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賽道狂人》影評:「每分鐘7000轉,把整個世界都拋在身後」

賽道狂人影評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放映員波洛斯」【微信號: Poros_Post】 ,歡迎您的關注:)

(本文涉及部分劇透)

最近天氣炎熱,

前幾天傍晚出去跑了會兒步,都差點中暑。

想找一部看著就涼快的電影。

把目光轉向院線,這個星期有三部新片上映,

除了許多人期待的《1917》之外,

我更喜歡下面的這部電影

看片名就知道

她的引擎聲能為最近炎熱的夏天,帶來了一陣清涼

《賽道狂人》

在今年年初的頒獎季裡,《賽道狂人》說不上是一大熱門。

她有著非常明顯的缺點:

不管怎麼看,這部電影從頭到尾都是標準的「好萊塢模式」,劇本、人物、戲劇衝突太過於老套。

除了剪輯和音效之外,其他的方面都很好,好卻不突出,沒有達到極致。

但即使是這樣《賽道狂人》也是一部含有許多閃光點的商業片,非常值得一看。

爛番茄新鮮度92%,爆米花指數98%。

IMDb評分8.1。

再來看看國內,豆瓣評分8.6。

影片改編自歷史上的真實事件,福特和法拉利兩大汽車巨頭的競爭。

聚焦於肯·邁爾斯(克里斯蒂安·貝爾飾)和卡羅爾·謝爾蓋(馬特·達蒙飾)兩人的故事。

肯·邁爾斯(左) 與 卡羅爾·謝爾蓋(右)

影片改編自歷史上的真實事件,福特和法拉利兩大汽車巨頭的競爭。

聚焦於肯·邁爾斯(克里斯蒂安·貝爾飾)和卡羅爾·謝爾蓋(馬特·達蒙飾)兩人的故事。

那時,法拉利的賽車隊正值巔峰,賽車事業的風光背後需要大量資金的支持,法拉利也因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他們的每個賽車零件都是純手工製作

但是,賽車的成本和售價昂貴,大部分平民根本負擔不起。

很快,法拉利就難以支撐,財政陷入了困境。

此時的美國汽車產業正處於一種發展的黃金階段,汽車產量得到了爆發式的增長,平均汽車銷量由30萬台增長到80萬台。

但在這個時候,福特也遇到了他們的問題:拓展歐洲市場。歐洲是汽車的發源地,福特雖然早就在歐洲設立了分部,但是當地銷量十分慘淡。

再觀國內的情況,福特的銷售額連續三年下滑,不受年輕人的歡迎。

因此福特提出了收購法拉利的計劃。

「你需要錢,我需要市場」。在外人看來,收購對於雙方應該是一拍即合的。

但誰也沒有想到,最終的結局是以失敗而大大崩盤。

法拉利老闆恩佐·法拉利認為,福特的收購合約裡有許多條款都對他經營法拉利車隊有所限制。單說恩佐這個人,性格火爆桀驁不馴。加上車隊在他的管理下成為了一代傳奇,恩佐跟本受不了這委屈,當場就直接甩臉色走人。

走的時候還不忘諷刺一句:

雙方不歡而散。

亨利·福特二世是當時福特公司的老闆,美國「汽車大王」亨利福特的孫子。從現在來看,亨利福特二世在接受「福特」後,把公司從破產的邊緣給拯救了回來。但在當時,他一直活在他爺爺的影響下,一直渴望證明自己。

在聽到這句話之後,亨利福特二世當場就怒了,於是便開始計劃組建自己的車隊,並說要在九十天之內把法拉利踩在腳下。

這在當時看來是一件幾乎不可能的事。

亨利福特二世所說的「勒芒車賽」,全名為「勒芒24小時汽車耐力賽」。每年在法國勒芒舉行,賽程貫穿田野鄉間,全長8.36英里,道路曲折蜿蜒。

參加比賽的選手需要駕駛賽車連續開24小時對於賽車手的技術和賽車的配置都是極大的考驗

不可能,因為在1966年以前,從未有美國賽車贏過勒芒車賽,而法拉利當時已經在五年裡(1958~1962)拿下了四個冠軍

幾乎,因為福特找到了卡羅爾·謝爾比(馬特·達蒙飾)

卡羅爾·謝爾比曾經在那五年裡,駕駛英國賽車奪得了勒芒車賽的冠軍,阻礙了法拉利的五連冠。

這裡單獨提一下,謝爾比從小就患有心臟病,需要吃藥來緩解疼痛。出於對賽車的熱愛,他長大後成為了一名職業賽車手,還刷新了許多記錄拿下了勒芒、F1賽車等大賽的冠軍。

在1959年,謝爾比因為身體原因告別了職業比賽,轉行幕後成為了一名賽車工程師。

由於欠福特公司一大筆汽車零件的貸款,謝爾比只好接下這個工作。

福特說他們可以提供資金和零件來製造謝爾比設計的賽車。至此,工程師和賽車都算準備就位。但還需要一個人來駕駛。

於是,謝爾比找到了他心目中的「最佳賽車手」——肯·邁爾斯(克里斯蒂安·貝爾飾)。

在後世看來,這兩人合作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

但對於當時的福特公司來說,邁爾斯只是一個麻煩鬼。他脾氣火爆且古怪,性格耿直,口無遮攔。邁爾斯靠經營一家汽車修理廠過日子,平常酷愛賽車,經常帶著自己的兒子去比賽現場。也正是因為對賽車投入太多,搞得家裡瀕臨破產。

當謝爾比來找邁爾斯商量這事,邁爾斯的第一反應是,這不可能。

雖然知道難度很大,但出於對賽車的熱愛,邁爾斯還是同意和謝爾比一起設計福特賽車。

通過一次次實驗一次次試錯,兩人設計出了福特GT-40 Mark I。

離比賽那一天越來越近,福特的副總裁利奧·貝貝卻突然冒了出來。他擔心邁爾斯會損壞福特公司的形象。以「邁爾斯不是福特的人」為藉口,阻擾邁爾斯參賽。

這也是《賽道狂人》這部電影想展現的一個層次:官僚主義

福特和法拉利的形象在電影裡一直搖擺。在開頭,福特計劃復仇和法拉利的諷刺,似乎已經將兩個公司分成了好人和壞人。

但隨著影片故事的進行,兩者的形象似乎發生了翻轉:福特背後的官僚主義漸漸展露出來。

福特雖然有很強的商業頭腦,但他們只重視資本和商業利益。以亨利·福特二世、利奧·貝貝為代表的「福特人」,雖然給謝爾比和邁爾斯財力支持,但那僅僅是為了造出先進的賽車,以打開自己旗下產品的銷售渠道。

以亨利·福特二世和利奧·貝貝為代表的「福特人」,有權利決定賽車手、比賽策略、甚至是賽車的轉速,勒芒車賽也實則不過是一場屬於他們的「資本遊戲」。

與同類電影相比,《賽道狂人》多了一個閃光點閃光點:個人和體系的鬥爭

邁爾斯和謝爾比是兩個理想主義者,不斷在現實中妥協,在妥協中成長

第一次利奧·貝貝阻擾邁爾斯參賽。在比賽當天,邁爾斯把自己關在車間裡,繼續研究他的賽車,同時也靜靜地聽著收音機裡的比賽解說。

他始終放不下。

第二次,謝爾比來找亨利福特二世,為了能讓邁爾斯參賽,前者押上了自己所有的家當。接著,謝爾比到邁爾斯家來請後者回去。兩人在門口的草坪上打了一架,喝了一杯冰可樂,冰釋前嫌。

第二場勒芒比賽,也是整部電影最令人血脈噴張的戲份。

今年二月份,我在看這部電影之前,還在想今年奧斯卡最佳剪輯應該是《寄生蟲》。當結果出來,《賽道狂人》拿下了剪輯類兩項奧斯卡金人,我還挺吃驚的。

憑啥呀?

結果看了以後「啪啪啪」打臉。

整部電影賽車戲拍攝極其考驗導演的場面調度能力。

而剪輯也是如此。觀眾視角、賽車手視角、車外視角、跟隨視角,幾個視角來回切換,不僅消除了審美疲勞,更拉近了觀眾與賽車場的距離,展現了一種臨場感。

為了追求拍攝效果,劇組找來了二十多名勒芒賽車手協助拍攝,飾演買邁爾斯的克里斯蒂安·貝爾也真的去上了賽車課。

這幾場賽車戲,所有的鏡頭基本都是實拍。而包括這幾場在內,全片的特效鏡頭也只有1048個,而且這些特效鏡頭大部分都集中在場邊的觀眾和下雨的雨滴。

大部分的預算都花在了改造賽車上,用完一輛報廢一輛才算結束。

在這場比賽上,邁爾斯大放異彩,刷新了勒芒賽道的單圈記錄。

當所有人都在為邁爾斯破記錄感到開心時,只有利奧·貝貝很生氣。也是他又一次出來阻撓,打著「顧全大局」的名義,提出了一個很奇葩的要求。

他不斷要求邁爾斯把車速降低到6000轉以下。如果邁爾斯不照做,以後的比賽都不讓邁爾斯參加。

謝爾比深知這個冠軍對於邁爾斯的意義,站了出來勇敢打破這種束縛。

邁爾斯最後也選擇了妥協,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妻兒和老友都為了自己的夢想付出了很多,只有對形式主義妥協,他才有機會繼續著他的夢想。

三輛賽車一起衝線。

最後的結果也可想而知,福特剝奪了邁爾斯的冠軍,而後者本來能成為賽車界的第一個三冠王。這一項成就,除了肯·邁爾斯曾經最接近這個殊榮之外,迄今為止仍沒有人實現。

這種英雄主義在商業利益面前,被打擊地體無完膚。

但是競技精神並沒有在妥協和資本裡消失殆盡。

在冠軍被宣布是邁爾斯的隊友邁凱倫之後,所有的媒體、人群都上去找邁凱倫慶賀。沒有人注意邁爾斯。

只有作為敵人的恩佐·法拉利,卻脫帽向邁爾斯表示敬意。因為他知道,只有他們是真正熱愛賽車的人,卻也都不得不向現實妥協。

電影開始,謝爾比說,「當轉速達到每分鐘7000轉時,整個世界都會被拋在身後,在這一刻只能感受到身體,穿梭於時空當中」。

在減速前,邁爾斯跑到了7000轉,遙遙領先其他所有人。

在那一刻,他已經沒有對手,更沒有遺憾,

只剩下他自己,和內心對於賽車的熱愛。

向現實妥協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迷失了真實的自己。

無關勝負,

儘管名義上輸了,但兩人卻表現得很平淡,

一句「明年換個車隊重新贏回來。」

將所有的煩惱都拋在身後

只剩下真正純粹的熱愛,

走向屬於他們的光芒,

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都看到這裡啦,打開微信點個關注吧:)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