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燃燒女子的畫像》影評:選擇回憶

燃燒女子的畫像影評

《燃燒女子的畫像》屬於那種看完令人久久難以忘懷的電影,以至於使我覺得必須為這部電影寫些什麼。

一、關於俄耳甫斯

全片用不少的篇幅討論了俄耳甫斯的悲劇故事,在我看來這是對瑪麗安和埃洛伊茲兩人關係極好的總結,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片段。

「俄耳甫斯帶著妻子準備走出冥界,並許下諾言:在走出冥界前絕不會回頭看自己的妻子,否則妻子將會永遠與他分別。但最終俄耳甫斯在即將走出冥界時,還是忍不住回頭看了自己的妻子,隨之妻子也與他永久分別。」兩人對俄耳甫斯這一行為做出自己的解釋:埃洛伊茲認為這是一種詩人的選擇,俄耳甫斯的回頭很可能是因為妻子在最後呼喚著他;瑪麗安則認為俄耳甫斯在最後選擇了回憶而不是愛人。

這段討論與其說兩人在為俄耳甫斯的行為做出解釋,倒不如說是在表明她們對兩人之間愛情的選擇。她們都清楚在當時的世界,社會對女性是輕視的,再加上對同性戀的歧視,兩個女人在這樣的社會以戀人的身份生活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她們放棄了選擇愛人,而選擇回憶。就如俄耳甫斯在聽到妻子呼喚後選擇回頭一樣,她們間的回憶是轉瞬即逝,但又是富有詩人浪漫情感的。

兩人關係與俄耳甫斯的關聯在影片尾聲最為明顯:當兩人要分別時,瑪麗安像俄耳甫斯一樣下定決心準備不回頭地走出房屋。但當門已打開即將離開時,埃洛伊茲突然呼喚著瑪麗安,希望她回頭,於是瑪麗安還是沒有一絲猶豫地回頭看向了埃洛伊茲。在此時瑪麗安彷彿成為了俄耳甫斯,而埃洛伊茲成為了她的妻子,兩人用她們私人的經歷繼續書寫著俄耳甫斯的悲劇。瞬間的轉頭過後,門迅速關上,僅留下了無限的傷感,也由此暗示兩人將永遠分離。

電影中還設置了兩段相似的情節:當瑪麗安準備前往埃洛伊茲的房間時,她的身後突然出現了身穿婚紗的埃洛伊茲,但隨著她的回頭,埃洛伊茲也隨之消失。

瑪麗安的幻覺

顯然這兩次情節都是瑪麗安的幻覺。

瑪麗安幻想到穿著婚紗的埃洛伊茲,很自然地便能聯想到這是她對兩人即將分離而產生的不安與痛心。而瑪麗安轉頭看向埃洛伊茲,埃洛伊茲隨之消失,又形成了與俄耳甫斯悲劇的呼應。

二、燃燒女子

燃燒女子在片中出現過三次。

第一次是瑪麗安在與埃洛伊茲分別後,為她畫了一幅燃燒女子的畫像。詩人用優美的詩句表達對愛人深深的思念,而瑪麗安作為一名畫家,便是用畫筆去抒發對愛人永恆且深刻的愛戀。

第二次是埃洛伊茲的畫像不小心被瑪麗安點燃了,瑪麗安看著逐漸燃燒的畫像,心中強烈的情感也似乎在隨之湧動,對埃洛伊茲的愛意也被點燃。

第三次也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兩人在篝火旁深情地對視時,埃洛伊茲的裙子不慎被篝火點燃,但兩人忘我的對視使埃洛伊茲對燃燒的裙底沒有絲毫的注意。

燃燒的女子

這也是全片最美的一個場景,富有油畫般的質感。燃燒的火焰代表了兩人之間那強烈的、難以抑制的情感,飽含著深深的愛意。在我看來這個片段對兩人之間愛意的表達,勝過其他所有的吻戲床戲。所以也很好地解釋了為什麼瑪麗安會在分別後,畫出《燃燒女子的畫像》。

三、距離的接近

電影通過許多段落,細膩且微妙地表現出瑪麗安和埃洛伊茲距離如何逐漸接近。

最初瑪麗安作為畫家,單方面的觀察埃洛伊茲,一個是看的一方,另一個是被看的一方,雙方是處在不同且不平等的立場上的。所以瑪麗安一開始畫出的肖像是充滿著距離感的。

隨後在埃洛伊茲的母親離家出行,瑪麗安、埃洛伊茲和女僕三人在擺脫世俗的條條框框後,構建了一個平等且和諧的三人世界。三個人都處在了相同的立場,在一方凝視別人的同時,也成為了被凝視的一方。瑪麗安和埃洛伊茲在相同的立場對彼此不斷凝視後,也自然而然地產生了情感上的溝通,距離也隨之不斷接近。瑪麗安也終於畫出了一幅令雙方都滿意的埃洛伊茲的畫像,藝術的創作不僅僅是單向的,更是一種雙向的溝通。

當三人構建的理想世界瓦解後,現實的距離再次被拉遠,但心靈的距離還是無比的接近。這點在兩人分別過後,通過兩次充滿距離感的相遇便能看出。一次是瑪麗安在畫展上偶然看到了埃洛伊茲的畫像,埃洛伊茲在畫中用只有兩人知道的方式表達著對瑪麗安的愛意,心靈的距離還是如此接近。還有一次是電影最後兩人參加同一場音樂會,隔著遙遠的距離,因為同一段旋律(瑪麗安曾為埃洛伊茲演奏過的一段旋律)而同時留下淚水,心靈的距離仍如以往。伴隨著維瓦爾第的summer,瑪麗安和埃洛伊茲內心的情感都在猛烈地湧動,回憶重新在腦海中浮現,淚水在眼眶中打轉,一種強烈的情感力量在兩人之間暗湧。

《燃燒女子的畫像》是一部細膩、深情、悲傷又美麗的電影,本片通過瑪麗安和埃洛伊茲的對白、表情和動作,將兩人關係的變化都完成了細緻的表達。導演將種種情緒埋藏在各個段落之中,所以需要你慢慢去發掘、慢慢去體會影像所帶來的獨有的感受。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