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沒有煙硝的愛情》影評:波蘭版,拿了戛納的最佳導演大獎
沒有煙硝的愛情影評懂得抓住現在,永遠比事後彌補要好的多.....
R君說
「Put two ships in the open sea,
without wind or tide, they will come together.
大海中的航船,即便沒有風浪的推動,
它們也終將相遇。」
- (Jules Verne 儒勒. 凡爾納 )
這也是電影《海王》的第一句開場白。
波蘭導演帕維爾.帕利科夫斯基,在2013年,用《修女艾達(Ida) 》驚艷了整個歐洲影壇,並且獲得了87屆奧斯卡的最佳外語片。 5年之後,帶著新作《沒有煙硝的愛情》再一次捲土重來。這一次,又一堆歐洲電影節的獲獎大熱,不僅幫他斬獲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還入圍了3項奧斯卡提名,其中包括最佳導演、最佳外語片 2個重磅獎項和一項最佳攝影。
這部在影評家和影迷中口碑俱佳的電影,完全用黑白的方式演繹了一場50年代,在美蘇「沒有煙硝的愛情」背景下,一對波蘭藝術家的愛情悲劇和生死離別,包括一個令人心酸的結尾......
在電影的最後,打印出來的是「獻給我的父母」。
而導演在訪談中,確實承認他的父母正如電影中所寫的那樣「共同生活了40年,不停的分分合合,在鐵幕的兩邊相互追隨又相互懲罰」,並且「都是堅強且優秀的人物,但同時又是一對永不停戰的怨侶。」
藝術家、鐵幕背景、父母一輩的愛恨情仇,
不免讓人想起馮小剛那部著名的《芳華》。
實際上,這2部電影也的確有很多相像之處,
包括在電影語言上的思維,用各種漂亮的靜態構圖形成的「PPT」般效果的鏡頭,以及大量的舞台藝術場景。
也有人說這部電影更像一部沉重版的《甜蜜蜜》和《愛樂之城》。
如果以單純男女在大時代的背景下的悲劇愛情故事為參照,不免有些牽強......比如《冷山》、《亂世佳人》甚至《泰坦尼克》都可以算進去。所以以R君自己的觀感,也許《芳華》是更為接近本片的一部作品。
對比而言,《芳華》的故事主線顯得過於零散,出場人物過多,而且商業討好的氛圍濃郁(尤其是那段戰爭部分),而本作的主線則相當的集中,精煉,顯示出導演更加深刻專注的思考和對人物性格命運的刻畫,也因此會讓觀眾們更好的沉浸在男女主人公的命運世界中,而不是動輒被旁支末線所打擾思考。
這也許才是「卓越」和「優秀」之間的本質差別。
怪罪時代不如少折騰自己
80年代之後出生的人群對「沒有煙硝的愛情」和美蘇之間曾經發生的這一段歷史是鮮有記憶甚至認知的。
在百度詞條中,是這樣描述沒有煙硝的愛情的:「沒有煙硝的愛情」(英語:Cold War,俄語:Холодная Война)是指1947年至1991年之間,美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為主的資本主義陣營,與蘇聯、華沙條約組織為主的社會主義陣營之間的政治、經濟、軍事鬥爭。
「沒有煙硝的愛情」的產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有極度緊密的關聯。
在二戰的後期,蘇聯從德國的東北方向,美英聯軍從德國的西南方向分別攻擊納粹德國,並且最終消滅了希特勒。這也導致了整個歐洲被當時的2大軍事和政治陣營所分別佔據,就是後來俗稱的「東歐」和「西歐」。最終,在雅爾塔會議精神指引下和之後1946年的倫敦「5國會議」後,重新劃分了對戰敗國的領土劃分範圍。當時大部分東歐的國家,比如波蘭、捷克、保加利亞、匈牙利、羅馬尼亞等國家以及德國東部的一部分,成為蘇聯的勢力範圍; 而大部分西歐國家,比如法國、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時、荷蘭等,包括德國西部的一部分,成為美英法國的勢力範圍。
而德國首都柏林雖然當時東部德國境內,但是因為地位特殊,被單獨一劃為二,並且修建了一道著名的「柏林牆」,兩邊分別歸民主德國(蘇聯管轄)和聯邦德國(美英管轄),也成為當時人們最常常用來叛逃的通道。
「飛鳥盡良弓藏」這樣的事情是永遠不可能避免的。
因為意識形態上的本質差異,兩大陣營之間從一開始就是嚴重對立的。只不過因為共同的敵人,所以才站在了一起。 所以當二戰硝煙徹底過去之後,沒有了共同的敵人時,東西方就自然開始把對方當成新的「敵人」。 只不過,因為大規模戰爭帶來的後果太過嚴重,雙方都不想再來一場這樣的熱戰爭,因此,對抗和敵對就開始變得更加的政治化、隱蔽化和形式化,這就形成了「沒有煙硝的愛情」的態勢。
間諜活動、破壞活動、科技和國家實力的競爭以及煽動對方局部不穩定地區的衝突,是「沒有煙硝的愛情」的主要形式。所以,這一段時間,產生了相當多的政治黑幕、間諜和特務事件,因為衝突立場顯著,所以成為很多文藝作品的背景,比如著名的007系列。
而在民間,這種陣營間的對抗則更多提升為言論、信仰、意識形態和文化藝術作品間的衝突和禁錮,對一般民眾而言,在生活中受到的影響更為顯著。這就是所謂的「鐵幕」的概念。1946年,3月5日,英國首相丘吉爾訪問美國做的演講,正式提出了這個概念。而《沒有煙硝的愛情》電影中,所看到的大量帶有政治背景的作品和場景正是這個由來。
人天性追求自由,不願意被人禁錮,尤其在思想和言論領域。 可以想象在「鐵幕」管理時期,很多東部陣營的藝術家都期望逃離蘇聯的意識形態控制,向往西方更為自由的人文風格。這樣的逃離,也並不被任何管理當局所允許,所以更多的就演變為「逃亡」或者「叛逃」的風格。
逃離,在任何一個時代,對任何人其實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意味著背井離鄉,和過去生活的徹底割裂,去融入一個完全文化背景不同,意識形態不同,社會風俗習慣不同,生活方式不同甚至連語言都不同的新社會。 有的人覺得這是一種重生,但是大多數人至死都在適應新的環境中掙扎.......
連你換個工作、變個男友都常常要面臨的很長的磨合期,適應期,何況是對人生道路的徹底改變......用「折騰」2個字來形容,毫不為過。 而在折騰的過程中,因為環境、人生的不斷改變,在孤獨適應環境中的各種境遇,會對人的價值觀、生活習慣產生很大的影響,容易形成不同的極端性格,或者「過於輕信、缺乏耐心」,或者「過於自我、習慣逃離」。
時間是人最大的朋友,也是最大的敵人。 世界上大部分的事情,都是需要經過時間的積累、考驗、磨練和證明的,你放棄了大部分時間培養、磨練和證明出來的感情、生活和環境,試圖在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從頭開始,或者對某一個人從頭開始,那才真是對自己最大的考驗。
人畢竟是個社會動物,除了生存和愛情,還需要很多其他的社會認知。
《沒有煙硝的愛情》中的維克托和祖拉,即使是真心相愛,他們最大的悲劇,就來自2個人對這樣人生改變的準備不足:前者追求自由的人生,卻始終沒有能適應新的環境找到自己真正的社會定位;而後者始終在追求愛情和無法適應環境之間發生著激烈的衝突。 某種意義上,2個人都對自己的認知不足,才會在反復的折騰中糾結、糾纏,最終只能悲劇般的收場。
生在「沒有煙硝的愛情」這樣的背景下,是一代人的悲哀。你當然可以怪罪一個時代,但是你不去順應這樣的時代,去做無謂的抗爭,用個人渺小的命運去對抗時代的巨大車輪,能順利突破嗎? 更大的悲哀,則是人過於自信,對自我認知不足,非要去折騰自己。
It's a complicated world.
Just don't make it harder.
個性太強,只會傷害自己
正像導演自己說的:「堅強又優秀的人」,
卻輸在不停的自我矛盾和往復中。
裴多菲的詩R君以前引用過.......
文藝青年的理想總是太美好,現實則太骨感。
就像R君在朋友圈裡看到的一篇好評論:
「在理想和現實的討論中,
贏的永遠是理想。
在理想和現實的實行中,
贏的永遠是現實。」
在導演那麼美的鏡頭下,
維克托和祖拉的愛看起來是那麼匹配:
一個是音樂家,一個是天生的歌唱家。
祖拉問維克托一句話:
「你對我感興趣,是因為我有天分,還是因為我這個人。」
維克托沒有回答.......
就像《大話西遊》裡的經典對白:
「愛一個人需要理由嗎?需要嗎?不需要嗎?」
可是,光有濃烈的愛顯然是不夠。
為了追求更加自由的空氣,維克托邀請祖拉一起逃跑。
這並不是一般大家想象的多麼危險的旅途,
不過就是一次旅行般的離開。
但是祖拉沒有去,寧可待在她不喜歡的那種社交場合。
「為什麼不來?」 當他們重逢在巴黎的時候,維克托問:
「我覺得我們會失敗。
不是說逃跑會失敗,而是我覺得我自己不行,我不夠好......」
所以祖拉害怕了,她對改變自己的舒適區的恐懼勝過了對維克托的愛。
在鐵幕背景下,祖拉坐過牢,維克托則是有地位的藝術家,
雖然當局依然對維克托始終有監視,但這也是正常的常態,
但是因為他們表演的那麼成功,所以他們在自己的環境中,是有相當的生活和社會地位保障的。
因為維克托堅持發倔了祖拉,才有她今天的成就。
但是顯然她害怕自己失去現在的地位,從頭開始。
這是第一次愛輸給了現實,是自我保護佔了上風。
第2次,她結了婚,來到巴黎再找到維克托,
其實終於想通了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她說:「我結婚了,這都是為了我們。」
但是當他們終於在一起的時候,
她卻發現自己融入不進維克托的世界。
因為他們其實本來就沒有好好的真正認識過對方。
「在波蘭你是一個人,在這裡你是另外一個人。
我用盡全力愛了你.......」
維克托想要融入當地的音樂圈,
甚至為了再把她打造出來,把她的隱私都說給大家聽。
可是她其實討厭這樣的生活。
為了維克托的心願出唱片,她甚至和經紀人上了床。
這樣的犧牲,最終換來的只能是積累的怨氣和雙方的爭吵。
最終,她離開維克托又回到了波蘭......
這一次,又是愛輸給了現實,是雙方的價值觀不符佔據了上風。
這一次,輪到維克托出昏招了......
他為了回到波蘭,不惜認了叛逃罪,被判了15年勞改。
在服刑期間,被折磨而失去了做音樂的能力。
而祖拉,又一次被感動,
為了把他救出來,嫁給了自己不愛的樂團經理(還生了個孩子),
因為他可以找到副部長幫忙把維克托救出來。
雖然電影中沒有明確演繹中間的過程,
但是無論從祖拉在舞台上的表現,還是下了舞台,第一時間就衝向維克托的懷抱(甚至當著自己老公的面),甚至在盥洗室裡痛苦的凝視著維克托,都說明她做了多少的犧牲,才好容易換來和維克托相守的時間。
這樣的痛苦,對他們來說,似乎無窮無盡,
所以最後才能用最極端的方法去選擇解脫和「永遠相守」。
當然我們可以感嘆時代和體制的殘酷導致了這樣的悲劇,
但是,很多事情也許從一開始就是個錯誤,或者可以避免錯誤。比如:
如果第一次祖拉和維克托一起叛逃成功了,
也許他們生活在一起,本來就發現彼此之間價值觀和人生觀的不符。(就像《愛樂之城》那樣);
但是也許他們就可以從頭開始,一起重新建立一個家園,不會再出現後面這樣的問題.......
如果當2個人在巴黎生活在一起的時候,維克托更加關注祖拉的感受一些.......
所以人間很多的悲劇,都是個性造成的。
每個人都過於自私,想要保護自己,卻又想要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最後往往是一場空。
這個世界,最終的和諧,都是需要付出代價才能得到平衡。
不但要學會忍受不完美,甚至要學會包容、習慣和坦然接受不完美,才能換來更長期的幸福和快樂的基礎。
所以為什麼太優秀的人卻往往很難成雙成對,或者得到幸福的生活,因為他們要的太多,性格太剛強,但是世界沒有辦法給到你最完美的答案。
有了那麼深的愛,有了不錯的事業,成就和地位,不夠嗎?
所以,《沒有煙硝的愛情》,不是一個時代的悲劇,
而是一些人生的悲劇。
你要的幸福,始終還在自己的手中.......
懂得抓住現在,永遠比事後彌補要好的多。
R君,2019年3月16日,於上海
R電影
兵無常勢,水無定形
91屆奧斯卡專題影評:
90屆奧斯卡專題影評: