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老師有問題》影評:不說出來,人人都是幫兇
老師有問題影評故事從一場不同尋常的家長會開始,人們臉色陰沉,沉默地將外套放進置物間,教室被陰鬱的氣氛填滿,此刻的教室與冰冷的置物間並沒有什麼區別,家長們面面相覷,很明顯,沒有人樂意出現在這裡。
校長率先打破死寂一般的沉默,圍繞老師有問題達瑪莉教學方式的爭議也正式拉開序幕。今晚注定不是平靜之夜,家長們心照不宣,卻沒有人願意說出真相。
教室很小,小到只能擠下幾十名學生和一名教室。教室很大,大到能裝下國家的未來。而教室扮演的是什麼角色?孩子們的引路人或摧毀者。這部電影沒有給出答案,但展示了一部分驚悚現狀。
當教育和學歷成為最重要的社會價值標準,甚至能改變人的一生,人們願意為之付出的也越來越多。教育能帶來自由,也能帶來束縛。當教育變成雙刃劍,你握住的是刀柄還是刀刃?
在達瑪莉的課堂上,學生自我介紹談的不是興趣愛好而是父母的職業。她將這些信息認真記錄在隨身筆記本,臉上的表情意味深長。孩子們天真地把家庭情況一一道來,不曾料想這竟然是噩夢的開端。
達瑪莉竭盡可能地將學生家長「物盡其用「,從頭髮造型到家中壞掉的洗衣機,都由不同的家長代勞。孩子們頻繁出入老師家,不是請教問題,而是做家務。中產階級利用社會地位提供便利,工人階層被當成廉價勞動力。達瑪莉儼然一副女王的姿態,只有令她滿意的家長,孩子的成績才能「提升「。
人們總是在自身利益被侵犯之後才會願意主動反擊,因為父母無法滿足達瑪莉的無理要求,女孩丹卡受到了老師不公平對待,身心飽受煎熬,自殺未遂。家長終於無法隱忍,打算聯署揭發達瑪莉的惡性,也促成了這次秘密的家長會議。
然而,班上絕大多數家長並不打算參加聯署,因為躺在醫院的並不是自己的孩子。丹卡的父母知道悲劇發生之前,選擇的也是沉默。丹卡父親曾經質疑過拒絕過,但最終選擇的是妥協,理由是「其他父母也是這麼做的「。
盲目的從眾現象在現實生活中並不陌生,錯誤的事情做的人多了,罪惡感彷彿被稀釋,可以自我安慰不是唯一犯錯的人。把自主行為犯下的錯誤歸咎到其他人的影響,殊不知最終仍然要付出代價。
人們默許不公平現象的發生,物化教育本身,錯誤地認為沉默無罪。原本應該純粹公平的課堂上,被劃分出了社會階級。提倡人人平等的教育,卻被資產階級壟斷。
達瑪莉是一名不合格的教育者,然而令她有恃無恐享受扭曲教學生涯的是所有無聲的家長們,就像食人族首領底下俯首稱臣的跟隨者。不公平的問題顯而易見,卻直到鮮活的生命差點逝去,才有人願意發聲。當教育和錢權掛鉤,教室手中掌握的不僅僅是考試成績,還有孩子們的未來。
錯失教育機會的家長們,希望下一代不要重蹈覆轍,能夠通過教育改變命運。如果不服從達瑪莉,孩子將面臨無法升學的可怕境地,而這對於工人階級的家庭來說無疑是致命的威脅。相較之下,天沒亮就去幫老師排隊購物似乎更容易接受。
這場家長會最終以大多數人不贊同聯署而結束。公開的會議過後,這些不願表態的家長們卻不約而同來到校長辦公室,偷偷地簽下了名字。沒有人願意公開對抗手握孩子未來的老師,即使所有人心中都明白她不配為人師表。
達瑪李的畸形個人秀提前落幕了,看似受害者是少數家境清貧的學生,其實不然。通過作弊得到高分的孩子失去了誠實的品質,在價值觀建立初期就接受了錯誤的引導。
價值觀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並且很難逆轉。年少時期接受的教育是價值觀的重要組成,教育的意義遠遠不止於分數。一個達瑪莉影響的是十幾個少年的人生軌跡,這樣的結果並不是愛子心切的家長的初衷。
達瑪莉是所有默許教育不公平現象發聲並參與其中的人們滋養出來的怪物,哪裡有需求,她就可以在哪裡重生。你的生活中有達瑪莉麼?
不要讓教育成為刀刃,刺向追夢的少年。
[文章首發於公眾號DING(DING0612_),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