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賽道狂人》影評:都拍成電影了,何必過於追求現實?

賽道狂人影評

半年沒進電影院,說實話我在看到福克斯的標誌時是很激動的。頒獎季的電影我也就差一個《賽道狂人》沒有看。

雖然《賽道狂人》評分有8.6,但我認為這個分還是太高了,我估計不少人因為飆車戲看得爽就無腦打了五星。

總結一下個人感受:前一百三十五分鐘叫人拍案叫絕,結局一刻鐘爛的像屎。

為了更好闡述觀感,我先大概複述一下劇情。

馬特呆萌飾演的謝爾比是一個勒芒退役賽車手,看似風光,但平時只能以「一車多賣」的手段謀生。瘦身發燒友貝爾飾演的邁爾斯擁有高超的車技,但除謝爾比外無人賞識。此時是1966年,福特汽車銷量底下,遠不及當代巨頭法拉利。福特認定法拉利成功是因為蟬聯了四次24小時勒芒賽車比賽,同時正好也被法拉利挑釁,於是他們找來了謝爾比,要打造最好的賽車在比賽中碾壓法拉利。此時福特老闆的話是這樣的:「不論花多少錢,都要把法拉利按在地上錘,我們一定要拿冠軍。」記住這句話,後面考。

福特老闆親自試車

於是謝爾比和他的團隊用六十天造出了福特GT40跑車。謝爾比知道邁爾斯技術特別好,於是不斷向福特老闆推薦邁爾斯,可因為邁爾斯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的性格,福特老闆一直不想讓他參賽,然後經歷一些不痛不癢的破事後,福特老闆不管了 。一天晚上,邁爾斯試車的時候,跑車的剎車壞了,直接裝上汽油桶爆炸了,好在邁爾斯穿著放火服才生還。

此時福特老闆提出了意見,讓邁爾斯去跑別的長時賽,比如《賽車總動員》的那種圓形跑道跑四百圈的比賽。憑藉好的賽車性能和邁爾斯高超的技術,輕鬆拿下所有冠軍。於是福特老闆就允許邁爾斯代表福特出戰24小時勒芒賽,迎戰法拉利,斷送法拉利的五連絕世。

於是到了比賽,邁爾斯駕輕就熟地擊敗了法拉利,兩輛法拉利因為好勝在途中一個壞了引擎,一個衝出了賽道。但是邁爾斯的剎車又壞了,差點也衝出賽道。它跌跌撞撞地開回了整修處。然鵝此時老闆要求讓福特車隊的三輛車同時併排衝過重點線,他要記錄這一時刻賺流量。謝爾比被威脅,只得將上級的消息告訴邁爾斯讓他減速。只見邁爾斯滿臉F-word走進賽車,他不羈放縱愛自由直接跑出了新的單圈世界記錄,差點沒把福特氣吐血。接著邁爾斯不知怎麼想的竟然真的減速了,帶著福特車隊的另外兩輛車一起緩慢開過重點線。然鵝奔馳邁凱倫車隊因為某些破事得了冠軍,直接把邁爾斯和謝爾比整蒙了。他們發現都是福特搞的鬼,他極度後悔減速,並且滿臉寫著F-word.

心態崩掉的兩人

幾個月後,邁爾斯和謝爾比去野外試車,好巧不巧剎車叒壞了,車墜毀在田野裡,邁爾斯就這樣嗝屁了。全片結束。

下面是我的個人觀點。

我的觀點一向與大眾不同,所以不喜勿噴,一千個人心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先說我個人覺得好的點吧。飆車戲真的荷爾蒙飆升,這是前所未有的爽,比隔壁環球的速度與基情好上不知道多少倍。我歸結了一下原因,《賽道狂人》能這麼爽完全是因為他的剪輯。《FVF》的剪輯區別於其他爆米花電影,它的剪輯並不快,基本上都是三秒多才切一個鏡頭,這樣不僅不會讓人看得頭暈目眩,而且能更好地把觀眾注意力集中在車上,從速度,外形還有車手都在鏡頭裡一清二楚,從而使得觀眾會有身臨其境的代入感,觀眾一單帶入到車手裡面去,就會有一種新奇而強烈的刺激感。這點是我認為導演James Mangold做的很不錯的,也因此FVF拿到了奧斯卡的最佳剪輯和最佳音效剪輯。除去結尾不看的話,這完全可以說是最好的爆米花爽片。

鏡頭切到邁爾斯的視角

但是我的短評你們也看到了,我認為影片的結尾爛如狗屎。

韓寒曾經說過一句經典的金句:電影是造夢的藝術。 既然電影是造夢的工具,我們又何必一定要復刻現實呢?賽道狂人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導演刻意去復刻現實,不願作任何的改編,這會帶來什麼問題,我會具體講。

首先從人物塑造開始說。儘管全片有兩個半小時而且文戲很多,但是人物塑造依然很爛。就連主角謝爾比和邁爾斯的形象也不鮮活。概括著說,全片每個人物的性格特點都很突出,比如邁爾斯的放蕩不羈,謝爾比的沉穩睿智,但是片中的每個人物只有唯一的性格標籤,比如邁爾斯,他的性格特點除了放蕩不羈其他什麼都沒有了,所有人都是這樣,像是被貼上了標籤一般,如同機器人一樣,被設定好性格特點。更別說有些人比如說Leo BiBi的性格特點是消失的,他們只是任務的執行工具,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機器人刻板形象。

邁爾斯和他的兒子

再說說角色划水的問題。最好的例子就是喬·伯恩瑟飾演的李柯斯,他在前一小時的戲份比主角都要多,又是提出要打敗法拉利,又是去併購法拉利,又是雇傭謝爾比團隊,感覺所有事都是他幹的,但是對主線劇情一點卵用也沒有,我心想後面他總該得推動劇情吧,他竟然失蹤了!沒錯,自從邁爾斯決定參賽後,博恩瑟飾演的李柯斯像是失蹤了一樣,我在後面的一個半小時裡只看到他五次,而且從來沒有給正臉鏡頭,甚至每個鏡頭長度不超過兩秒,所以我很納悶這人是來幹嘛的?這人是連醬油都沒打到啊!

連醬油都沒打到的博恩瑟

最後再來聊一聊FVF原版複刻現實的問題。第一是人物性格分裂和動機不明的問題。先拿邁爾斯下手,他在全片中被刻畫成了一個我行我素,不羈放縱愛自由的人,前面一百三十五分鐘都在宣揚他的這種性格,並且在一場場比賽中這種感覺在逐漸增強,但是結尾在沒有任何鋪墊的情況下讓邁爾斯減速,等待福特車隊的隊友,這豈不是人格分裂?讓他減速不是不行,畢竟他最好的朋友謝爾比被威脅了。但是毫無鋪墊的硬轉實在不得行,人物的行為舉止都必須按照他的性格來,不然就看起來是精神分裂患者。正確的處理方法應該是在前面進行鋪墊,比如邁爾斯看到謝爾比不停為了他跟福特公司跟跑車打交道的情景感到同情什麼的。

肯·邁爾斯

邁爾斯是性格分裂的代表,而動機不明的代表則是福特公司的老闆福特二世(簡稱福二)。還記得上面福特要打敗法拉利說的話嗎? 「不論花多少錢,都要把法拉利按在地上錘,我們一定要拿冠軍。然而福二最後卻因為要賺流量賺錢拱手送掉了比賽的第一名,這是不是動機不明?是他自己說我不在乎錢要拿第一的,現在卻為了錢把第一讓給了不知道哪冒出來的邁凱倫?還要我多說嗎?趕緊撥打120把這人送去精神病院啊!

不開玩笑了,不過這樣動機不明的事例的確會給影片降很多分,也讓人看著心裡憋屈。我不是很清楚導演腦子在想什麼,這導演可是拍了《致命ID》和《金剛狼3》的導演啊。

看看這人說的話

說到邁凱倫,就引出來復刻現實帶來的第二個問題:這跟主線有關係嗎?我們先來分析這部電影到底想講什麼。賽道狂人的片名叫做Ford vs Ferrari,意思是福特大戰法拉利。我上面也提到過,福特要參加勒芒賽原因也是要打敗法拉利。因此我們可以確定此片的主線是福特和法拉利的塞車戰。但FVF的結局是邁凱倫拿了第一,這難免就會出現與主線毫無關聯的問題。而且法拉利作為全片推動主線的重要廠牌竟然在全片剛進行了70%的時候就殺青了,那最後的百分之三十就一定會出現脫離主線的問題,畢竟你不可能30%都用來結尾。而這的確是事實。前面的135分鐘對邁凱倫隻字未提,都是再講法拉利與福特的故事,最後卻讓他贏就會出現脫離主線的大問題。

我發現,復刻現實是可以的,但是前面一定要有足夠的鋪墊,不然就會出現《賽道狂人》這樣虎頭蛇尾的毛病。

第三點就是削弱感情表達。結尾讓邁爾斯就這樣死掉的操作我實在沒看懂。我懂導演是想要生華主題,比如為夢想為志向犧牲什麼的。But,您故事都還沒講完呢?您還沒達到夢想和志向呢!那這裡我就來舉一個《飛馳人生》的例子。雖然飛馳人生不好看,但是主角的心路歷程是完整的。沈騰飾演的張馳,從輝煌,到墮落,到為夢想努力奮鬥,最後完成夢想並犧牲自己,他的人物故事是非常完整的,主角的犧牲也很好地昇華了主題。相比飛馳人生,我們來看看邁爾斯的人生軌跡:未知——墮落——努力——被算計而未完成夢想——嗝屁。您看看這像話嗎?這也是照搬現實帶來的壞處。

還在玩梗的兩人

說實話,如果我來當導演,我可能會把FVF拍成兩個版本,一個是兩個小時一刻鐘的版本,一個是三個小時的版本。(都不會還原現實)

兩個小時一刻鐘的版本:主角邁爾斯沒有聽從福二與其他車一起衝過終點線的意見,我行我素,一個人衝過終點。拿到獎盃後與謝爾比一起辭職,揚長而去。

三個小時的版本:加入前文說過的鋪墊,邁爾斯減速與其他兩輛福特車一起衝過終點線,一起共得第一,沒有邁凱倫卵事。接著邁爾斯和謝爾比在福特公司裡升職,在第二年勒芒賽裡邁爾斯再次勇奪第一,跑出世界記錄然後剎車失靈犧牲。

以上就是我對FVF賽道狂人的個人觀點,我個人不太喜歡但還算可以。75分。您都看到這裡了,為什麼不來個素質三連支持一下呢?在下必感激不盡。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