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DAU:娜塔莎》影評:譁眾取寵的辣雞

DAU:娜塔莎影評

打著實拍的噱頭獲得柏林銀熊,中外裝逼犯齊聲喝彩。

才華不夠肉來湊,很黃很暴力——

用特呂弗的話來說:蹩腳電影之所以充斥暴力、色情,是因為導演沒有能力借助樸素而節制的手法表達強烈的情感。

與口味奇重的《棺材200》(2007)相比,《DAU:娜塔莎》只算小清新,何以前者震撼人心,後人呆滯、瑣碎、令人作嘔?

任何藝術,口味輕重不是重點,重點是:

好看(質感),高端(象徵)!

俄羅斯影史,很少有哪個電影口味重到《棺材200》這種程度,藝術品質又如此之高:

影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邪典大師巴拉巴諾夫對惡魔警察(體制象徵)用了洪荒之力。

同樣是插酒瓶,惡警沒有性能力,通過性虐、觀淫來發洩,象徵殘暴、變態的體制喪失生命活力,苟延殘喘:

利用職務之便,明目張膽地綁架少女,沿途展示強大的工業體系,堪與美帝爭霸的國防、科技、工業並未給民眾帶來安全和幸福:

我男友是特種部隊……

棺材200剛好運到,萬一呢……

還真是。

棺材裡裝的不僅是入侵阿富汗的砲灰,也是女孩絕境中的精神寄託,以及導演對體制的千重詛咒。

噩夢在女孩聽到惡警朗讀愛人(屍體在她身邊)的來信時達到高潮,條子靠不住,軍隊更靠不住啊,妹妹!

黃金一代過後,俄羅斯電影青黃不接,最擅長的戰爭片江河日下,《棺材200》一類的片子更是後繼無人。

同樣是表現1950年代,看看阿列克謝·日爾曼的《赫魯斯塔廖夫,開車!》(1998)是何水平

黑白光影的張力攝人心魄:寒枝靜雀、黑夜白雪中湧動的特務、陰狠的斯大林雕像、坐在雪堆上給火辣菊花降溫,暴力就象自動傘在車禍、偷情現場猛然張開一樣突如其來;高大威武、趾高氣揚的將軍級猶太醫生瞬間淪為被凌虐、強暴的階下囚,轉眼又成最高當局的座上賓,診治纏綿病榻垂死掙扎的斯大林:撼動半個地球的巨人,成了一堆令人作嘔的腐肉。

每一個鏡頭都是那麼粗礪、強烈,充分契合詭異、瘋狂的時代,才華橫溢的阿列克謝?日爾曼,與俄羅斯詩電影形成雙峰對峙的暴力美學。

國家不幸詩家幸,反之亦然。

蜜罐裡長大的新新人類,再也體驗不到父輩、祖輩經歷的苦難,只有裝深沉、裝痛苦、裝藝術……

電影藝術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業已進入瓶頸,類型、題材、風格、手法……幾乎被前輩大師一網打盡,想要突破唯有劍走偏鋒,有時候難免會去搞一些華而不實的噱頭博得無聊看客的喝彩。

以前覺得書評人不靠譜,貓了個咪,影評人根本就沒譜,《DAU:娜塔莎》攝影、剪輯、台詞、劇情一塌糊塗,怎麼吹得出口!

如果黃暴加點政治就是藝術,AV早已承包戛納、奧斯卡!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