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燃燒女子的畫像》影評:愛,奧菲歐與夏之急板
燃燒女子的畫像影評「當你看向畫中人時,我又在看向誰?」
《燃燒女子的畫像》像一座火山,沉靜唯美的影像之下,情感的洶湧岩漿在下面逐漸翻騰,最終在布列塔尼的淺灘上噴湧而出。倏地回頭時看見的白色婚紗,是二人靈肉之愛的終章,卻不是絕唱。
開在懸崖上的鮮花格外引人注目,瑪麗安和艾洛伊茲的愛情就是如此。遺世獨立的孤島,為故事設定了壓抑的背景。而更讓人壓抑的大環境,則是無處不在的男權社會下女性話語權的缺失。所以,導演有意以女性話語為主導(幾乎是百分百)而使男性話語缺席,正因如此,我們的觀感也變得純粹。從最開始瑪麗安的畫布掉入水中而周圍的男性角色無一與她交流也無一願意幫忙,到艾洛伊茲身不由己必須嫁給一個素未謀面的異鄉人,再到女畫家因不允許女畫家畫男人肖像而感慨「平等是種愉悅的感覺」,最後到自己的畫作必須以父親的名字參展,都在時刻暗示觀眾這個大背景。
艾洛伊茲出場的神秘化處理吊足了觀眾的胃口,直到20分鐘在懸崖邊的回眸,跟鏡頭戛然而止,我們才一睹其真容。從此時開始,她們的眼神交匯了。有趣的是,二人視線的變化與繪畫的過程相對應,愛情也在這樣的照應中緩緩流淌出來。
最初的視線是瑪麗安對艾洛伊茲純粹的身體觀察,尚未有情愫的迸發,畫布上勾勒出了她的輪廓。接著她們開始了對話,瑪麗安完成了面部與手的繪畫。
當畫家用羽管鍵琴為她演奏自己並不是很熟的《夏》第三樂章,艾洛伊茲一直注視瑪麗安的眼神變得溫柔起來,第一次,她的臉上露出了長時間的笑容。情愫——最終燎原的火花——在將近40分鐘的時候終於出現,瑪麗安完成了第一幅肖像最終的上色。「但我也感受到了你的缺席」,是艾洛伊茲第一次示愛,模糊地有如霧氣氤氳,瑪麗安的眼神產生了變化。但看著這個與其他男畫家無異的視角下的肖像,艾洛伊茲的悲傷與憤怒讓她質疑自己的「愛人」,這個本可以與自己一起打破傳統桎梏的天使。瑪麗安在爭吵與質疑的崩潰中毀了畫。即便如此,她們都覺察到了一些東西。從畫第二幅肖像開始,視線交匯中便是愛慕了,因為她們發現自己都不知不覺地愛上了對方。
「你已經體會過愛了,那愛是什麼樣的?是種什麼感覺?」瑪麗安沒有回答,留給後面一小時的影像慢慢解答。導演在控制情感推進的時候真的是克制極了。白天與夜晚穿插,為睡夢中的愛人作畫後相視一笑的曖昧氛圍與正式作畫穿插,但其中不變的是兩雙眼睛的凝視與觀察。
奧菲歐和尤莉迪絲話題的出現帶來了對於愛情的哲學性探討,也無情地暗示了兩位兩情相悅女子的愛情故事的結局。古希臘傳說中,奧菲歐在人間掌管著音樂與詩歌。當他心愛的妻子尤莉迪絲被毒蛇咬死之後,悲痛的奧菲歐去冥府救妻子,在途中,他的悲傷與撕心裂肺的哭泣聲感動了冥王。於是,冥王同意他帶妻子回到人間,但有一個條件。在回人間的途中奧菲歐不能看妻子的臉。若背叛了諾言,尤莉迪絲將永遠地留在冥府。但由於他對她妻子忠貞又瘋狂的愛,他回頭看了尤莉迪絲,讓他的愛人永遠回到了冥府。和代表世俗看法的女傭不一樣,瑪麗安認為奧菲歐回頭看妻子的容顏並不是一種自私的瘋狂做法,反而是「詩人的選擇」。這似乎為她和艾洛伊茲注定不會在一起的悲傷命運撒上了詩意且優美的光。
篝火凝視是整部電影的精髓部分,兩人各在篝火一旁隔火相望,黑夜為背景,相視而笑,而其他女性的阿卡貝拉似乎為愛情的升溫增加了十足的儀式感,如此純粹的影像,如此純粹的情節,如此純粹的愛。手臂相挽的蒙太奇帶領我們到了她們的第一次接吻。在這裡,劇情達到了第一次高潮,肉與靈同時感受到了對方的愛慕。「所有的愛人都知道自己正在發明什麼東西嗎?」一種前所未有的情感與體驗吧。接吻,撫摸,喘息,手指,嘴唇,皮膚,眼睛,不加任何聲音修飾,只有不那麼華麗的特寫,卻如此唯美動人。瑪麗安兩次看到黑暗中她的愛人穿著婚紗的幻象,她害怕這個最終必將失去的結局。她們發生了爭吵,爭吵著關於為什麼不能改變這個事實,可大環境不能讓她們私奔。肖像在這時完成了。
瑪麗安為她們留下了愛人的畫像,像是臨別前的送行禮,在滿眼愛慕中留不得一點傷感空間。艾洛伊茲的書也正是關於古羅馬愛情詩人奧維德。不過,離別終將到來,愛人的婚紗變成了現實,沒有那麼淒美,也沒有轟轟烈烈。導演對於離別的處理也極為克制,面無表情,佇立,空洞的凝視,簡單的語言,倒是讓人更覺傷感,直到最後的「請你回頭」,這段倒敘才到達終點。
學生看出了她的傷感卻不解其中味,這份傷感是留給她自己與觀眾的秘密。
之後的第一次見面,是在畫中。瑪麗安所畫的奧菲歐和尤莉迪絲與前面的討論相呼應。「通常人們畫他回身之前或她死後,而這幅卻像是在說再見。」當然了,這是詩人的選擇,充滿愛的離別何嘗不是一種美麗的詩意的畫卷呢?已有一個漂亮女兒的愛人依然將手指夾在只有她們才懂的愛情秘符——第28頁,曾經短短五天愛情的熊熊大火,燃燒到那時依然沒有熄滅。
第二次見面,眼神沒有相聚,但情感卻達到了第二次高潮。隨著瑪麗安視角強有力的推鏡頭,伴以維瓦爾第的急板,艾洛伊茲難以自已而泣,瑪麗安指間的旋律,以及自己摯愛的一切記憶頓時湧上心頭,正如音樂中描繪的疾風驟雨。壓抑許久的記憶,以及觀眾克制已久的神經,都在音符間得到了酣暢淋漓的釋放。但鏡頭是單方向的,瑪麗安的反應成為了很大的留白,而觀眾與她的視角一致,她的表現就留給觀看電影的每一位觀眾去猜想、體會。雖然以後可能永不會見面,但她們已深深地刻在了彼此的心牆上,不幸卻又令人羨艷,正因如此,這份愛情才無比驚艷,無比刻骨銘心。
此外,室內攝影的油畫質感唯美得像《巴里林登》的室內燭光場景,在比較悶的節奏中依然有無窮的視覺享受。另外,語言與動作,甚至是鏡頭設計都趨於極簡,兩位女演員的精湛的姿勢,手勢與眼神撐起了整部電影的戲劇性。
水與火的意象也是值得一提。海的廣闊構成了小島地理上的孤立,是難以控制、漫無邊際的事物,也是艾洛伊茲對瑪麗安的愛的一種抽象化反應,從學會游泳到學會愛的對應,而在海邊的情節在故事的每一段都有出現。火是電影中最重要的意象,是二人熾烈愛情的最直接體現:瑪麗安點燃了的肖像(對男性畫家對艾洛伊茲的眼光的不滿),篝火,燃燒的裙角(愛情之火燃燒在愛人的身上)等。
不過,最後的一個鏡頭的視角除了瑪麗安與觀眾之外,也是導演瑟琳·席安瑪的,在現實生活中她也曾是艾洛伊茲扮演者阿黛拉·哈內爾的摯愛,卻早已分手變成前女友。所以這部電影也是跨越戲內戲外的一份雙重情書吧。
Non possum fugere.
(9.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