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燃燒女子的畫像》影評:回首的俄爾浦斯:《燃燒女子的畫像》影評
燃燒女子的畫像影評希臘神話中俄爾普斯的故事,大致講述的是,一位叫作俄爾普斯的音樂奇才,與水神歐律狄刻相愛,而歐律狄刻在一次漫步中不幸被毒蛇咬死,俄爾普斯為此下到冥府企求冥王和冥後將他的愛人歸還,冥王、冥后受到俄爾普斯的感動,決定讓歐律狄刻復生,但條件是俄爾普斯在將歐律狄刻帶回人間之前,不能回頭看她。就在兩人將要離開冥府的時候,俄爾普斯回頭了,歐律狄刻忽然墜入深淵,遭遇第二次死亡。這一則神話是理解《燃燒女子的畫像》這部電影的關鍵,這是一部非常傑出的電影作品,無論是電影語言的運用,還是故事的講述,都屬上層,時代氛圍的營造也極為出色。
《燃燒女子的畫像》的故事發生在18世紀60年代的法國,女畫家瑪麗安受到委託,要為一位名為愛洛依絲(是否與盧梭的《新愛洛依絲》有一些關聯呢?)的富家小姐畫肖像畫,但是前提是不能讓這位小姐知道實情。因為肖像畫完成後要寄送給米蘭的一位紳士,如果對方中意,那麼小姐就要嫁給這位紳士,而小姐對這門婚事滿心排斥,所以畫肖像畫一事必須暗中進行。兩人每日的相互凝視,愛意萌生,但是由於時代的限制,兩人都無法對抗禮教和禁忌。最終,肖像畫完成,瑪麗安離開了愛洛依絲。告別的那一天,瑪麗安壓抑著自己的情感,與愛洛依絲輕輕地擁抱後便轉身離開,因為瑪麗安知道,如果抱得越久,她就越難以割捨。鏡頭跟隨著瑪麗安的背影,下樓,急促的跟鞋聲,當瑪麗安打開門的一剎那,愛洛依絲叫住了她:「回頭吧。」瑪麗安看到了愛洛依絲的一襲白色婚紗,這個樣子是她在多次看到的幻象,這是她害怕看到的。燈光暗了下來,畫面變得一片漆黑,這裡實際上象徵的是愛洛依絲墜入深淵,瑪麗安的回頭就是一次「俄爾普斯回頭」,這次回頭成為她們兩人的道別。
若干年後,瑪麗安借用自己父親的名字,將自己的一副畫作放到畫展上展覽(男權中心的時代),畫作呈現的內容正是「俄爾普斯回頭」。一位批評家走到畫作前說:「這幅俄爾普斯畫得極好……人們習慣於描繪俄爾普斯回頭前的場景,或他在妻子死後的悲容,而您的畫中,他們只是在道別。」畫中的水神歐律狄刻,金髮,一身白色紗衣,像極了出嫁時的愛洛依絲,瑪麗安所畫得實際上是自己與愛洛依絲的道別。這是愛洛依絲賦予「俄爾普斯回頭」這一神話的新意,也是電影中關於「俄爾普斯回頭」的一層意思,瑪麗安將這一內涵表現在了自己的畫作中,它表現了瑪麗安與愛洛依絲的真情,同時也包含著時代束縛下兩人愛而不得的悲哀。
那麼影片中「俄爾普斯回頭」的另一層意思是什麼呢?我認為是對男性的控訴。一個夜晚,愛洛依絲為瑪麗安和女僕蘇菲朗讀,所讀的內容正是俄爾普斯的故事。故事對俄爾普斯回頭的解釋是因為他過於思念妻子,事實上這並不符合常理。愛洛依絲對這一故事的解釋是,是歐律狄刻自己讓俄爾普斯回頭,從而主動向自己的愛人告別,這是上文分析的層面。而瑪麗安認為,俄爾普斯的回頭另有原因:俄爾普斯在心中做出了選擇,他選擇了對歐律狄刻的回憶,而非真實、鮮活的妻子,這不是作為愛人,而是作為詩人的選擇。這個觀點實在是令人讚嘆不已!我曾經表達過這樣一個觀點:文學作品有時可以幫助人們認識世界,有時卻阻礙人認識世界。當你站在荷塘邊,「小荷才露尖尖角」、「接天蓮葉無窮碧」這樣的句子湧入腦海,往往會阻礙你真正地去觀察眼前的荷葉。所以,俄爾普斯的深情是自己感動自己,這是一個男人慣用的把戲,歐律狄刻的死,是俄爾普斯有意造成的。虛假的愛會置人於死地,我猜測,愛洛依絲的姐姐便是因為婚後難以忍受丈夫的虛假而跳崖自殺,這也造成了愛洛依絲對自己婚姻的恐懼,而影片結尾的長鏡頭,愛洛依絲聆聽音樂會的表情,集憤怒、悲傷、無奈、痛苦、渴望於一身,表明她的婚後生活依然是一片荒蕪。這是「俄爾普斯回頭」的第二層意思,充滿女權色彩,表達的是對男性中心主義的抵抗。關於影片對男權的否定,除了跳崖的姐姐,女僕蘇菲的打胎經歷也是一個佐證:男人留在女性肚子裡的東西,只是女性想要擺脫的噩夢。
那麼,瑪麗安和愛洛依絲的關係是怎樣的呢?這是一部講述繪製肖像畫的電影,對於這一問題,我們可以從畫作的角度切入。在瑪麗安到來之前,有另一位畫家來為愛洛依絲畫過肖像畫,但是愛洛依絲十分抗拒,於是那位畫家只留下一幅沒有面容的肖像畫。而瑪麗安隱藏了自己的畫家身份,每天觀察愛洛依絲,目光與凝視構成了影片絕大部分的內容。瑪麗安為愛洛依絲畫出了第一幅肖像畫,為了表達自己心中的愧疚,她決定讓愛洛依絲第一個看這幅作品,而愛洛依絲看後對此非常不滿意:
「在您眼中我是這樣的嗎?」
「不僅是我,還包括了作畫的規則、技法、色彩和光線的運用。」
「可它並不鮮活,我感受不到生命力的存在。」
「生命力只是曇花一現,一味追求生命力的畫像會因時間流逝而失去真實本質。」
「並不是世間一切都那麼短暫,比如發自肺腑的一往情深。」
這裡愛洛依絲的不滿實際上在於,她原本以為瑪麗安和其他的畫師不一樣,她以為瑪麗安能夠了解自己的內心深處,而瑪麗安的畫中一切都是「隔」(王國維語)的。愛洛依絲說:當你注視畫中人時,我又注視誰呢?用技法繪出的作品,實際上就是俄爾普斯對歐律狄刻的回憶,而不是一個鮮活的歐律狄刻。王安石詩曰:「意態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肖像畫難以表現人的內心情感,是藝術表達的固有難題,然而一切並非是不可表現的,關鍵在於畫家的心。
於是,瑪麗安塗毀了這個作品,決定重新開始繪畫。經過這一次對話,兩人之間的心意其實已經漸漸明瞭。之後,瑪麗安實際上畫出了兩幅畫像,一幅是前作基礎上的昇華,是在幾天裡兩人身體和心靈的雙重愉悅的基礎上創作出的。這幅畫使得瑪麗安陷入了兩難境地:她越深愛愛洛依絲,她就畫得越好;她畫得越好,愛洛依絲就會離她越遠,嫁給米蘭的紳士。
另一幅畫,出現在影片的開頭,在畫室中擺著這幅畫,瑪麗安成為了一名繪畫教師,往後進入了影片的倒敘內容。這幅畫大致創作於兩人分別之後,畫的內容是一個雲層很厚、月光暗淡的夜晚,一位綠衣女子,裙裾燃燒,孤獨而自由地站在曠野上。如果說,第一幅肖像畫是為了滿足愛洛依絲母親的要求,觀看者是米蘭紳士,那麼第二幅寬泛意義上的肖像畫,才代表了瑪麗安心中愛洛依絲真正的形象,紅紅的火焰正是她心中燃燒的愛意。愛洛依絲裙子著火的夜晚是兩人關係更進一步的關鍵點,這一晚過後,兩人第一次接吻,然後便是更進一步的魚水之歡。
兩人的真愛令人感動,愛洛依絲曾問過瑪麗安知道愛一個人是感覺怎樣的,瑪麗安說知道,這份愛的感受不是過去時,而是現在時,也就是說瑪麗安真正愛上的人便是愛洛依絲。實際上,兩人初見便相愛,互訴衷腸時,兩人都感慨光陰虛度,沒能早些表達愛意。這樣的感情實在是令人動容的!相比之下,男性的愛卻是那樣虛偽。
最後,我們說回那次畫展,在那次畫展上,展出了一幅貴婦人的肖像畫,畫中人正是愛洛依絲,旁邊的是她的女兒。這幅肖像畫正是用技法掩蓋生命活力的典型,愛洛依絲的表情光鮮亮麗,卻十分虛假,這正是男性眼中的女性,「記憶中的歐律狄刻」。畫中唯一的亮點是,愛洛依絲手中拿著一本書(可能是俄爾普斯神話),手指卻扣在了第28頁。因為,在這一頁中,瑪麗安曾畫下了一幅自畫像送給愛洛依絲。這一動作實際上表明的是,愛洛依絲心中對瑪麗安:
那永恆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