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燃燒女子的畫像》影評:The power of female gaze 女性凝視的美和力量

燃燒女子的畫像影評

故事發生在18世紀的法國布列塔尼,一個年輕女畫家受雇來給一個即將出嫁的大戶人家小姐畫肖像,她們在肖像創作的過程中展開了一段愛情。電影用古典油畫的質感和慢燉的敘事節奏,講述了愛情從萌發到燃燒的過程——這也是愛情旅途中最美的那一段;用工整克制、毫不留情的鏡頭語言,讓一首進行到高潮的交響樂戛然而止。「不是Happy ending,也不是Tragic ending」,導演說,「事實上,愛情的結局並不重要,你們共同度過的時光早已融入彼此的身體和頭腦裡,讓你們創造新的感受和語言,而所有這些是永遠鮮活的。」就像電影中最後凋謝的一瓶花,但花的樣子已經被小女僕惟妙惟肖的縫在綢布上了。

這個故事主題是小眾的,也是從藝術角度難於描繪和被大眾所分享的。近年能躋身所謂主流的只有兩部電影,《Carol》從頭至尾裹挾著情感湧動的流暢敘事讓人回味無窮(陳丹青老師說他看了三遍這部電影),但其中大魔王的個人魅力似乎有點搶戲;還有《阿黛爾的生活》那種真實如柴米油鹽的鏡頭語言,但其中一段冗長的sex scene卻引發了激烈爭議(據說兩位女主在電影上映後因為性愛鏡頭而與導演交惡,顯然她們對拍攝這樣的鏡頭並不舒服,也意識到了鏡頭背後男人的凝視)。

相對來講,《燃燒女子的畫像》在故事性,藝術性和社會性上都是有獨創性的。看這部電影,就像欣賞水面上的天鵝:

它身姿綽約,它不動聲色,它用腳蹼,撥開水面,漣漪片片,驚醒了時間。

但不同的人看這樣的電影會有不同的感覺。有人覺得是女同性戀電影,禁忌題材;有人覺得節奏太慢,全是女的,看不下去;有人喜歡鏡頭畫面的色調和油畫質感,有人喜歡敘事的風格並感動於這個故事(比如陳丹青老師,但他說裡面的畫太現代風了,根本不是18世紀水平,又順道感嘆了一下歐洲古典畫風的沒落);有人從導演埋下的梗(法國電影太喜歡埋梗了)中感受到了劇本的文學性和她的政治主張,並深有共鳴。因此這也是這部片子的魅力——豐富的層次感。

它以一座秘密花園作為偽裝,但卻在某處連接著更廣闊的空間。導演Celine Sciamma本身是一個文學專業的女性主義者,也是一個很棒的劇本寫作者。所以從女性主義的角度來看,這個空間的入口就是——女性的凝視(Female Gaze)。結合的個人的共鳴我覺得可以從三個層面理解這種所謂的凝視:

1. 女性對世界的凝視:電影從畫家坐船登上小島為富人小姐畫肖像開始,就把我們帶入了女性的視角。首先你會發現故事裡面沒有男性角色,但這和《神奇女俠》裡全是女人的小島又不一樣,因為你會在故事中發現男性存在於各種蛛絲馬跡中,他們只是沒有出現在畫面中而已;其次是畫家前後兩幅肖像之間的差異,表現出她對一種自我視角,而非世俗視角的覺醒;還有小女僕和夫人從沒有同框出現過,表達了每個女性都有自己的旅程,小女僕不僅僅為伺候主人而存在,她也有自己的世界和旅程。

另外這部電影關注的還有那些在歷史中被淹沒的女性畫家,為什麼歷史上很少有偉大的女性藝術家?電影只給出了一部分答案,即女性創造藝術的機會和能力被男性主導的主流藝術世界所阻隔。波伏娃在《第二性》中從歷史唯物主義和社會學等角度闡釋了女性藝術被埋沒的根源。「藝術,文學,哲學是在人的自由——即創造者的自由之上,重造世界的嘗試。」 在社會習俗、教育灌輸和一邊工作一邊生孩子養孩子的壓力下,女人能走到通往偉大藝術殿堂的台階前就已經很不容易了。仔細想想,直到今天很多女性藝術都只是影響了女性世界,而深深影響世界的都是頂尖的男性藝術。包括這部電影也沒能逃脫這個宿命,導演在女性世界贏得一片讚譽,也躋身了主流視線,但這部電影和她個人最鍾愛的《泰坦尼克號》肯定是有根本差距的。我想肯定不是因為女性導演腦海中沒有宏大的題材,但是完成一部龐大的電影需要調動圈內圈外太多的力量和資源,需要斡旋和博弈,這對於一個女導演來說應該是挺難的。但未來這個趨勢肯定是積極的,擺脫了束縛的女性藝術家,會在自由和孤獨中創造更多吧。

一直以來,電影藝術充滿著「男性視角下的世界和女性」,今天我們發現了「女性視角下的世界」,兩者雖無善惡美醜之分,但他們卻是如此的不同,至少我們該意識到,並尊重這種不同,我們都將通過這兩種不同的視角更好的認識自己。

2. 女性之間的凝視:這部電影也是關於女性友誼的故事。在電影有限的篇幅裡,兩位女主談論藝術,音樂,談論婚姻,談論宗教,甚至小女僕也加入了她們智識之間的相互碰撞。這些情節提醒我們女性的友誼遠不止嫉妒八卦和攀比。

在藝術的世界裡,女性友誼也是被忽略或誤讀的,我們已經看過太多關於男人友誼的故事了,在那些戰爭片黑幫片裡,他們的聯盟改變世界感天動地,女性只是他們的追隨者,頂多是成就他們的人。導演把男性隔絕在電影畫面之外,也像是一次「報復」。但這部電影所表現的報復不是憤怒的,是充滿優雅和智慧的諧趣的,正如電影中的墮胎場面和Sex Scene一樣。幾十年前有一部很酷的女性友誼公路片《末路狂花》,《青蛇》勉強算是我國經典的女性友誼故事,但她們的友誼其實在白娘子和許仙斷橋相遇的那一刻就不幸夭折了。直到今天,像《那不勒斯四部曲》一樣把貫穿一生的女性友誼作為主題的文學藝術作品依然很少。

3. 平等的凝視:導演說她想通過這部電影表達一種「平等的關係」,她們的凝視是平等的,她們彼此也沒有社會背景上和智識上的高低之分。電影中的一句台詞「當你在注視我的時候,我又在注視著誰呢?」就是將主體和客體轉換的機關,是一種對平等的表達。

這真是一種超級烏托邦的理想!對於個體來說,追求平等的前提是自身智識和人生經歷的不斷提升和完善,這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而從社會層面來說,實現平等幾乎是個偽命題。但這種理想主義也是有點現實意義的,我們今天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在追求著各種平衡的關係,如何通過改變我們看待事物的視角,如果通過力量的轉換來實現均衡的關係,都挺值得思考的。

用一個「私密」的故事裡喚起了很多很多人的共鳴,在一個「狹小」的主題下創造了廣闊又有力的格局,燒女圖和Celine絕對值得比金球獎提名和戛納最佳劇本獎更高的肯定。《寄生蟲》的導演奉俊昊也對Celine說: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應該是給你的。但是,如果沒有《寄生蟲》的競爭,燒女圖就能在主流世界裡更進一步麼?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