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沒有煙硝的愛情》影評:在時間的長廊上相擁

沒有煙硝的愛情影評

論及當前世界影壇上擅用黑白影像的大師,波蘭籍導演帕維爾?帕夫利克夫斯基必然是個繞不開的名字。儘管他迄今只拍攝了兩部黑白長片,卻憑藉其間出色的技藝表達和人文質地,在全球俘獲大量擁躉,享有極高聲譽。今年入圍戛納的主競賽熱門《沒有煙硝的愛情》更是榮膺最佳導演獎,標誌著帕維爾職業生涯的又一里程碑。從這封獻給父輩的情書中,我們既能讀取出他影調特質的延續,也能窺見其作者風格的進一步成熟和定型。

斬獲最佳導演後的帕維爾

故事背景依然設置在波蘭,二戰硝煙散去後,鋼琴演奏者Wiktor奔走國內,募資組建民間歌舞團的途中,與歌聲清亮,身世如謎的Zula漸生情愫,兩人自此開始了橫跨十五年的愛情長跑。影片以此為坐標,將六段時空銜接一體,讓觀眾見證這對身逢沒有煙硝的愛情年代的愛侶,如何在謊言橫行的鐵幕下,一面輾轉流徙,一面小心維護著戀情的純真與活力。

對比前幾年那部技驚四座的《修女艾達》,可以發現兩段敘事時空的順接關係。前者關注戰後個體面臨的信仰危機與情感創傷,新作則將視角拉回上世紀中葉,聚焦沒有煙硝的愛情格局逐步發酵的過程,發掘個體命運和時代轉軌之間的深層聯繫。儘管感情是全片著墨的重點,但從浪漫韻腳中透出的動盪不安,又在反復提醒著觀眾歷史環境的特殊性。當政治嚴格圈禁了個人行動和思想的自由,愛情究竟會淪為泥沼中的犧牲品,還是於灰燼中重現生機?

和前作類似,導演在表現時代劇變的浪潮時,並未直接從外部入手,正面勾畫現實衝突,而是以微觀的小人物作為註腳,提供某種迂迴的審視和思考,與之緊密貼合的是一整套堪稱典範的歐陸學院派創作體系。不論對片長的精確控制,復古畫面還是考究的布光構圖,都烙上了典雅別緻的美學印記。

廣為稱頌的復古黑白影調

這當中首屈一指的,無疑是黑白鏡頭釋放的視覺衝擊力。攝影指導Lukasz Zal與帕維爾早前在《修女艾達》中便有合作,此度二人傾力構築的東歐沒有煙硝的愛情景觀,在極簡色調的潤飾下飽和到幾近溢出。一幀幀懷舊的素樸畫面,猶如情感奔湧的波蘭民歌,承載著人們對故土的遙望和熱愛,也讓影片發散出一股寂寥蒼涼的意味。難怪《沒有煙硝的愛情》亮相戛納和上海電影節後,被不少影迷和媒體相繼冠以「年度最美PPT電影」之名。

誠然,若畫面桎梏於情趣生動的表意空間,脫離了勾連現實的作用,亦不足以轉化為高水準的觀影體驗。與其豐滿的影像肌理相照應的,是作品一貫深沉的人文主題。從《修女艾達》對存在主義的關照,到《沒有煙硝的愛情》中的多重壁壘(現實維度:國界阻隔,階層流動;抽象維度:意識形態,生活理念,創作觀),無根和流動是兩個時空下共有的特徵。而愛情的萌發又為虛無的旅途注入意義,它讓影片特有的黑白場面在頹舊肅穆之餘,多了些靈動的溫柔。這使人轉而想到《藝術家》等片,當人生困在失意的迷宮中打轉,愛情往往是那抹救贖陰暗的亮色。

和《修女艾達》中油畫般的攝影,及頗富宗教意蘊的構圖方式相比,《沒有煙硝的愛情》的運鏡更為豐富,這無疑是為了映照時代格局的複雜性。電影開頭,男主Wiktor和另一位女音樂家Irena赴鄉下采風的情景呈現得如紀錄片般自然鮮活,我們或許能將其對應於導演兒時隨雙親遷往國外前,對於波蘭鄉間朦朧而深刻的記憶。這種根植於創作者往昔經歷的地域/民族意識,內化為其書寫故土風光的靈感源泉,並藉由民謠歌詞中純粹詩意的內容汩汩流出。

在這種飽蘸赤子情懷的情感揮灑後,影片迅而跳出了個人視野,轉向對外部廣闊世界的投射,因此溢出濃厚的隱喻色彩。特別在刻畫歌舞團巡演的部分,鏡頭調度往往以固定為主,暗合波蘭戰後壓抑迷茫、秩序井然的社會環境,巡演時將舞台置於正中的畫框,同樣規整到近乎死板。

與之相較,巴黎、南斯拉夫等地的移動長鏡頭則精準捕捉到了藝術家和戀人在歐洲境內顛沛流離的狀態,和對自由意志的追求。兩套自如切換的拍攝系統,與其鎖定的政治氣候和社區文化氛圍相照應。可以說,正是這些埋伏在形式渲染力下的純熟技巧,帶給人至臻感官享受的同時,令影片敘事的力道更具衝撞性,並為其嵌入了多重解讀空間。

作為描寫歌舞團分外亮眼的電影,音樂自然也是影片突出的重點。不同於另一部主打搖滾樂的主競賽黑白片《盛夏》,原聲在片中除了烘托情感,更像是迴盪政治場域的背景旋律。歌舞團的誕生和巡演,與對民間創作質樸、天然屬性的強行消解,便是這種宣傳路徑的絕佳投射。正如舞台上斯大林的巨幅肖像,可以無縫對接到《芳華》中對文工團場景的描繪,而《沒有煙硝的愛情》也被多家國內媒體貼切形容為「波蘭版《芳華》」。類似的符號運用既充分還原了那個時代的風起雲湧,又通過藝術化的表現方式,讓繁冗的政治話語變得簡潔明快,可以被人們接收和感知。

倘若說在個人情結與集體回憶的平衡上,《芳華》難免有避重就輕、美化歷史創傷之嫌,那麼《沒有煙硝的愛情》則處理得更為迂迴巧妙。片中有一處Zula向政府部門告發Wiktor行蹤的情節,森嚴統治對親密關係的擠壓在此刻不言而喻,空氣中瀰漫著異常凝重的危機感。

可當前者打破隱瞞,致使愛人忿而離身時,隨後一幕以令人出其不意的、極度唯美夢幻的演繹方式,融化了理智的果決堅定,為冰冷的影像重新注入溫度。顯然導演無意迴避浪漫和現實洪流的齟齬,令美好的光暈在鏡頭下拉伸放大,而是將二人的情感隱匿在畫面各處,任其如磚縫間爬出的綠蔓一般,自然生發漲落。由此可見,帕維爾對氣氛收放自如的把控,確乎乃大師級境地。

影片於戛納首映時,不少媒體紛紛猜測片中主人公形象的來源。直至結尾打出一行「獻給我的父母」,我們才得以通曉導演創作的契機。事實上,正是通過「致敬父輩」這樣私人和抒情的方式,回望歷史的媒介得以運行,邀請觀眾進入那個極權操縱下割裂感性的時期,目睹個體情感如何在冷酷地帶生發並經歷考驗,走向難以預料的未來。

由此又導向另一個有些詭譎的命題:是否唯有在嚴峻高壓環境下,感情才能激發出蓬勃的生命力?即使我們無從推斷故事和原型間的落差,也能預見這段在迷霧中跌撞前行的愛戀,變幻無常的境遇。而對於二人淒美動人的結尾,不妨作此假設:若歷史快進數十年,伴隨著波蘭革命,柏林牆倒塌,所有能見的隔離和屏障、噪音消失後,他們還能選擇勇敢嗎?

對於這層由劇作表面延伸而來的懷疑,創作者無意探究太多,他讓這雙苦命鴛鴦在一系列偶然和必然性交纏的催化下,伴隨時空演進不斷做出合乎本能的選擇。在巴黎,二人因生活方式、社交觀念落差導致的衝突段落頗值得玩味,此時「沒有煙硝的愛情」已由現實潛入情感內部,昭示著比政治戒律更具碾壓性的重擔。在廣闊幽微的海平面下,所有篤定誓詞都成了虛弱的氣泡。

而從Wiktor為了回國尋找戀人越境被捕開始,影片又落回原先平穩的軌道上,帶給觀眾一個似夢般感傷而光華的結局。帕維爾放棄了經營更多感情細碎深處的摩擦,而是任其和冷漠疏遠的世界保持平行,如那曲改編為爵士版本的波蘭民謠,停格在對古典浪漫的淺吟傳頌和熱烈懷想中。

這或許正是《沒有煙硝的愛情》有失完美的原因,它精巧,克制,卻又稍顯扁平,經不起過分推敲。聯繫帕維爾在新聞發佈會上的發言,我們可以推測,正是在畫面和音效製作上傾注的大量精力,為了將所有元素糅為一體,反倒讓理應同樣醇厚的文本變「薄」。使得主角二人跌宕的愛情史詩,最終藉由數幕片段串聯成一部凝練的通俗劇,在情感和時代特徵的內在聯繫上卻流於淺層。個體宿命的安置看似有跡可循,實則缺少更深刻的回溯和叩問。縱使最後一鏡如此震撼、富有感染力,也不能填補這種風暴邊緣的微妙真空。

「那邊的風景更好。」

如何將藝術性與思想性按比例進行調和,必定乃所有導演都要面臨的終生考題。不僅是帕維爾,畢贛,雷弗恩,以及無數力求美感突破的行業奇才,或不時湮沒於豐沃的視覺信息間,卻從未停下對光影實驗的探索。之於審美多元的現代觀眾,評判標準也不盡相似。

起碼,對癡迷黑白映畫的影迷來說,《沒有煙硝的愛情》注定是一份值得用心品味的饗宴。哪怕影像飽和度與敘事的融合尚有待完善,我們仍能從中捕獲無數道迷人的風景,就如所有切片最終匯集成一小塊銀幕,折射出田間金黃的餘暉,男女主人公互相攙扶著,縱身跳入現實冷冽的河流。

那一刻你明白了,所有的熾熱和感動,畢竟真實存在過,絕非轟隆作響的幻覺。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