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燃燒女子的畫像》影評:一些想法
燃燒女子的畫像影評私心而言,我很喜歡這部電影。尤其是在洛伊斯第一次回頭的那一刻。她的眼神擊中了我。至此,一次當她快步走在前頭,拍攝她的背影的時候,我都在心底吶喊,祈求她回頭看一眼;在她開始向瑪利亞敞開心扉之前,我的心一直都是這樣,彷彿貓爪子在撓似的地直癢癢。她有那樣一雙眼睛,能讓人相信,即使她什麼也不做,瑪利亞也會像我這個坐在屏幕面前兩眼發直的觀看者一樣,被她牽住目光。
對我而言,最閃光的,最吸引人的部分在於人物。
洛伊斯的臉本身就蘊含著一種奇異的衝突感。她兩頰微微鼓起,讓她顯得有些乖巧,嘴唇卻總是撅著,好像總是不高興的樣子,而她那雙略帶迷惘的,倔強的眼睛,彷彿她個性的倒影。她有時孩子氣地一屁股坐在給模特坐的凳子上,或是接過瑪利亞的煙斗,然後定定地注視著對方,像是要看穿她的靈魂。她是被禁錮著的,因此她將自己藏在寬大的袍子裡面,舉止之間透著一副大家閨秀的端莊優雅;但也因此,她會渴望奔跑,會渴望衝進大海。乖順與叛逆的渴望在她的臉上、心裡衝撞。甚至,這種內心的矛盾使她注定跌進和畫家瑪利亞的愛裡。她是這樣複雜,複雜讓她迷人。
瑪利亞,繼承了父親的技藝的她,沒有洛伊斯那麼明顯的「不滿」,或者說,她更加安定而沉靜。這種氣質讓她的臉具有一種協調感。她總是微微抬起下巴,看上去自信十足(而洛伊斯抬起下巴的舉動更像是某種反抗)。和洛伊斯不同,她外搭一件棕色的長款夾克,插著兜站立的時候帥氣極了,行為舉動比洛伊斯都要落拓許多。她和洛伊斯站在一起本身,就已經形成了一種反差。而如此不同又相似的人愛上彼此,是如此順理成章的一件事。
雖然還是有一些不那麼喜歡的地方。
影片大約三分之一的位置,唱歌並點燃篝火的那個場景無疑是整部電影情緒的高峰。而後,兩人情不自禁地親吻彼此,共享一張床榻。但在之後,洛伊斯的哭泣,然後瑪利亞追到海邊和她哭著抱在一起的場景像是「這個地方該哭了」於是走個過場,情緒衝擊遠遠比不上前面唱歌和篝火的段落。在篝火那一節,透過火焰,洛伊斯的臉有一種隱而未表的憂傷,是早已注定的分別結局的一個註解。但是,兩人抱頭痛哭的場景有一些破壞前面篝火的段落構築的情感,像是一股大家都心知肚明的暗流被人猛然激起,哀傷變得表面並且沒有什麼創意。更想看到篝火之夜兩人抵死的、最後的狂歡,而不是再次彼此誤解、原諒、哭泣。
還有最後的兩場戲,關於兩次重逢。線索都十分明顯。這兩個場景將前面兩個伏筆都交代到會讓人感覺前面的對話過於「功能性」,以至於最終鏡頭定格到洛伊斯又哭又笑的臉龐我都沒有特別大的觸動。僅僅試圖用演員的演技將情緒頂上去並不是一種特別高明的做法。最後聽交響樂的段落是否可以像篝火那個段落一樣用環境烘托心理呢?這是一個問題。與其加上最後兩個重逢的場景,不如讓畫面定格在瑪利亞回頭的那一刻,雖然這樣做也並不十分「完美」,但或許將情緒不完全外露的做法,會更讓人回味。
而且,這部電影的主題僅僅只是「愛」嗎?在愛以外,還有另外的主題,那就是「缺憾」。時間的短暫是一種缺憾,不能與外人傾訴是一種缺憾,離別更是永恆的缺憾,因此才會在最終離去之前深刻地愛一場。我認為甚至都不需要讓瑪利亞畫那張自畫像,讓畫面終止得更加突然一些,將這種缺憾傳達給觀看者,從而引發更加長遠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