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DAU:娜塔莎》影評:水面之下

DAU:娜塔莎影評

它當然不是好電影,它根本就不是電影。設想一下,如果DAU是一部傳統的傳記片,片中有個橋段,客人們在食堂裡受到了店長娜塔莎和助手奧利亞的熱情招待,離店後客人們開始閒言碎語:「等客人們都走了,奧利亞可就要開始受苦了。」「娜塔莎是個好女人,那次談話讓她變了。」「酗酒的俄國男人未必能給她幸福,但買醉的法國男人一定能帶來不幸。」這些隻言片語的背後便是《DAU娜塔莎》。我們第一次有機會看到藏在電影背後的世界,看到水面以下的冰山。但是這麼做的意義又在哪裡呢?真的有獨特的意義嗎?我現在沒法回答。可存在即意義,人類會自覺地賦予它意義。

電影往往在現實與虛構之間尋找平衡,極度寫實主義的電影我也看得不多,不好評價,《九歌》的荷槍實彈、赫爾佐格的風景寫真與真實特效、成龍大哥的各種跳樓、《彗星夜》的即興演出,都是真實演出的例子。也許DAU把紀錄真實的理念貫徹得更徹底?哪些是演員、哪些是劇本——哪些又是「真人」、哪些又是真實演出。應該可以根據這些權重來拿它合以為的寫實主義電影做比較。

我一直覺得自己喜歡真實的東西,雖然現在不清楚上述問題,但片中的每場戲都能引起我的共鳴,娜塔莎與奧利亞的無營養話癆與無端撕逼引人好奇,客人們無關緊要的聊天內容顯得自然真實,酒會的快樂氣氛感染到我,床戲何荷爾蒙溢出屏幕(雙手打字),二人飲酒醉的畫面又害我戒菸失敗,獨自深夜痛哭的人不需要安慰。克格勃那段有點複雜不知要從何說起。以DAU的設想來看,似乎每段情節背後都有另外一個故事。

攝影真的太難了吧,鏡頭角度全靠臨場走位嗎?遠近高低運鏡都是臨場發揮?食堂正面那麼大一面鏡子限制拍攝角度。如果是真實出演,演員和群演們是怎麼做到忽略拍攝組的?沒有攝製組時,他們可以是自然的。有攝製組時,他們必須設法忽略它,那就必然導致不自然。怎樣防止攝影和演員走位衝突?個別鏡頭能看出攝影受到的限制,第一場食堂營業場景,娜塔莎給兩位客人(盧克和布里諾夫?)點菸時,兩個男人湊過來共用一根火柴,這個小情節有意或無意地暗示了三人的關係,不能說不重要。鏡頭從盧克身後拍攝過來,而這個畫面的關鍵部分——兩個男人的煙、拿煙的手、叼著煙的嘴、娜塔莎的手和手裡拿著的划著的火柴——都被背對著鏡頭的盧克的大光頭給擋住了。常規影片往往會安排另一個側方機位,來完整地拍下一火二煙的畫面,但是這個DAU沒有,也做不到——如果硬要拉高機位俯拍,或者快速移動到側面拍攝,都會過於刻意。沒有完整的畫面展現,我只能從三人的動作也娜塔莎的莞爾一笑來推測出這個畫面,這並不難,但這個看似忌諱的攝影角度卻讓我著迷。它比其他鏡頭更能讓我感受到我是個旁觀者。以往我們在電影中看到的是導演想讓我們看到的,導演想方設法把他想展現的東西展現給我們看,包括要安排演員走位和機位。現在即便導演(攝影)想讓我看到的東西,他也未必能讓我看到,我也未必能看到,因為他不曾刻意安排。這給了我一個更接近於觀察者的視角,而不是觀眾視角。

剛剛說到象徵性場景,一火二煙剛好暗示了三人關係,那這是導演安排的呢?還是巧合呢?我偏向於認為這是一個自發的情節。

台詞和音效都是現場錄製嗎?不太科學啊。

真實性愛、性虐與暴力場景,但如果徵得了演員同意,大家都是成年人,無可厚非。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