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厭世媽咪日記》影評:狗血結局去掉兩星

厭世媽咪日記影評

(一)說說女主

女主的原生家庭:

從電影中可以推測出女主和弟弟從小家庭物質狀況不太好,父母之間、親子之間關係也很糟糕。所以女主不是在一個有愛的環境下長大,成年後女主很希望得到彌補。從女主之後逆來順受的家庭角色,我覺女主童年可能長期被嚴苛對待甚至虐待。

女主的人生選擇:

女主有過叛逆的經歷和夢想(可以從女主懷孕時在咖啡館偶然遇見舊人一幕看出,這個設計其實有很大的信息量……請大家自行腦補下她的成長經歷),但她又有對穩定生活的強烈需求,所以選擇了早婚早育(生育多個孩子可能會讓她也有被愛的感覺——女主把「被需要」完全等同於「被愛」——原因後面會說)。

女主的家庭角色和性格成因:

在婚姻關係中,她在盡力做丈夫眼中(需要的)好妻子,在性關係中,很她是討好型伴侶,比如對丈夫性需要非常敏感且不會根據自己需要拒絕。在親子關係裡,她盡力做一個(兒子需要的)好媽媽,即便挺著大肚子都還在操心二兒子的事情,忍受難題……

光是寫這些時,我都感覺到心累和憋屈……然而,我們的女主竟然還時常拒絕別人關愛的幫助!比如找藉口拒絕弟弟僱傭夜晚保姆減輕自己負擔的建議,比如在他人面前特刻意強調丈夫輔導其中一個孩子的功課……從這些可以推測她丈夫或許曾經也提出過共同擔當家庭生活的責任,卻屢次被她拒絕。為什麼?因為女主是一個極度缺愛,且高自尊低自信的人。這造就了她外表強悍,會包攬一切、照顧一切、滿足一切,內心卻消耗巨大,無法好好關照滿足自己的需要,時常處於崩潰邊緣。電影中沒有線索,但鑑於我無法理解女主不離婚也沒崩潰的設置只能自行腦補,女主肯定有受虐傾向。

(二)說說男主

基本人設:

收入顯然不豐,似乎勉強滿足兩個孩子家庭開支(二兒子一直在吃激素雞肉,沒錢給二兒子單獨請老師,沒錢給三女兒請夜間保姆),但依然一直生生生。看起來不太是個非常有頭腦和計劃的人。

家庭角色:

妻子生第二個孩子產後抑鬱,生第三個後其實是躁狂(伴有幻覺——夜間保姆是她幻想出來支撐她精神不至於崩潰和抑鬱的產物),女主可能有雙向障礙。而他對妻子多次懷孕養育孩子所承受的身心家庭壓力似乎一無所知,一直缺乏對家庭結構變化後新生命新責任的擔當意識。

更可怕的是:他對每天一起生活的妻子身心狀態(妻子被校長和醫生一眼就看出來巨大壓力消耗下的疲憊和易怒)毫無察覺,對妻子躁狂症狀有疑問卻也不深究各交流,在這種情況下每晚還能打遊戲放鬆、安心睡得呼呼(這不是丈夫和父親,是巨嬰)。在快要失去妻子時,才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這個突如其來的改變和理想化結局,真嚇到我了……)。做為丈夫和父親,如此遲鈍、責任感和能力非常有限、自尊還很高(討厭妻子有錢的弟弟),卻能建立如此有愛的家庭關係(通常情感關係非常好的夫妻會對對方狀態感同身受,至少不會特別遲鈍),這些愛的戲份的真實性非常可疑。

狗血的結局:

要不是塞隆的演技和前大半部,我只能給兩星。看到劇中,我甚至有種:好像只要女主和「夜晚保姆」就夠了,有愛又有趣啊,男主存在感只有氣人的感覺……這影片從開頭寫實主義走向中部魔幻主義,再走到結局童話世界……一步步邁向「神壇」……ORZ

(三)一點建議 1.給想做好父母的你

建議所有想要做對自己、孩子及家庭負責的父母,在生育前都先學習學習《發展心理學》。先學會做個合格的親密伴侶,再考慮養育孩子。

2.給想做好爸爸的你

現代心理學強調母嬰關係的重要性,這裡實際包含著:從孕育期開始,父親對母親和嬰孩從物質的支持到現實的陪伴!!!孩子只有在夫妻關係、親子關係都建立較好的情況下,心理才能成長的更健康和強大。

3.給做為母親的你

女性絕對不要覺得生兒育女都是自己一個能承擔就全承擔的事,我們說的是科學育兒不是封建社會女性道德標準。大包大攬絕對不利於為父親和孩子創建良好的親子關係,研究證明從早期開始有父親的參與有利孩子身心健康且全面的發展。

而且剛生完孩子的你面臨身心大調整,更需要恢復和被照顧,關愛自己是非常值得優先考慮的事,你好孩子才能好。除了母乳哺乳,其他一切成人可以做的,只要父親在旁邊,都可以讓他做。對於孩子,誰都不是天生的好媽媽好爸爸,在家庭結構變化後,需要每個人都為比重新定位,這是彼此給予成長的機會。

4.關於愛的思考

光嘴甜不是愛、有錢也不是。彼此常常能感受到對方的需要,常常能夠得到對方的回應,時常互助,惦記著、心疼著,才是真愛。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