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燃燒女子的畫像》影評:一種新的感覺,那就是遺憾。
燃燒女子的畫像影評開場是女主的畫板場景 由女主的畫《燃燒女子的畫像》回溯到之前發生的故事。
開頭就一直強調燃燒,不論是女主台詞點題還是後面的場景,都是和燃燒有關,如果沒有燃燒,就有水。女主來到一個人的家裡,被要求給女孩畫像。此時女主處於壁爐的火焰前,全裸在大壁爐前抽菸,在背景光影動盪不安的情況下吃東西,相反女僕人的背後一片漆黑,更穩定。
女二出場前,女畫家從其母親的口中得知女二不想嫁給那個人,又從僕人口中得知大姐是跳崖自殺。隨後女二出場,應該是在電影15min左右,整體由暗到明,一直為背影且帶著帽子穿著長袍走在前面,保持高度神秘。整個片子鏡頭都很長,可能是因為前幾天看了搏擊俱樂部那種很快節奏的,現在看起這種慢節奏的總覺得太慢。一對正反打之後,女二的帽子在走路的過程中掉下,露出女畫家猜測的金髮,女畫家露出一絲笑容,結果女二就開始往懸崖衝,一個側拍女畫家在後面飛快的追,女二最後在懸崖邊停住回頭說:「我想著麼做好多年了。」女二第一次露面。隨後在海邊,兩人第一次共處一個畫面,兩人第一場戲的配色是女畫家紅色女二藍色,之後是比較經典的女畫家向內側回頭看女二連續四次,每次在回頭的過程中都會露出女二的臉,很奇妙,讓我想到瓦爾達《短角情事》的類似鏡頭,在伯格曼的《假面》中有,不過那樣的使用更加陰鬱。我猜導演也算是有點致敬的意味吧,畢竟這是部女同電影,《假面》就是兩個女人的故事,同時瓦爾達又是女導演且是新浪潮和女性電影的代表人物。
之後兩人回家,女主的敘事視角確立,女主的旁白說自己一直在觀察女二,此時上樓梯在觀察她的耳朵,在不同光線下的感覺。最近剛剛了解到敘事視角這件事,不過也不是所有的電影都是主角作為敘事視角,甚至有很多是配角視角,比如《控方證人》就是老律師的敘事視角,算是男配角,當然也是個在片子中很重要的角色,總不能選個無關人員。
女二藍色的眼睛好美,像大海,如果以後我要拍和大海相關的人時也想要藍色美瞳。兩人至今只要對話都是內反打,絕不過肩,關係很弱。從僕人和女畫家共處一個均勻背景時可以看出,女僕人在給女畫家幫忙,並提示女畫家可以幽默一點逗女二笑。不過話說每次看這個女畫家畫畫都感覺跳戲,一看那個畫就不是她畫的,用筆唯唯諾諾猶猶豫豫,也可能是此處就想表現心不在焉無法進行的感覺。然後兩人開始了一段海邊側拍對話長鏡頭,兩人完全均分畫面,關係開始增進,對彼此都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之後女畫家穿上綠色裙子為了模擬女二坐在椅子上的裙子褶皺,此時女二到來,通過放在地上的小鏡子設置了一點點懸疑感,裙擺步步緊逼,增強了女畫家怕被發現的緊張感,同時女畫家出來的時候女二坐在她之前做過的椅子上,兩者得到了一種呼應。女二來找她借菸,兩人再次共畫平分,並提到音樂。女畫家彈起音樂,女二第一次主動入畫進入女畫家的世界,兩人再次共畫平分,一組正反打,此處為第四次平分,女畫家背後是燃燒跳動的火焰,充滿熱情與活力,但內心也感到不安。女二的背景是清冷的淺藍色,和女畫家形成鮮明對比,此時兩者之間的距離很近但內心差距很大。果然女僕人給畫家幫忙了,穿上了綠色的衣服。每當女畫家感到不安,火焰的反光就會映射到臉上,不過這好像是被用爛的方式了。45min女畫家把之前別人畫的無頭畫像燒了,燃燒著的女子肖像一個拉鏡頭,反打火光在女畫家臉上跳躍。
女畫家說了真相,依舊是內反打,我估計這電影是不是沒有過肩鏡頭。此時的內反打表示在說重要的事情。女二下水讓我再次想到瓦爾達的那些海灘。女二看到畫說:「並非一切都會飛逝,有些感情會深入骨髓。」女二不認可第一次的畫作,女畫家把畫作銷毀,女畫家差點被母親攆走,短暫危機出現,但很快便得到解決,女二主動提出要女畫家為她作畫,此時母親和女兒的衣服是同一色系的深藍色。女二終於穿上了綠色的裙子和女畫家達成紅配綠,此時兩位女主還是有很大隔閡,因此女畫家的背景是較亮的窗戶,女二的身後是藍灰色的牆。畫家和導演和演員和所有普通人一樣都是在深入的觀察一個角色塑造一個角色成為一個角色。女二要求女畫家來到自己身邊,兩人進入相同的背景再次平分畫面,推鏡,女畫家此時表現出一絲衝動,多次看向女二的嘴唇。晚上三人打牌,女二身後是火光,暗示女二心中的情緒波動。70min的時候阿卡貝拉出現,伴隨著女二的臉在熱氣之後的閃爍和裙子的燃燒,兩人在山崖下第一次接吻,達到了第二次小高潮。但是這裡的時間點讓我有點懵,燃燒是晚上接吻時早上,吃飯怎麼這麼快就晚上了。。還是說他們燃燒的時候是清晨?
精巧的是自畫像那段,鏡子的運用很巧妙,雖然說鏡子已經是被用爛了的,但是這種運用還是讓人覺得驚豔。
第三次危機分離,擁抱後的匆忙離開,慌亂的腳步聲和哽咽的聲音,讓人感到遺憾,就是那新的感覺。之後回溯到第一場畫班,一個女同學把畫家畫的很悲傷,那個女同學顯然就是個打雜的,但是感覺她的話沒有什麼立足的根據,沒有體現這兩個人的熟悉程度,就無法根據這個人的話去判斷女畫家的真實狀態,但是顯然如果要交代這兩個人的關係又要大費篇幅,這麼慢節奏下來估計再加半小時都打不住。
畫展處如我所想,想必是28頁,不過畫展這樣一種敘事方式倒也有點不太落俗。最後兩人在交響樂會上相遇,但是只有女畫家看到她,她在流淚。
其實感覺故事還是很平鋪直敘,也沒有太多起伏,第一遍看下來大概感覺整體有三個高潮點,但是落差都很小,人物弧光感覺不夠,但是美術還是比較出彩,海邊的戲攝影也很有獨特風格,讓我想到至今還沒有機會看的《三伏天》,聽說那個那個短片的攝影很符合故事的敘事。作為一個很女性主義的片子,不知道男同胞們看了會作何反應,我甚至覺得可能只有少數男生會看?並且是敘事節奏如此之慢的女性主義。除了後面的畫展現場,全片只有一個男人出現,而且我沒get到那個男人出現的意義何在,也許是文化差異導致我並不了解。但是我個人還是不太喜歡敘事節奏過慢的,而且感覺並沒有講什麼很強烈的情感和內容,都過於含蓄,也許這就是這部片子的風格,顯然我好像更喜歡衝擊感強一點的,可能就是當代快節奏的消費讓我太浮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