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賽道狂人》影評:他與傳奇只差8米

賽道狂人影評

今年奧斯卡撥亂反正,提名名單中有一眾雙男主、以及男性群像的影片,《賽道狂人》就是其中之一。雖然由馬特·達蒙、克里斯蒂安·貝爾領銜主演,但無奈譯名太無聊,本來不在我的觀影名單內,但現有的影片資源裡只有它——現在什麼都缺就是不缺時間,既然評分還不錯,那就看吧。

觀影之前,我對跑車和賽車的了解只有兩個渠道:各種富二代的炫富新聞以及《速度與激情》系列,可謂外行又片面。當看到瘦到脫相的貝爾飾演的肯·邁爾斯出場,並談論他那輛引以為傲的名爵時,我的內心OS是,他說的MG和我同事開得那輛是同一家的嗎?不過縱使我這樣毫無知識儲備的「賽車白癡」,在度過影片最初的十幾分鐘後,也能對劇情漸入佳境。《賽道狂人》這個譯名很有誤導性,它並不是一部講述賽車效果的影片,而是一段真實的賽車史重現,正如影片的本名《福特 v 法拉利》。本片講述的是福特對戰法拉利的逆襲史,映照出兩個人對於賽車的摯愛和對於官僚體制的無奈。

這兩個人就是卡羅爾·謝爾比和肯·邁爾斯。

馬特·達蒙飾演卡羅爾·謝爾比,克里斯蒂安·貝爾飾演肯·邁爾斯

卡羅爾·謝爾比,著名的汽車設計師和賽車設計師,前美國空軍、養雞場場主以及賽車手。他曾贏得1959年勒芒24小時賽冠軍,但由於先天性心臟問題,不得不告別賽車手身份,轉而經營自己的賽車隊同時開始跑車設計。

卡羅爾·謝爾比

謝爾比的設計方法並不先從圖紙開始,而是相當「簡單粗暴」——改裝、試跑再根據比賽所需性能不斷調整車輛設計。如此」實踐出真知「的設計方法,要求測試車手具備極高的敏感度和駕駛技術,在謝爾比的團隊中,這個靈魂人物就是肯·邁爾斯。

肯·邁爾斯,英國人,曾駕駛坦克參與諾曼底登陸,退役後搬到美國加州定居,並成為名爵汽車南加州分部的維修商。作為汽車機械工程師和賽車手,邁爾斯擁有極高的技術和天賦,是謝爾比團隊中的核心成員。

肯·邁爾斯與克里斯蒂安·貝爾對比圖,理解了貝爾為何瘦到顴骨突出

儘管謝爾比名義上是邁爾斯的上司,但兩人更多的是一種惺惺相惜的朋友關係。影片中,謝爾比追求的是賽車理想與世俗利益之間的平衡,而邁爾斯則更為純粹,可謂不瘋魔不成活。

劇中一個有趣的橋段,形象地呈現了二人的處世差異。謝爾比邀請邁爾斯參加福特的新車發布會,並暗示自己在發布會上的致辭與邁爾斯有關。發布會上,謝爾比說道:「相比找到了自己興趣之所在的人,有些人更幸運,他們找到了自己不得不為之而做的事情,我有一個朋友就是這樣的人,他的名字是......」台下的邁爾斯緩緩摘下墨鏡望向謝爾比,等待朋友說出自己的名字,而謝爾比說出的卻是「亨利·福特」。

這一段的真實性未知,但顯然導演想要說明,如果謝爾比沒有接住福特遞來的「燙手山芋」,他與邁爾斯也許不能在賽車界受到如今的敬重,英雄缺少的不是抱負,而往往是一個上場的機會。

1963年,福特汽車遭受了連續的銷量下滑,這家以經濟、實用著稱的汽車廠牌逐漸對年輕人失去了吸引力,為了扭轉低迷的銷售局面,福特高層決定收購當時橫掃歐洲各大賽、但瀕臨破產的法拉利。

看起來是一場雙贏的談判,然而財大氣粗的福特卻在談判中觸及了賽車巨頭的底線——收管法拉利的賽車經營權,最終致使談判失敗。電影中,恩佐·法拉利的羞辱,使亨利·福特二世憤而做下了復仇的決定——不計代價,造一輛可以擊敗法拉利的賽車。

亨利·福特二世 vs 恩佐·法拉利

社畜們都有體會,高層一拍腦袋做的決定有多「可怕」,而當這個決定的執行,由一個「拎不清」的中層接管後,「可怕」的等級會呈指數上升。

謝爾比和邁爾斯,就遇到了上述「指數級」困難的局面。銷售高管 Leo Beebe人如其名,是本片最具臉譜化的角色和小心眼擔當,和邁爾斯初次見面時,因為後者不屑而直接地指出了福特新車的設計缺陷,而一直耿耿於懷。

Beebe第一次作梗,就說服了福特高層,阻止邁爾斯參加勒芒賽。不過這情節並不是真實的,反倒是影射1966年勒芒賽前,法拉利車隊踢走約翰·蘇堤斯(當時世界最快車手)的事件。儘管法拉利在片中被理想化了許多,但大企業的內部鬥爭一直都是真實存在。

導演把對官僚體制的批判,交給了謝爾比。他的一個意見,需要像那份文件一樣,從底層,層層傳遞到十九層大老闆的面前。

為了能讓邁爾斯參賽,他把亨利福特二世「騙」進了GT40,以超過200英里/小時的車速,令這位號稱「魔王」的大老闆淚流滿面,才說服其讓邁爾斯參賽。

從情節推動來說,這是一個必要的文藝改編,但其批判程度,僅僅停留在了「隔靴搔癢」,缺乏冷峻的現實感,遠沒有真實的人物結局深刻。

1966年,邁爾斯代表謝爾比的車隊參加勒芒24小時賽,而此次的勁敵是——法拉利330 P3。這是福特GT40第三次參加勒芒賽,前兩年都因為車輛的不穩定性,提前退出了比賽,而1964、1965年的勒芒賽冠軍,均是法拉利。

法拉利330 P3

當年邁爾斯駕駛福特GT40,已經拿下戴通納24小時耐力賽、賽百靈12小時耐力賽冠軍,如果邁爾斯繼續奪得勒芒賽冠軍,將是史無前例的第一人。

電影全力為觀眾還原了1966勒芒耐力賽,福特乘坐直升機來觀戰、邁爾斯第一圈因車門問題而落後的情節都是真實的。實際上24小時的勒芒賽過程是枯燥、漫長的,賽道一圈只有13公里,賽車手需要反復駕駛300多圈。

1966年的勒芒賽,注意每輛車的初始位置不同

但電影這一部分是相當精彩的,24小時中,是各方的博弈與衝突。導演專門為福特和法拉利二人著墨對比:福特在比賽開始後不久就乘直升機離開,比賽的過程他並不關心,他要的是「贏」的結果,是一個典型的商人;而恩佐法拉利則一直全程關注比賽,嘲笑福特是不懂賽車的土包子。

這樣的對比,會令觀眾產生錯位想法,一心付出卻備受福特領導層忽略與阻撓的邁爾斯,是不是更應該為法拉利效力?

而身處比賽中的邁爾斯,又一直與自己博弈,發動機7000轉,代表了超越的可能,也代表了隨時失控的危險。邁爾斯嚴格把控著二者的時機、何時超越,何時進站更換剎車。終於,最後一台法拉利因故障退賽時,已經無人可以阻擋遙遙領先的邁爾斯奪冠,一個電話卻忽然要求他減速。

Leo Beebe再次向福特提議,前三名已經鎖定GT40,一起衝過終點線,將是一個壯舉。

電影中,謝爾比憤而拒絕,但他還是轉達給了邁爾斯,並對他說「決定由你來做。」

純粹的邁爾斯,在刷新了自己的最佳圈數後,選擇了妥協——這不是導演設置的諷刺橋段,而是真實的歷史,一個「英雄」選擇對生活低頭,這就是現實。

看起來也不壞,邁爾斯還會是同一年實現三大賽事冠軍的傳奇第一人。但命運卻開了個玩笑,根據賽規,另兩輛車的起始位置比邁爾斯的車更遠,大約8米,由於另兩輛車跑出的距離更長,邁爾斯與冠軍失之交臂。謝爾比團隊在賽前認真研讀了規則,確保不會因違規退賽,但誰也沒有注意過,同時衝線時的判定規則。

邁爾斯徹底敗於制度,不僅是福特高層的官僚作風,還有勒芒賽的賽制。鮮花與記者們的鏡頭包圍了年輕的冠軍邁凱倫,邁爾斯只得到了謝爾比的擁抱。

我沒有查找到福特高層向邁爾斯致歉的任何資料,人們將這一年的賽果稱為「勒芒醜聞」。

電影中,失意的邁爾斯與謝爾比約定好,明年,重新奪回冠軍。

兩個月後,邁爾斯在南加州的沙漠測試新款的GT40,廣闊的紅色山丘間,只有邁爾斯和他奔馳的汽車,沒有來自於高層的決策打擾他,這是邁爾斯內心的平靜時刻。

我以為電影到此就結束了,失意的英雄看淡了世俗的規則利益,釋然享受於自己的內心所愛。

忽然,他的車輛化成了地平線遠處的一縷濃煙,舒緩的背景音樂沒有停止,人們都奔向事故現場,邁爾斯的兒子Peter靜靜看著一切,前去救援的謝爾比忽然停下,回頭望向Peter。

這不是他們第一次看邁爾斯第一次出事故,上一次邁爾斯安然無恙,這一次也可以吧?

影片的結尾,謝爾比把邁爾斯曾經用過的扳手還給了Peter。那是邁爾斯某次賽前丟下的扳手,那場比賽Peter見證了自己的父親奪冠。

當看到Peter用了過去時描述自己的父親,我才明白,邁爾斯已經在那場事故中去世了。勒芒的遺憾永遠無法彌補了。制度與命運的捉弄,令邁爾斯成為了美國賽車史上,最悲劇的無名英雄。

補充一些幕後史料:

邁爾斯曾經對謝爾比車隊的攝影師Dave Friedman說過,「我寧願死於比賽,也不願意死於癌症。」

邁爾斯去世後,福特GT40又連續三年在勒芒賽中奪冠,成為賽車名宿。1970年,在勒芒賽中贏了邁爾斯的布魯斯麥凱倫,因測試新車M8D時不幸身亡,年僅32歲。

肯邁爾斯入選了賽車名人堂。

至今,尚沒有人實現在同一年取得戴通納、賽百靈、勒芒三連冠。邁爾斯仍然是距離這個傳奇最近的一個人。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Fancy Viola

圖片源於:豆瓣電影相冊、《8 Meters:Tiumph,Tragedy and a Photo Finish at Le Mans》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