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燃燒女子的畫像》影評:來自電影藝術賞析小白的一些觀後感
燃燒女子的畫像影評從回憶開始,從獨白結束,很簡單的一種電影模式,卻讓我久久不能平靜……很少的對白,只出現了三次的背景音樂,沒有過多的去表達舊社會對同性愛情的爭議,只有一些細節對話中才體現出那種無奈與反抗,慢慢滋生的曖昧情愫,復古古典的電影色調,漸漸互相吸引不忍分離的悲傷,電影展現了一個上個世紀的愛情,卻在之中看見了現在愛情的影子。
第一次背景音樂的出現,是在畫家給小姐講述他鄉的美好的時候,畫家去彈鋼琴,卻忘了譜,小姐在這個時候一直凝視著畫家的臉,也許從這個時候開始,小姐已經喜歡上她了,後面兩人談到第一次想親吻對方的時候,也許小姐就是這裡已經淪陷;而畫家也許在小姐當模特,兩人互相說出觀察到對方的一些肢體語言細節的時候,那時最後一瞬的慌亂與呼吸急促,也許就已經深陷其中,當然,彈琴時候忘記譜子,同時間穿插的鋼琴音的背景音樂,後面停頓的好幾下,正好也許是畫家慌亂的心聲。
第二段背景音樂的出現,就是標題出現的時候,在篝火晚會上彼此深深對視,小姐的衣衫一角在火中被引燃,那一刻,那個女子過於生動鮮活,她也許本就是屬於像火一樣的女子,本該奔放、自由。這段背景音樂由篝火晚會眾人歡舞而起,在兩人第一次親吻中結束,很好的在兩人情感極速升溫過程中巧妙銜接過渡劇情。背景音樂的節奏從開始的激烈中帶著心動的感覺,到後面兩人親吻,慢慢平穩,在小姐親吻之後倉惶離開而戛然而止,也是兩女主內心情感變化的表達。
最後一段背景音樂出現在結尾,兩人在劇院中(我的猜測)相遇,已經嫁為人婦的小姐在看劇的過程中哽咽流淚,這個背景音樂也許是兩人之中提到的那個俄爾普斯的神話故事,而劇院中上演的也許正是這個故事,畫家的眼中是哭泣的她,她的眼中是劇中的感人故事,亦或是腦海中畫家的影子,又或許兩者皆有。
剩下的便是一些細節,畫家點燃沒有面部的那個第一幅畫像,那是女子肖像第一次在火中的燃燒,也是劇中的第一次點題,(這裡錯了,第一次應該是電影剛開始,畫家在上課的時候被學生把那副畫拿出來那個)!第二次是篝火晚會中的熊熊火焰,對面是讓她心動的女子,燃燒的愈來愈濃烈的情感。
女僕刺繡的花,第一次完美盛開,正好是兩女主如漆似膠,已經在一起的時候,到最後,女僕的刺繡完成了,花朵也凋零了,第二天小姐的母親也要回來了,兩人面臨分別的時候,劇情中出現的好多細節,都是和兩女主的情感變化對應的。
影片中還三次出現了小姐穿著白色婚紗的樣子,第一二次是畫家在自己房門對面看到的幻影,而後進去房中,小姐都是在那裡等著自己,這裡的婚紗已經反復暗示了小姐最後的歸宿一定是嫁為人婦,最後一次出現是兩人分別之際,婚紗真切的穿在小姐身上,這一場景更是讓兩人都清楚,這就是結局了,滿含著愛意的分別時候的擁抱,卻只能匆匆一瞬,不敢貪戀的溫暖,倉惶的奔走離開,最後一次回頭的著白衣的影子,和前兩次的幻影重疊,是沒有結果的愛情,是絕望的表達,關上門的那一瞬,小姐婚紗的樣子陷入黑暗,這一刻,就是結局。
最後的獨白,畫家後來見了小姐兩次,第一次是在畫展上,自己畫的是俄爾普斯故事中的道別,小姐是已經嫁為人婦的模樣,手中的書正是28頁,有畫家畫像的那一頁,兩人彼此都沒有忘記,更沒有放下這段感情,卻永遠也沒有結局。就像俄爾普斯的愛情一樣,回頭之後便是永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