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李察朱威爾事件》影評::被主觀充斥的世界能走多遠?

李察朱威爾事件影評

電影本身

先說說電影本身吧,電影在拍攝技巧上沒有新穎之處,也沒有採用過多的技法,用平穩的方式過度全片,讓電影出彩的應是電影本身的故事性,電影對細節的刻畫相當出眾,還原了真實事件本身的諸多細節,層層遞進,完美展現了理查德·朱維爾與沃森·布萊恩特等人的性格,但對於角色的轉變展現的有些尷尬,例如女記者凱西·斯克魯格強行加入的轉變會讓人感覺比較迷。全劇對角色情緒的把控比較到位,因為對於事件轉變的期待會一直吸引人看下去,所以會是一部幾乎毫無尿點的電影。


劇情

「咨詢的人心裡已經有了答案,來咨詢只是想確認自己的決定是對的。」此話出自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不知何故,當我在看《李察朱威爾事件》的時候腦海裡總是想著這麼一句話,只是現實往往比句子的描述更為悲觀:我們往往已經做下了判斷,無數的嘗試與取證只是為了驗證自己心中的答案。

從男主角理查德·朱維爾方面,在故事的大多數情況下反而讓人感到「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悲哀,他過於善良,過於將事情理想化了,他耐心仔細,會在意各種小細節,如果成為警察未必不能做出一番大事。

但作為前哈伯沙姆縣副警長的他在一定程度上也被體制化了,這與他的善良有關,也與他之前的身份有關。事實上,他做出了很多超越自身職責的事情,無論是後面提到的冒充警察,還是身為學校保安的在公路上攔車。他極具正義感,但用了不恰當的方式去行使了自己的正義感,我不理解為什麼這麼一位正直的副警長會被辭退,也許這是一部分原因。

同樣對於正義的信任與之前身份的原因使其過分相信FBI等機關,他是一個老實人,他相信世界的善良,因此他選擇保持沉默,選擇配合調查,並為FBI的行為作解釋,這是他對自己的安慰,因為他相信這樣的體制是正確的;他相信自己的理想是正確的;他相信警察們能夠帶來正義。如果當他不相信了,那帶給他的將是自己理想的破碎,這才會是帶給他最大矛盾與悲痛的所在。

可惜的是,事實遠比他的想象要殘酷,他發現他一味的忍讓並不能消除別人認為自己是犯罪者的判斷,執法者從他身上展開調查,只是為了讓他「成為」犯罪者,這時候,他做出的保護民眾行為的本身的初衷已經不再被考慮,他反而成為了局外人,執法者只是根據自己的主觀來處理問題。

最後,理查德·朱維爾選擇發聲了,我們為他的行為感到揚眉吐氣,最後他勝利了,可又有幾人懂那種自己堅守的理想被踐踏的感覺呢?他真的勝利了嗎?對於自己原本信念的懷疑,對警察這一職業的失望,正如劇末波比·朱維爾發現東西上的號碼難以消除一樣,永遠刻在了每個人的心理。

湯姆·肖最後說他罪孽深重是因為他讓人們看到了執法者的失實,媒體的失實,解開了社會最真實的一面,正如扶人反被訛,人們在行事使是否還會堅定呢?

這不由得讓我聯想到加繆的《局外人》,執法者迫切的想要的到他們想要得到的答案,世界徘徊著巨大的冷漠,「我」的個人思想在巨大的權力面前已然沒有意義,所有人都認為理解「我」,但他們只是用自己的主觀在了解「我」。

只是與本劇不同的是,《局外人》中的「我「是實然殺人而被判刑,而劇中則是救人卻被認為是殺人兇手,這顯然增添了更加濃厚的諷刺感,而這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更會使人憤憤不平。

懷疑的猜測可以理解,但更多的應該是取證而不是用自己的主觀去過分臆想,這能維護每個敢於發聲者的權益。才能夠保證更多懷有正義感的人們出現。


同樣《李察朱威爾事件》更多也對媒體進行了批責,凱西·斯克魯格作為《亞特蘭大憲報》的記者。她為搶頭條不擇手段,甚至誘惑聯邦調查局特工獲取信息,並基於一個無法辨別真偽的消息,迅速引領了整個新聞界的輿論導向,將理查德推入深淵,卻口口聲聲說是報道客觀事實。

輿論顯然會影響人類的判斷,這不僅僅是從眾心理導致的,事實上,難道就沒有媒體不會對理查德·朱維爾是不是兇手產生懷疑嗎?就沒有人會對作案條件產生懷疑寫下報道嗎?可劇中並沒有展現這一點,而現實中我也沒有查證。導演是否想說明輿論嚴重的影響了判斷,以至於人們已然失去了自己的思想只是隨波附和呢?

並且當輿論指向理查德·朱維爾是兇手時,其實FBI已然騎虎難下,他們顯然已經被迫被輿論牽著鼻子走了,為了保證自己的權威性不受動搖,他們只能想方設法的向著自己之前的判斷來靠近,以此來證明保證群眾對自己的信任。權力會迷惑人的雙眼,人會為了保證權威成為怪物。

因此媒體就更應該保證自己報道的確實性,如果媒體引導了錯誤的輿論,那顯然會給正義的判斷造成巨大的影響。

可惜媒體更多時候變成了謀其利益的工具,這在劇中是顯而易見的,當理查德·朱維爾的新聞成為頭條時,《亞特蘭大憲報》的記者們舉慶歡呼,正確性已然不被在乎,利益成為了每個狗仔的目的,追熱度,製造爛梗。這應當引起每個人的反思。

媒體的取向正是印證了當下的審美取向,這也是為什麼這劇能使人感慨萬千的原因。

在社交媒體蓬勃發展的當下,一丁點的小事也會被無限的放大,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們的審美取向,相比於英雄,人們更喜歡反轉的劇情;相比與好評,人們更喜歡看差評:相比於深度,娛樂向更易引起人們的注意。人們稱之為商業化,而製造這種取向的難道不正是我們嗎?審美引導了新聞,輿論的走向,失實的新聞的出現與「鍵盤俠「的出現不止是利益的選擇,更多的是不是也是我們的選擇呢?

這是一個真實的事件,有些歷史是需要被人知道的,也是需要被人銘記的,像這種有誤會的歷史人物,需要我們解開誤會。


真實事件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的百年紀念公園,在奧運會擔任保安的理查德發現炸彈救了很多人的命,

他最初被譽為發現炸彈並護送許多觀眾安全的英雄,三天後,他的家鄉報紙《亞特蘭大憲法報》爆出聯邦調查局的消息,文章標題為「聯邦調查局懷疑英雄後衛可能埋下了炸彈。」CNN、美聯社和其他新聞媒體一字不差地報道了這條新聞,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人們對理查德的看法改變了。文章聲稱理查德符合「孤獨轟炸機」的犯罪特徵。(同劇中)

在媒體的注視下,FBI搜查了理查德的家兩次。他們還調查了他的過去,詢問了他的熟人,並對他進行了24小時的監視。媒體對他進行了殘酷的「審判」,媒體大肆炒作,將他列為頭號嫌疑人。正如在電影中所看到的,這毀了他的聲譽,損害了他的職業生涯和個人生活。

駐紮在波比·朱維爾公寓外的新聞媒體動用了所有可以動用的工具,包括變焦鏡頭和收音設備,試圖捕捉來自公寓內部的對話。最初,在有人把波比·朱維爾的電話號碼傳到網上後,這套公寓每天還會接到大約1000個電話。

在理查德去世前的幾年裡,他一走進商店,就會有人竊竊私語,盯著他看。即使在爆炸案發生5年之後,他對被錯誤指控的憤怒依然如故。他確實成為了佐治亞州彭德格拉斯一個小社區的警官,減了65磅,娶了妻子達納,他後來成為佐治亞州梅里韋瑟縣的副警長。2007年8月29日,理查德死於糖尿病併發症引起的心力衰竭。享年44歲。他的母親波比·朱維爾認為,那起事件帶來的壓力導致了他的早逝。

真實事件節選自新京報《關於理查德·朱維爾的真實「哀歌」》:

http://www.bjnews.com.cn/ent/2020/01/12/673155.html

更多精彩請關注:蝸牛文影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