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燃燒女子的畫像》影評:金羊觀影團||海洋與火焰,凝視與肖像
燃燒女子的畫像影評瑟琳·席安瑪,作為當代法國影壇中佔據一席之地的女性導演,今年帶著新作《燃燒女子的畫像》首度衝向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的舞台,劇組在紅毯時便已佩戴男女平權徽章亮相,野心十足。並最終斬獲主競賽最佳編劇獎以及同志金棕櫚獎。
由純女性演員構成的陣容也更加讓人期待:席安瑪的這部新作究竟是什麼樣子。
本期金羊觀影團共21位友鄰參加,15則短評,均分7.8分。
凝視中慾火的愛戀。
@OreoOlymLee 8/10
很明確地強調了「看」的動作:情慾的對視,主觀的凝視(介紹Hélo?se出場時,一個Marianne的跟隨視角;收尾時的視線推進),甚至可以說,作畫本身就是具有觀看性質的,片中油畫可視為「看」的具象。對於女性主義電影而言,男性視點(或男性角色)的有或無真的很重要嗎?一個本不存在男性的真空的烏托邦式環境,正是本片敘事得以成立的基礎,由是會以男性的突然出現昭示環境的崩塌。
@DoubleFeature 10/10
古典的勝利。大愛!「當您理屈詞窮,便會頷首扶額;當您情難自己,便會眉梢輕挑。」 在觀看者還沒有完全理解被觀看者時,被觀看者早就理解凝視的意義。與其說被看,不如說是主動吸引。//「回頭」 不是愛人的選擇,是詩人的選擇。最後,瑪麗安注視愛洛依絲孤獨地穿過維瓦爾第的疾風驟雨,彼此目光沒有相遇。瑪麗安是一直回頭的人,在油畫裡與愛人墜入深淵。愛洛依絲是不回頭的人,還記得一開始在海邊被問到''mourir''?她回答''courir''。//看與被看;向前奔跑與回望,永遠失去與永遠緊握,愛情就像游泳,沒人知道自己會不會,只是想沉入大海深處。(火燒在此可能意味著愛情的不可能與反叛)
@思路樂 9/10
通過「畫像」去展現一種主觀凝視與客觀窺視的關係,而電影本身對於視線與視角的對立呈現也大抵如此。就這樣,兩種媒介,三方視角(畫家、小姐和觀眾)的情感鏈條又一次被這種影像主體所不斷延伸。在海浪與火焰的澎湃中,情慾瘋狂生長;凝視者與被凝視者,在某個瞬間,主與客的地位轉變,隨後變成了平等的對望,兩人的愛意也終於融為一體,主與客的界限不再存在,觀眾與銀幕的距離也不斷消融。至於男性視角的消失,更是讓這種靈魂間的透視顯得愈發純淨,也正是如此,電影裡的凝視才能被賦予隱秘的觸覺。最後一幕簡直就是《卡羅爾》的反面:不同的兩個主觀窺視鏡頭,卻從未交集。在近乎凝滯的漫長凝視裡,精神上的對望在無盡的隱忍中被放棄,在極度的悲憫下被銘記。最終只剩下了銀幕之外還未抽離的觀眾,在影像世界內所滯留。
@夏蘿 7/10
燭光與火焰中的凝視把靈魂都看透,顏料在熒幕上揉開古典溫潤的油畫質感。多次眼睛的重疊構圖不經意將兩人融為一體,模糊的曖昧感層層暈染疊加。每次觀察和描摹都愈加深化她的一呼一吸,畫家落筆輕柔得像暗中描摹第一次唇齒觸碰的震顫,凝視的意味從攝影機延伸到創作與戀人間。沉寂而動聽的聲音線索貫穿全片柴火的劈啪、潮汐的起落、篝火的阿卡貝拉,在轟鳴聲中萬籟俱靜。落入愛神之網的戀人們忘記腳邊燃起的火焰,在當下的笑顏中流連忘返。門內外的明暗之界猶如奧菲斯與歐利蒂斯的一線之隔,一席白裙違抗天命的呼喚,為這短暫綻放的情愫道別時刻落終。結尾的兩度重逢將餘韻綿延拉長,我將你銘記在肖像,你將我鐫刻在音樂。
@不?死?者 9/10
以目為入點,以觀察與筆觸記錄感知印象,肖像與電影一致,近乎剔除了贅餘的技法,但顯然不止是「作畫的規則技法」的寫實呈現,兩者皆是盛滿「愛」的容器,愛意自然從執筆留情的瑪麗安延伸到銀幕外的席安瑪,她繪製的是一幅流動的畫像,以視線的試探逃離賦予情思張力,用水與焰的寫意勾畫情慾的延綿高漲//五日熱戀,畫家將情愫的暫留轉化為雋永的生命力,用發自肺腑的情深澆灌作品,即使其終將裝訂在棺木中遺失他鄉,愛人的倩影早已被凝視的目光烙印於腦海,憑記憶之餘味回甘,這是「詩人的回首」//更迷人的是,這座男性缺席的荒涼孤島成了女性彼此理解的共情國度,以一種自發的生活激情苦中作樂,神往著茂然生長的自由狀態(篝火旁的合唱/瓶中草木萎謝,繡布上依然是飽滿嬌麗的紋飾)//猶記結尾借維瓦爾第之神助的漫長凝視,實在催人淚下。
@德卡的羊 8/10
關於視角與「眼睛」的電影。// 衣襬與面紗在海風中顫動,視線的反復避讓交錯構出第一次印象,眼睛的觀看與筆觸的記錄開始建立。而愛情的萌芽就像純白的幽靈,總在黑暗中閃現。火焰灼燒裙邊,內外情感升溫,我想再也忘不掉你的眼睛,和你身著綠色長裙時如花的笑靨。哭泣著親吻吧,眼中僅有彼此,這是關於你和我愛情的最後期限。
@幻 8/10
太美,太純粹的愛情,席安瑪刻意剔除了所有的男性角色,卻無處不彰顯著男權壓迫和與之對應的女性意識覺醒。「手」與「眼睛」的意象不僅對應著繪畫,也對應著愛情。一次又一次的接觸和凝視下慾望在燃燒,直到篝火晚會的對視徹底釋放,伴隨著阿卡貝拉式的配樂衝擊著每一個觀者的心靈。這種情感的波動直至結尾,對視不再,唯留過往回憶。
@果樹 8/10
能夠串聯起無數觀影回憶,又沒有哪部其他影片能真正定義它。片子的質感與其主題高度一致,調度精準運鏡平穩,在漫長的凝視與呼吸節奏裡品味愛意與時代氣息。
絕美的古典影像。
@孤獨的自由 10/10
攝影、構圖、打光都洋溢著濃濃的古典之美,冷淡壓抑瀰漫全片,幾個角色都塑造都很刻制冷靜卻不失飽滿。結尾處維瓦爾第的音樂響起,鏡頭慢慢推進直到固定,哈內爾的動容流淚將全片情感帶入高潮。
@仲夏之門 7/10
筆刷輕觸紙張的柔軟,戀人目光交匯間的火光四射,海浪礁石對心理試探的催化……席安瑪的確很善於捕捉這些外在的、具有隱晦文學性的細節,但也總沉陷在對細節的專注刻畫中。正如本片用大量時間架構了一個男性缺席的孤島化場所,圍繞畫家-小姐-僕從三人微妙而又趣味叢生的關係展開,這種高純度女性視角究竟促成了內在主題統一,還是等於情感驅動的阻滯?在油畫質感絕倫的景框擺佈中,影片只剩下表面怡人的風光和調度,形如工巧而無對話的藝術品,於是結尾在維瓦爾第《四季·夏》中崩洩的眼淚也失去了深層說服力。
去往更深的層次。
@路有凍死宇 8/10
影片節奏近乎於里維特的《女教徒》,時間在信仰在場時肆意延宕,在分道揚鑣的日子裡猛然衰竭。關於畫家的電影通常不是在拍其技藝的超群,而是在例行公事般的精妙構圖排列中等待一個刺點。起火的裙擺是重要的轉折,對我來說,影片完成於一種獨特Vertigo的形成,畫家接替了模特的漩渦意象,而非另尋一個他者來滿足感官的投射。你可以說去他者化的敘事是潮流或者趨勢,但我更傾向於這是一種必然,女性對男性依賴的退化勢不可擋,因為「依賴」本身正在迅速失去效力。需要男性作為參照來證明女性主義的實存,這是可笑的。
@卡佛啪啪卡夫卡 8/10
里爾克的歐律狄刻漠然近乎無知,她說「誰?」;茨維塔耶娃的歐律狄刻決絕近乎冷酷,她說「你要忘記,把這留下」;席安瑪的歐律狄刻貪戀近乎勇敢,她說「回過頭來」,把離別變成虛無的「如果」,只為品嚐那一瞬的真實,並以一生反芻苦澀中的回甘。最後讓我們的目光再收回俄耳甫斯(這個深情的詩人卻因他的懦弱受責備),可他是隻身入地獄的唯一人,他在愛人的私處重新認出自己,讓我們許他米沃什的溫柔:「結局正如他預料的那樣,他回頭/後面的路上一個人也沒有。......但他聞到香草的氣味,聽到蜜蜂的嗡嗡聲/他漸漸睡著了,臉貼在被陽光烤暖的泥土上。」
@Olafisaac 9/10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冷色輪廓、秉燭夜遊、耳鬢廝磨、篝火狂舞,熾熱燃燒的慾望終究抵不過重蹈Eurydice回望悲劇,阿卡貝拉的crescendo最終只是一首曲終人散,冰火兩路。
單薄的愛情電影。
@粉粿爵士 6/10
鏈條的鏈接是單薄的,攝影機是無能的,但人物的眼睛是「美麗」的。
@法式曌影 6/10
女性導演也沒能達到那種細膩。。跟幾乎所有LGBT片相同,沒有幾人能把控好這種情感節奏。她們在前一小時君子之交,後一小時就相擁而眠了,結尾便會愛的刻骨銘心。。這部甚至還要更差,人物完全是扁平、符號化的,她們沒有自己的性格,最多給出的刻畫也只是地位。於是她們的感情完全是流於表面的,只能自我感動,無法深入人心。最後一個鏡頭更是完全做不到時間凝滯的情感代入,有《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和《卡羅爾》的影子卻完全沒有那種力量,更顯冗長。僅有的優點就是精美的構圖和古典氣質、以及兩段燃燒的高光時刻。
僅打分
@chaos 10/10 (她的個人長評:第28頁)
@反向登頂的迪迦 10/10
@空白岸 9/10
@愛的輓歌 8/10
@蛋花與愛麗絲 8/10
@鄙憐 8/10
歷期評分TOP5:
1.《星際探索》8.5
2.《愛爾蘭人》8.4;
3. 《南方車站的聚會》《痛苦與榮耀》8.0;
4.《燃燒女子的畫像》7.8
5.《同義詞》《好萊塢往事》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