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DAU:娜塔莎》影評:這神片被譽為真實版,萬人被關3年活在前蘇聯時代

DAU:娜塔莎影評

前不久,柏林電影節落下帷幕,有一部電影,或者說有一個系列電影,震動了整個柏林電影節,然後是整個電影節,接下來成為全球的熱點之一。

這部電影叫《列夫.朗道:娜塔莎》,整部電影叫《列夫.朗道》系列,英文簡稱DAU系列。

這個系列甚至被很多電影人評價為是21世紀最偉大電影之一,史詩級別的巨作,震撼到無法用言語表示,恨不得要改寫100多年的電影歷史軌跡,電影新的元年從這個系列開始轉折等等,用的都是誇張和狂歡的讚美之詞。

但另一方面,也有人給予非常低的評價,總體就是藝術和倫理之間的對抗,藝術不可凌駕於人性之上。

那麼,這個DAU系列!是怎麼一個存在,我們今天就來探討一下。

DAU系列,一共會製作成14個故事片,3個系列劇,還有一些科學影片,這些作品的前綴,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列夫.朗道。

DAU三個字母,也正是列夫.朗道蘇聯名字開頭三個字母的縮寫。

列夫.朗道是誰,他是前蘇聯一位著名的物理學家,他是凝聚態物理學的奠基人,還擅長還原論,唯象理論,在多個科學領域都有重大貢獻。

在1938年「大清洗」期間,列夫.朗道還因為反對蘇聯的獨裁,被判反革命罪入獄。在1962年的時候,還拿到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列夫.朗道被譽為世界最後一位全能物理學家。

正處於研發科學事業高峰期的列夫.朗道,在拿到諾貝爾的同一年,發生了嚴重的車禍,昏迷了整整57天,列夫.朗道甦醒後,智力和記憶力受到了嚴重的損傷,身體狀況也大不如前,並在6年後去世了。

當然,列夫.朗道雖然在物理學上有非常傲人的成就,但在生活中並不是一位完美的紳士。

列夫.朗道脾氣古怪,高傲自大,還經常出言不遜,批評過很多同事甚至是老一輩的物理學家,還辱罵自己的學生,這讓他在這一生中樹敵無數。

列夫.朗道還有一定的精神潔癖,看問題的方式絕對到不給餘地,有人還在他的辦公室門上貼著:「當心,他會咬人」的字帖。

就這樣一位性格傲慢,脾氣古怪,但卻對數學和物理學有著天然直覺的科學家,還在如此動盪的蘇聯背景下,本身列夫.朗道這人物就有著很好創造傳記片的真實土壤,所以被拍成電影也不意外。

原先這個作品DAU,就是想要拍一部關於列夫.朗道的傳記電影,展示他人生最後30年的事蹟。

但,事情遠沒有那麼簡單。

這就不得不聊到DAU的總導演伊利亞.赫爾扎諾夫斯基,他出生於藝術家庭,父親也是一名電影導演,而且還是一位蘇聯當時的禁片導演,他父親第一部《玻璃琴》的動畫短片,就直接被當時蘇聯禁了。

而導演自己,在蘇聯解體時只有15歲,但他卻痴迷和眷戀著蘇聯時代,到現在導演還自稱自己是「蘇聯人」。

在DAU前期計劃時,導演就想在烏克蘭搭建了2個足球場大小的拍攝場地,為的是盡量還原列夫.郎道生前的研究機構環境。

這對於現在電影工業來說,其實並不算什麼,最多只能說是一個製作成本比較高的大片水準。

但開始誇張的事情發生了。

導演對這2個足球場大小的拍攝場地並不滿足,他萌生了一個更大膽的想法。

導演想要通過列夫.郎道的題材,開啟一個超級龐大的實景實驗,讓這部電影不止是電影,而是一次人性和制度的深度實驗探究,想試探人們內心深淵到底能下沉到什麼程度。

通俗點說,就是導演想要製造一個和前蘇聯一模一樣的平行時空,那裡發生的人和事,都嚴格按照列夫.朗道生活的年代背景進行。

這個計劃在2005年就構思了,並在2009年拍攝執行,時間為2-3年。

所以從這個計劃啟動時,這已經不是一部電影的事情了,而是一個巨型實驗項目,為這個項目買單的,是一位俄羅斯的水果產業大亨謝爾蓋.阿多涅夫,據說這位大亨是唯一這個項目的投資人,而且不要求任何回報,甚至連署名都不需要,完全是出於對哲學和物理的癡迷和熱衷。

有了資金之後,導演找到了一個烏克蘭的一個廢棄的水電廠,以1:1的比例,建了一個和前蘇聯時代一模一樣的城鎮,這個城鎮有13000平米大小,然後找了400多位主要演員,還找了將近1萬的自願參與者,組成一個以假亂真的平行時空蘇聯小鎮。

這些參與者,有很多在現實真實的職業,也是片中飾演的職業人員,護士,售貨員,科學家,藝術家,宗教神職人員,廚師,甚至是罪犯等等。

但凡參與到這個項目拍攝的人員,不管是否是演員還是體驗者,都必須嚴格按照1938年到1968年的蘇聯社會的規章制度來生活,大家穿著當時的服裝,化著當年的妝容,髮型,大家平時的對話,不可以用現代的詞彙,如果不小心說出,會受到相應的警告和懲罰。

然而導演覺得這樣還不夠真實,在這個小城鎮裡,有著自己的發行貨幣,也就是當時蘇聯用的盧布,每個人也有著自己通行的身份證,護照。

如果外面感興趣的人想進來參觀,必須像申請進入一個國家一樣,申請VISA簽證,面簽的那種,然後看情況而定,你能在裡面逗留多少時間,一般情況下,會給6小時和24小時,有些還可以不限時。

不限時的VISA簽證,必須要完成一份苛刻的心理測試。

在這個小城鎮裡,裡面會發生一些當年的歷史事件,而且每一個人還有自己的個人檔案,會被納入這個城鎮自己構造的蘇聯社會檔案庫,有專門扮演的官員和公務員來管理。

說到這裡,大家一定會想到更為偏商業的《楚門的世界》,還有同樣具有實驗意義的紀錄片《斯坦福監獄實驗》。

但DAU系列,玩得更為瘋狂,DAU比《楚門的世界》更真實,因為沒有劇本,只有引導性的方向。相比較於《斯坦福監獄實驗》,DAU又更宏大和細膩,《斯坦福實驗室》拍攝6天後就失控緊急叫停,而DAU則玩了將近3年,揭露的社會意義和人性發掘角度更多方面。

關於拍攝方面,整個劇組24小時不間斷,對演員沒有具體要求,也沒有劇本。

當然,為了增加作品的藝術感而不是完全變成紀錄片,所以會有一些極為個別的主要演員會有一些想法討論,但大部分情況下,攝影機都躲在暗處,靜默記錄著這一切。

而且為了保證能隨時隨地拍攝都能得到完整清晰的影像,DAU攝製組為此專門打造了一整套全天候的打光系統,能讓導演可隨時記錄下自己想要的素材。

就這樣,在蘇聯體制下的實驗小鎮,上萬名參與者從2009年到2011年在這裡生活,一開始大家都有些出戲,而且很容易把「未來」的談吐和事件拿出來當做聊天內容,但時間久了,這座實驗城鎮似乎真的穿越時空,回到了前蘇聯時代,裡面的參與者帶活了城鎮,城鎮也讓參與者更加認為自己就是那個時代的人。

期間有不少「外來人」偽裝帶著好奇進入這個城鎮,但都驚訝的發現,裡面的人在毫無表演經驗的情況下,言行舉止都像極了幾十年前的人,那些參與者,真的相信了自己回到了上世紀的蘇聯時代。

於是,主創一共拍攝了700多個小時的有效素材。這些素材,真實的記錄著實驗小鎮發生的一切,比如日常的生活,男人的酗酒,暴力,做愛,甚至犯罪,強姦等等。

是的,DAU已經遠遠超出了電影製作範疇,成為了一個電影項目為起點的龐大研究人類本性的規模試驗項目。

在2019年2月,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還有其他兩個劇院,還舉辦了一場DAU的沉浸式影像展,進去參觀的人,可以去感受複製出來的前蘇聯社會,還有在那個社會生活的人生百態。

讓我們回到柏林電影節,作為DAU的開篇之作,《列夫.朗道:娜塔莎》,入圍了柏林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最終斬獲了傑出藝術成就獎,這個獎也非常迎合了DAU對電影產業實驗和探索的含義了。

此外還有一部展映片《列夫.朗道:退變》,長達355分鐘。這就是我們目前了解DAU系列的最全信息,此後DAU還會陸續問世更多相關作品。

《娜塔莎》講述了一名叫娜塔莎的中年女人,是一名餐廳服務員,這個餐廳是蘇聯小鎮的核心拍攝場景,通常影視作品總少不了吃飯戲,而DAU系列的飯戲很多就出自這個餐廳。

《娜塔莎》作為開端片,女主娜塔莎作為餐廳服務員,邂逅過不少DAU其他作品的角色。

而娜塔莎自己,也認識了一名法國科研人員,但也因此牽連到很多科研背後的秘密,被特勤局懷疑是私通犯,出賣國家情報給別國官員,讓自己生活大亂。

影片總的來說,其實前面大部分沒有什麼特別,較為波瀾不驚展現著娜塔莎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甚至有著冗長的對話,還有紀實般的長時間記錄,但影片最後40分鐘劇情開始生猛,娜塔莎被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帶走後,娜塔莎在那被折磨,被用私刑,還有凌辱和精神摧殘等等。

如果你作為一部電影看,其實後面40分鐘也就獵奇的看看,但如果結合前後分析,還有柏林電影節主創的採訪,我們可以相信這些都是真實發生的,沒有作假的痕跡。

娜塔莎當時的那些哀嚎,那些痛苦,都是真實的反應,而攝制組並沒有喊停(演員自己也沒有)。

因此,這就是DAU最具爭議的地方之一,藝術和道德倫理的衝突,我們為了藝術的極致,而去做一些踐踏人性,違背道德倫理或犯罪的事情,那麼這種藝術是否值得提倡,甚至是否可以執行。

有人說,這樣的實驗很特別,而且在柏林電影節主創訪談中,導演和演員都有解釋你情我願,大家都有著叫停暗號,堅持不下去可以喊停,但大家特別是演員自己,為了發揮電影藝術邊緣擴展極致,都默默忍受著。

不過也有一些工作人員爆料,這一切根本不是自然而然發生的,很多事件的走向,都是由導演在演員不知情的情況下去引導發生的,這些都是對演員極為不負責不尊重的一種表現。

導演在訪談中解釋到,影片為的是探討在蘇聯極權主義下,有多少人會在這樣的環境,墮落自己人性的深淵,又會下墜到多深,即使是在知道拍攝和實驗的情況下。

有不少分析人失指出,實驗終究還是實驗,它再真實,也是一部為了藝術表達而誕生的,它終究代表不了那個蘇聯時代眾生相,也不是什麼蘇聯時代縮影,DAU只會避重就輕,矯枉過正去讓大家看到一個所謂的蘇聯時代。

話句話說,影視作品終究不是真實生活和科學嚴謹的實驗對象。甚至有人說,DAU已經不屬於電影範疇,也不是戲劇,也不是影視藝術品,這就是一個前衛的多人行為藝術,但是對表演和戲劇藝術的褻瀆。

我認為,電影的原則和規範雖然不是人們白紙黑字定義下來的,而是有很多影視作品進行補完,電影本身也在一步步的拓展自己的邊緣。

從黑白默片,到彩色有聲,再到歐洲先鋒主義,意大利新現實主義,法國新浪潮,好萊塢黃金時代,道格瑪95等等世界各國各地的電影運動,再到3D,120幀電影技術等等,這些都意味著,電影是有生命的,電影從來沒有被誰定義過,而每次一個新的電影實驗誕生,也只是人們對電影這個生命新的探索和認知。包括這次被吹或被貶得沸沸揚揚的DAU系列。

總而言之,我會極度關注DAU系列,那到底這個系列最終會是一個什麼品質面向世人,DAU是不可多得的史詩級作品,還是一個導演玩虛頭的大型真人秀,時間會證明一切。

對了,在導演訪談中,導演還說下次想要搞一個5000人口的實驗城市,然後找世界各地,各種意識形態的人入住,記錄下這個城市所發生的的一切。

...好吧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