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燃燒女子的畫像》影評:《燃燒女子的畫像》:熾熱的希望不僅是一幅畫
燃燒女子的畫像影評
《燃燒女子的畫像》是由瑟琳·席安瑪執導,阿黛拉·哈內爾、諾米·梅蘭特主演的劇情片,於2019年5月19日在戛納電影節首映。該片講述了18世紀的法國一位不情不願的新娘洛伊斯與委託來畫她肖像的女性藝術家瑪麗發展出一段感情的故事。
這部電影很大的特點就是,幾乎每個場面,都是一副精美的畫面。而之所以採取這種拍攝手法,可能在於導演想把這純潔的愛情體現的淋漓盡致。在18世紀這個時期的歐洲,由於經歷了法國大革命和英國工業革命的大變動,整個歐洲都蔓延著一個破解約束,解放思想的濃厚氛圍。在這個時期,同性之愛,當然是不被道德倫理所接受的,而畫家和待嫁小姐的愛情,正是勇於衝破束縛,新思想新文化破繭而出的革命性一筆。
在故事起初,主人公瑪麗(諾米·梅蘭特飾演)乘船出海來自一片島嶼莊園,為洛伊斯(阿黛拉·哈內爾)畫像。這種偏僻的地理位置的設定,也可能是有隱喻的。同性愛情處於弱勢群體的現實,從中世紀到現代社會都被視為一種「異類」。「彩虹旗」為其主權伸張的意願卻隨著時代的發展沒有一點減弱。除了兩位主人公,本片幾乎沒有涉及其他人物的梳理。因此,純潔的愛情,從隱隱的認識到奔放的狂熱,被兩位女人公演繹的淋漓盡致。
可是,不能被忽視的還有一位女傭的出現。把她安排在兩位主人公之間,可能也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女傭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她的意外懷孕,需要兩位女主人公幫助把肚子裡的孩子打掉。這裡有很大隱喻的體現。在傳統思想中,女人結婚生子,天經地義。但是待嫁的小姐和待孕的女傭其實就是反對舊社會的兩種具體體現。只不過限於藝術的手法,讓女傭來表現這種暗含的意思,更是有一種譏諷的意思在裡面。
在電影的最後,畫家即將離開。而兩個人的紀念,隨著一本書的第28頁,留下了深深的伏筆。在這裡,文章突然加入了畫家的旁白。在她講述的過程中,觀眾不僅想她的另一半近況如何呢?
在一起畫展上,一副領著孩子的作品引起畫家瑪麗的注意。而孩子手中翻到的第28頁的一本書,更讓主人公瑪麗動情萬分。這裡也表明同性之愛無處不在,是博大寬廣的。
在電影的最後一幕,是最後一次兩人的想見。這個時候,兩個人一個在劇院的一邊,一個在劇院的另一邊,背景音樂是現場演奏的《四季·夏》樂章。在這裡,作者似乎需要用音樂中代表夏日的欲望奔放的感情來表現作者的無奈和被禁慾的思想。可是,在最後,主人公洛伊斯卻一直欣賞著音樂,沒有看瑪麗一眼。可是這句瑪麗的旁白是在洛伊斯一邊看著音樂,一邊淚流滿面的情況下說的。那麼,洛伊斯是否看見瑪麗呢?還是被交響樂感動到,挑動了自己的感情心弦呢?也許,對於讓大眾理解同性間的感情,還需要一個更完美,詮釋更完整的過程,這也許是一個結尾想表達的意向之一吧。
有人說,意大利畫家們重點表現的是完美的人的形體,這種形態只有在理想中找到。因為他們所要表現給人看的首先是天然的人體,具有健康、活潑、強壯的特點。而也許瑪麗筆下的這幅作品,也許就是這種意境的表達。(影評人 梅朕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