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李察朱威爾事件》影評:3天的榮耀,88天的煎熬:看小保安如何大戰美國政府(附贈影片高清鏈接)

李察朱威爾事件影評

電影高清HD鏈接:李察朱威爾事件

電影改編自1997年《名利場》(Vanity Fair)所刊登的專題報導《美國噩夢:李察朱威爾事件》( American Nightmare: The Ballad Of Richard Jewell),文章詳細描述了1996年奧林匹克世紀公園爆炸案的始末,以及理查德·朱維爾在調查過程中所遭受到的誹謗。

劇透警告

1996年夏天,美國(USA)亞特蘭大正熱鬧地舉行4年一度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世界各國的運動好手齊聚一堂,只為了在這最能夠綻放自我實力的舞台上,奪下出色的成績和紀錄。

然而在奧運會比賽期間卻發生了駭人的奧林匹克世紀公園爆炸案,事件共造成1人死亡、111人受傷,還間接導致1人因為緊張過度而心臟病發作身亡,這起事件激起全球熱烈關注,FBI也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對案件展開調查。

主人公理查德·朱維爾是奧運會的保安,案發當晚,他在公園的長椅下發現了炸彈。本來爆炸會造成嚴重的後果,然而由於他緊急疏散了人群,使許多人員免於受傷和死亡。

一時間,理查德·朱維爾成了最當紅人物,人們把他視為美國的英雄,甚至有出版社願意為他出一本書。默默無聞的他完全沒有想過自己會以這種方式出名,事實上,他可能從沒想過要出名這件事。

他只是想成為一名警察。

理查德·朱維爾曾經是一名警察,因為心理原因被哈伯森縣治安辦公室開除後,他來到一家律師事務所打雜,在那裡他遇到了後來把他從犯罪指控中拯救出來的律師沃森·布萊恩特。對於在辦公室打雜的工作,理查德·朱維爾並不滿意,他想做的是成為一名執法者,保護人民。

離朱維爾成為英雄僅僅過去3天,事情就出現了驚天反轉。理查德·朱維爾被FBI列為爆炸案的主要嫌疑人。

從英雄到犯罪嫌疑人,理查德·朱維爾的悲劇在始於《亞特蘭大憲法報》的一篇新聞報道。記者凱西·斯克魯格斯使用不正當手段從FBI探員湯姆·肖手中取得嫌疑人信息,並在事件真相尚不明朗的情況下就對此撰寫了頭條文章。

FBI這麼做的理由,是因為理查德·朱維爾完美的符合了警方對於炸彈客的犯罪側寫:不得志的白人男性,是前警官、軍人,想成為英雄。

根據FBI過往經驗,確實有「發現屍體的人就是兇手」的反面例子。有些人在生活中極度缺乏存在感和價值感,當這種心理到達一定變態程度時,就會出現那種救火隊員故意放火、急救員故意製造意外……然後再衝出來救人,以此獲得心理的滿足感。

理查德·朱維爾曾經就職的學校校長,也向FBI表達了自己的懷疑:朱維爾在學校擔任保安期間,屢次騷擾學生、在高速上逼停別人……

隨著事態的發展,媒體挖出了更多細節。

理查德·朱維爾小時候為了炸鼴鼠製作過土製炸彈,幾年沒繳稅,曾經假扮警察被逮捕,家裡有手榴彈,甚至保留了公園裡的椅子碎片作為紀念……種種跡象都被認為是理查德就是罪犯的證據。

站在理查德·朱維爾面前的對手是全球最大的兩股勢力——美國政府和媒體,在這場戰爭中他毫無勝算。

媒體為了吸引眼球對理查德·朱維爾種種「不正常」的行為進行報道,努力把他描繪成一個炸彈客的模樣。這種鋪天蓋地的輿論壓力反過來左右了FBI的調查方向。FBI已無法收手,只能寄希望於通過非法的調查手段將理查德·朱維爾定罪。

理查德·朱維爾是否是真正的罪犯已經不重要了,FBI考慮的是如何才能盡快結案,在公眾面前保住自己的面子。承認自己錯了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對一個人來說況且不易,何況是一個臃腫的機構。

性格溫吞木訥的理查德·朱維爾不懂如何辯駁和捍衛自己的權利。面對媒體和FBI的詆毀,他始終對法律和正義抱有信心,甚至FBI想方設法地想要誆騙他,他也順從地配合。

好在還有理查德·朱維爾的母親和律師沃森·布萊恩特。他們是僅有的兩個相信理查德·朱維爾是清白的人。為了拯救理查德·朱維爾,他們四處奔走,想要挽回公眾對於理查德·朱維爾的偏見。

相比於理查德·朱維爾對執法機構的完全的信任,律師沃森·布萊恩特對於執法者始終懷著一種警惕的心理。在他看來,這些執法者的行動常常帶有可疑的目的,他們知法犯法,因此他才會離開公務員體系,自己開了一家私人律師事務所。

當布萊恩特發現理查德·朱維爾對於FBI探員畢恭畢敬的態度時,他大為惱火,對朱維爾喊道「他們不是政府,只是政府雇用的混蛋!」

理查德·朱維爾最大的問題在於,他一直說服自己相信他與其他執法人員是「一樣」的或至少是「同類」。那張朱維爾穿制服一臉自豪的照片是他給自己編織的美麗的謊言,事實上他一直都知道FBI那句「警察對警察」是一種嘲弄。

布萊恩特將朱維爾從自欺欺人的謊言中打醒,激發他抗爭的意志。電影最後,朱維爾對他一直以來崇敬的聯邦探員進行了一次漂亮的反擊,在那裡他說出了自己一直以來信仰的謊言是如何在這件事裡幻滅的,FBI不再是他的英雄,而是他此刻對抗的反派。他要正視這個謊言,做自己的英雄。

《李察朱威爾事件》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的第38部電影,也是他第5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其他4部分別為《美國狙擊手》、《薩利機長》、《騾子》、《15點17分,啟程巴黎》)。

對個體生命的關懷,是伊斯特伍德認為這個故事必須被講述的原因。這是一個因執法與媒體權力濫用而造成的悲劇,輿論的未審先判是一件相當危險的事。「光是一丁點的錯誤資訊,就足以把一個人的畢生的一切努力變成噩夢,常常在事隔多時真相大白後,大家也不會特別去更正或改變自己的想法,已沒有人再去關心和面對,實在讓人遺憾。這是一個人性的故事,人們很容易在沒弄清楚事情真相前,就輕易的就做出批判,不考慮後果,這絕不是正確的做法。」

在長達88天的時間了,FBI一直沒能找到理查德·朱維爾犯罪的直接證據。雖然《亞特蘭大憲法報》女記者凱西在最後釐清了案發真相,美國司法部長也在事件結束後向理查德·朱維爾道了歉,但整個社會對這位英雄所造成傷害已無法挽回。正如理查德·朱維爾片中所說:「人們會不會害怕成為下一個理查德·朱維爾而選擇不關心身邊發生的事情?」

影片最後,經歷了如此荒謬的一切,朱維爾依然是一個理想主義的人。他如願以償地穿起了制服,成為一名警察,因為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理想:保護人民,維護正義。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