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燃燒女子的畫像》影評:「平等」或許是這部純愛電影的背後內核

燃燒女子的畫像影評

看完這部影片已經將近兩週了,卻依然時時陷入電影所營造出來的氣氛之中。耳機裡放著維瓦爾的《四季》。

海邊的艾洛伊茲

關於女性愛戀的主題電影,其實看了不少,但這部電影對我而言是對其情感描述最為細膩,最為溫和,過渡最為自然的。影片中兩者互相產生情愫的過程異常清晰,從雙方的對話和眼神之中能夠看出明顯的感情波動脈絡。

第二次見面

影片之中穿插的俄爾普斯的神話故事,也暗含裡兩個女主對愛情的理解。而女主身上的綠色裙子與紅色裙子,也與著名的俄爾普斯與妻子歐律狄克畫像中的衣著顏色相對應。

紅與綠
俄爾普斯與歐律狄克

但觀賞完影片之後,對我最為衝擊的卻不止是絕美的愛情,而是其中所蘊含的「平等」內核。仔細觀賞《燃燒女子的畫像》裡面的每一幀鏡頭,你會發現幾乎所有關於兩個女主的鏡頭都是對稱式的鏡頭語言,二者的關係從一開始就沒有鮮明的等級區分,而是以「陪伴」的平等概念開啟。這與大眾電影之中對十八世紀的愛情人物設定有所不同,十八世紀的法國是有嚴明的等級觀念的,同時男性的地位相對於女性而言也有絕對的權威。而這部對稱式構圖的特點,使得這部電影給人一種沉穩,緩慢,平靜的基調,也表明了兩人感情的緩慢升溫,熱烈卻不野蠻,穩定卻不刻板。

三人畫面下的對稱
三人視角的對稱語言
三人畫面中的對稱鏡頭
雙人視角下的對稱鏡頭

不僅如此,在兩個女主的鏡頭下,雙方都是平視對方的眼睛,直視對方,雙方的視角是平等且溫和的。

注視

而在鏡頭裡,兩個女主同樣美的驚人,身材樣貌同樣出眾,也隱喻了一段平等美麗純淨的愛戀。

在觀看本片導演瑟琳·席安瑪的採訪中,記者問道「為什麼要加入室內鋼琴彈奏和最後的音樂會?而不是在電影全篇運用配樂來烘托感情?」 席安瑪說:「運用這樣的想法是因為我想讓觀眾更平等的了解到十八世紀法國女性的生活。在十八世紀的法國,音樂並不常伴她們左右,要想聽音樂就必須到外面的篝火晚會,到正式的音樂廳。」所以在整個電影中,除了兩者情感線的貫穿曲《四季》我們能聽到的就只有海聲,火花聲,對話聲,喘息聲……

燃燒的艾洛維茲

而影片中的女僕人,也是彰顯追求平等思想的一個重要人物。不幸懷孕的她,不甘心因為懷孕成為其附庸,在那個人無法給她承諾之後,她毅然決然的決定墮胎,這也引出了對當前世界範圍的火熱話題——墮胎權的探討。而兩個女主對她的幫助,也正體現了影片對於女性平等權利的倡導。

女僕人

這部電影,是一部需要細細品味的好電影。甚至男性以及對lesbian群體不了解的人都應該看一看這部電影。女性愛戀同樣是美好與純粹的,甚至會比其他類型的愛情更加平等。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