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燃燒女子的畫像》影評:一部關於愛和遺憾的電影

燃燒女子的畫像影評

一部電影,表達了導演想講的故事,喜歡看電影的人,跟小朋友喜歡聽故事的道理應該是相通的。評價一部電影的好與壞,標準非常多,拍攝技巧、敘事手法、故事情節、情感表達、剪接構圖等等,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受,所以看電影是一件非常私人且主觀的事,對我而言,看完一部電影,隱約之中像是跟電影導演完成了一次無聲對話,因為我總是很難控制的想一個問題:這部電影,導演到底想講一個怎樣的故事? 比如剛剛看完的《燃燒女子的畫像》,目前豆瓣評分8.7分(9406人評分),雖然評分人數不多,但目前的評分結果不算低,我個人覺得這九千多個評分的觀眾,絕大部分應該是女性,理由很主觀,只是單純的覺得一個男的,應該很少能夠耐著性子看完一部片長2小時,情感細膩但沒有一個男演員的電影。如果有,那他一定足夠文藝,足夠資深。我不是資深影迷,但近兩年看過的電影,已經讓我對戛納電影節留下了「文藝片備受青睞」的印象,張同學發給我關於這部電影的公眾號推文裡,就有這麼一句話:「在2019年戛納電影節中,不僅拿下場刊3.3的高分,僅次於3.5分的《寄生蟲》,更以‘黑馬’姿態拿下戛納最佳編劇大獎,成為年度期待之一。」所以我為什麼會看這部電影,因為在我看來,這又是一部有戛納加持的文藝片,老實說,2015年在戛納大放異彩的《CAROL》讓我對2019年這部同類型題材電影充滿了期待。 現在電影看完五個小時了,我的期待沒有落空,雖沒有像《CAROL》那樣讓我情緒久久難以平復,但依然是一部看完之後,讓我有話想說的電影。 毫無疑問,這是一部純女性題材的電影,從導演到演員,再到戲裡戲外的故事,都繞不開女性這個性別話題。導演自編自導這樣的一個故事,到底想通過電影表達什麼?我試圖找到這個問題我自己的答案。 第一個在我腦子裡冒出來的關鍵詞是「紀念」,通過電影公眾號的介紹,才知道導演和其中一位女主角曾經是伴侶,12年前因為電影合作在一起,如今已經分開,《燃燒女子的畫像》是兩人道別之作。戀人分手的原因,旁人永遠無法真正得知,但無論因為什麼原因,兩個曾經相愛在一起的人分開,從來都是一件讓人覺得遺憾和傷感的事。我想,這部電影應該可以看作兩個曾經相愛的人送給彼此這段感情的紀念。 第二個關鍵詞是「凝視」,我記得電影裡兩個女主角在女僕忙著自行用土法墮胎的時候有一段簡短的對話: 「You’ve known love」 「Yes」 」What is it like?」 「It’s hard to say」 「I mean, how does it feel?」 整個對話過程只有五句台詞,每句台詞不超過十個單詞,埃羅伊斯問的認真小心,瑪麗安答的模糊克制,雖然對話沒有結論,但在整個對話過程中不由自主投向彼此的凝視是完全忠於自己內心想法的身體語言,旁觀者看的清清楚楚,當事人卻還在假裝掩飾。影片的最後,兩人躺在床上的對話,還回應了這個片段,瑪麗安對著埃羅伊斯說「when you asked if I had known love, I could tell the answer wasyes, and that it was now」,法譯英再翻譯成中文的意思就是「當你問我是否知道什麼是愛的時候,我告訴你是的,當時就是」。關於愛的討論在電影領域從未停止,這似乎是一個永恆且歷久彌新的話題,每一個情感細膩的導演都試圖通過自己的作品給出自己的答案,在這部電影裡,我看到的答案是:如果你愛上一個人,你的目光會控制不住投向她,沒有辦法移開。導演對於「什麼是愛」這個問題的答案,我覺得就差直接把《愛之凝視》用作電影名字了,除此之外,電影從頭至尾都在傳遞這個信息,話說回來,最終電影用的名字《燃燒女子的畫像》也是電影最經典的凝視片段:裙襬都燒起來了,目光都無法移開……這讓我想起一個多年前不知在哪裡看到的說法,如果兩個人對視時間可以超過6秒,互相不覺得尷尬,彼此一定互有好感。現在看來,這個說法未必是無稽之談。 第三個關鍵詞是「選擇」,關於對那個古希臘神話俄耳甫斯(Orpheus)和妻子歐律狄刻(Eurydice)愛情故事的討論。傳說,歐律狄刻因被毒蛇咬傷身亡,俄耳甫斯來到冥府,以歌聲感動了冥王冥后,冥王答應他把妻子帶回人間,但前提是不允許途中回頭看妻子,在即將回到人間的那一刻,俄耳甫斯忍不住自己的思念和不捨,回頭看了一眼歐律狄刻,然後永遠失去了自己心愛的妻子。在女僕無比痛心指責俄耳甫斯為什麼不牢牢記住前提條件的時候,瑪麗安說,或許是有原因的,而這個原因她的原話是「他選擇留下關於她的回憶,所以他才會回頭。他做出的不是愛人的選擇,而是詩人的選擇。」埃羅伊斯若有所思的認可了瑪麗安的結論,因為神話故事的最後,若有似無的提到歐律狄刻輕聲喊出了「回過頭來」,而在影片最後,瑪麗安從樓梯上跑下去,打開門準備衝出去的那一刻,埃羅伊斯也在背後喊出了「回過頭來」,然後瑪麗安回頭看向埃羅伊斯的那一眼,無法不讓人聯想到她們對這個令人倍感遺憾的古希臘神話的討論。俄耳甫斯和歐律狄刻做出了不是愛人的選擇,選擇了回憶,瑪麗安和埃羅伊斯做出的也不是愛人的選擇,選擇了接受現實,因為那是18世紀的法國,女性根本無法自主掌控自己的命運。不是因為不愛而分開的愛人,最讓人覺得遺憾,也正因為這份遺憾,才更讓人覺得刻骨銘心和無法釋懷。 是的,這就是一部關於愛和遺憾的電影,無論戲裡,還是戲外,沒有其他。如果非要在愛和遺憾之外,找點現實意義,我想應該是:無論是18世紀的法國社會,還是現在的社會環境,女性都沒有辦法完全掌握自己的命運。

———轉載同名作者微信公眾號文章《燃燒女子的畫像,一部關於愛和遺憾的電影》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