遙遠,畢竟,這一切都發生在上個世紀遙遠的巴黎。

但是,被爆出性騷擾的高校名單越來越長,大學生艾滋病感染率居高不下;還有,如果你想看到這部《BPM》,只能自己默默上網搜,因為按某電規定,它有關同性的內容違規,不能在影院上映。

你可以沉默接受著這個世界給的不公,你也可以像那個接到防艾宣傳冊的女孩,一臉輕蔑的說,「這不關我的事」。

但是,你得知道,這世上有人選擇了說出真相而非沉默,選擇了用120擊的節奏去抗爭和生活。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